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佛教法官

佛教法官

发布时间: 2021-12-17 12:14:29

1. 河南男子偷香火钱,被抓称菩萨已同意,法官凭啥认为佛祖没同意

一男子偷香火钱被抓住了之后,称菩萨已经同意了他这么去做,但是法官凭啥认为佛祖没有同意呢?

在此小编奉劝各位,作为一个男人,但凡付出一点点的努力,也不至于会沦落到饿肚子的地步。解决自己吃不上饭的问题,方法有很多,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他做任何事无可厚非,一旦触碰了法律,是任谁也无法帮助到他的。就算是菩萨,肯定也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人,在眼皮底下做出这种荒谬的事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这样认为呢?

2. 我打官司。想找个信佛的律师

去普贤律师事务所找龚律师,他是律所的负责人,他本人信佛。

3. 佛教里面讲什么

佛教讲做人;讲做事;讲前世、今生、未来;讲宇宙;讲自然;讲生物等等。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好处:能改变命运;能使人快乐、健康、不老;能脱离六道轮回;能使人生智慧等等。(念佛、放生功德不可思议。)

4. 关于佛教的还有一些疑问

根据你的问题,我想问您,您没有没有发觉只有咱们信中国鬼神的人才看到黑白无常(我的意思不是每个人都看到),而其他宗教的人,就算是中国人也看不到黑白无常和阎罗王,比如基督教徒,清真教徒,兴都教徒,天主教徒,正信的佛教徒。是不是很奇怪呢?这里我要说的是,当我们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话,我们的脑子里已经深深的相信了有黑白无常和阎罗王这回事,这回事也因为相信而深深的刻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到了某个阶段,这回事就显现出来了。我也看过台湾的一个灵异节目,当事人还可以告诉主持人那‘东西’就在她旁边。当事人还有说有笑,一点都不怕。以佛法方面来看,这些‘东西’都是一些还没遇到缘可以去投胎转世的‘人’,而这些‘人’会很多。审判不审判就是要看你的业障有多深,要时间给以审判。多行善的人就会很快遇到一个好的缘,很快就转世了。作恶多端的人就需要很长的时间遇到缘去投胎转世,会成为人还是成为动物就看那个‘人’的宿业了。给你几个问题思考。为什么有些人生在富贵家庭?为什么有些人一生潦倒?为什么有些人才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有了手或脚?为什么一些人来到这世界就兔唇?为什么一些人来到这世界没多久就走了,病的,车祸的,意外的种种?是阎王爷搞的吗?阎王爷只搞中国人吗?那英国人呢?法国人呢?是不是也有英国阎王爷?也有法国阎王爷呢?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听到的,吓到的,长大了我们上学了,学习了很多才知道,那都是大人吓唬我们的。我们把这个吓唬的包袱放下之后,阎王爷,黑白无常也没有了。接下来接受了正信的佛法,慢慢的就了解了什么是业障,什么是善恶,什么的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生命就慢慢好起来,生活也慢慢好起来,健康也慢慢好起来,命运也跟着好了,碰到的也都是好人。也希望你不要去看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也不要相信那些灵异的东西,把自己的生命境涯提高,您就不会被这些‘东西’左右你的思维了。您也就再也看不到了。

5. 法律法律,为什么给人辩护的叫律师不叫法师

“法律”一词中的“法”与“律”本是同义的,可我们在汉语中用的律师怎么没有说成“法师”?这要从“法”说起。
何为“法”?氵,即水。它可能有两个含义:一是比喻法像水一样平,不偏不倚。二是代表惩罚,指放逐到河那边。关于“去”字,《说文解字》说:“出,人相违也。”去即对不公正行为的处罚。可见,法本来与法律有关,但为何我们现在不用法师,而是用律师呢?
在佛教里,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称法师,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遍通经律论三藏者为三藏法师。可见,法师本是佛教里的名词,与律师的意思相去甚远。
“律”原为音律,只有按照音律,音乐才会和谐。后来,律逐渐指规则、有序。《说文解字》说:“律,均布也。”何为布也?布者,“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也,意思就是把天下规范为统一的模式。
从所周知,古罗马帝国继承了古希腊文化。不过,古罗马帝国却在法律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堪称是世界法律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律师即源于古罗马,指一些为人辩护的精通法律的人。中国人第一次使用现代意义上的“律师”一词,是在清末起草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至于为何不采用法师一词,我想一是为了避免歧义,二是法与律本是同义词。法、律在法律义上是同义的,商鞅把《法经》的“法”改称为“律”,自此后皆把“律”作为定罪量刑的刑法典名称,如《大明律》。佛教中“律”多为“戒律”,律师是解释“律”的人。
律师一词的使用,也许还有另一个原因。法律的英语是law,律师的英语是lawyer。将lawer译成律师,也反映出了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法”体现了对契约方的尊重,彰显了正义与平等,而“律”则表现出权力主体对施对对象的规范和约束。联想到中国自古以来都是集权制国家,官方对平民进行的都是强权统治,没有把权利让渡给政府的契约思想的基础。所以,对于西方的西方的法律制度和行为,我们只能用律的观念而不是用法的观念来是加以认识和理解。我们也可从这个角度来解释为何没有用法师,而用了律师。
汉语中仅在“法官”中保留了“法”字,算是体现了西方的法学精神。不过,法官是指根据法律定罪的人,而不是为当事人辩护的人,意义上已经完全不同了。

6. 如果管法官叫法官的话,为什么不管律师叫法师

“律师”一词的由来

“律师”一词出现得很早。汉武帝征服西域后,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一开始得来的全是梵文佛经。汉桓帝时才出现汉文佛经,佛经中的借词、译词随之进入汉语系统。“律师”也是其中之一,《捏粲经 ·金刚身品》云:“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

这时的“律师”与法律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个意译的佛教用语,是对通晓律藏僧人的称呼。佛经主要包括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称“三藏经”。僧人对佛经的习得各有所长,水平较高的根据具体情况有不同的称呼。“经师”主要是通晓“经藏”或善于诵读经文的僧人,“论师”偏重于称呼精通“论藏”的僧人,“律师”则是通晓“律藏”的僧人。可见,“律师”最初进入汉语词汇系统是对僧人的一种称呼,而且因佛教的存在而存在,并一直延用至今。

“律师”一词是一个意译法,《说文解字》:“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说明法能够主持公正,惩恶扬善。法形成于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法是公之于众的法典。律,《尔雅》的解释是律的本质,《说文解字》是讲律的命名,段注“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律主要指定罪量刑的刑法典。“律”多指具体的条文,“律”比“法”更具体。佛教中“律”多为戒律,佛教中的“律宗”是依律修行的教派。因而,律师是解释“律”的人,而非依“法”定罪的人,依“法”裁定是非并定罪的是“法官”。这也许就是现代汉语中“律师”和“法官”得名的主要原因。

法、律在法律义上是同义的,区别只是在于时代。春秋末期,“法”字广泛使用,如李悝作《法经》,后来秦商鞅把《法经》的“法”改称为“律”,如秦律、汉律、魏新律、晋泰始律、梁律、陈律、北魏律、北周律、北齐律、隋开皇律、唐律、明律、大清律。今天,习惯上又改称“律”为“法”,然而,“法”字又有“法术”之义,“法师”多指后一义。

由于“律师”意义较为单纯,“法师”意义多,加之国人的惯常思想,佛、道、巫皆可称作“法师”,易产生歧义,所以在意译“律师”时舍“法师”而留“律师”。

7. 法官可以学佛教吗

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佛法,每个人都能成佛!

8. 佛教僧人被起诉打官司会取消僧籍吗

僧籍不属于公、检、法官府所管,取不取消是佛教内部事务,只有他做的事,严重破了四大根本戒律,才有可能被开除僧籍。如果不是,是不会的。

9. 以佛教观点看法官判人死刑有罪业吗

南无阿弥陀佛,我不会这个问题,以下是传喜法师对这个的解答与开示:

问:法官判犯人死刑有没有罪?

答:法官判犯人死刑没罪,他自己自作自受,除非他冤枉判,法官被别人买通了,没罪定他罪,这是有罪,法官有罪。但如果不是那样子的,不单单这个人判死刑,他死了之后,这个果报还不是真正的,以后还有化报,现前的不报。比如说这个人,做了很多的坏事,被判死刑了,他这个死不是说他死了之后马上回过头就做人了,有的人说:“死怕什么?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哪里那么容易噢!死只是现前的报应,死了之后还要下地狱,哪里那么简单呢。

所以法官判人,判一个该他的这个死刑,不单单没有罪,还有一点功德,让人间有一点正义,这是有功德的。但是你说为了集团利益的时候,军人去杀,会怎么样呢?众生都有共业,不是说军人去上战场杀敌,就他一个人的罪,不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军人杀敌,国家都有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

所以我们生在这样的时代,而不是说:“噢!那军人有罪,那我们不去当兵,不去尽国家的义务。”不是这样,只不过要忏悔业障,更加地要好好地修法,要祈祷世界和平,就象我们昨天做的冥阳,海陆空都度。这个干什么?就是国泰民安,世界和平,阴超阳泰——阴间的超掉了,阳间就太平了。我们这个时候,让大家战争不会爆发,是这样。但一旦大家去当兵了,端起枪瞄准都是为了要打人的,这个本身还是有罪过的。不要说你去真的杀人了,就是每天端着枪瞄靶,瞄那个靶心都是有罪过的,因为他意中所观想的,那个就是人,那个就是心脏,一枪打过去打到十环,就是要把那个人打死。

不单单如此,小孩子打计算机,里面自己我是某某军团的首领,我带着这个军团去消灭另一个军团,调动飞机、大炮、坦克、什么巡洋舰、什么登陆舰、航母,都有罪!所以现在的人,造罪甚至都不知道,不知不觉当中造了罪,杀人都很多的。你说我没有杀啊,但是你观想的是杀人啊!我带了多少个军团,歼灭掉敌军多少多少万,有这样的杀业。包括我们平时看电视,打开电视,你哪一天打开电视,里面没有拿枪杀人的拿刀砍人的?你如果想:“噢!这个是坏蛋,该砍!”哦,糟糕了!你弄了个随喜杀人,你说你冤枉不冤枉?你坐在家里,你吃你的饭,你很辛苦赚你的薪水,到家吃你的饭,却弄了个随喜杀人。

所以末法时代难修行,就是这个道理,不知不觉,你处处都有犯罪的机会,我们有时候都不知不觉的。反过来说,法官判人死刑,这是他自己的因果,我们还是要以悲悯的心。我们前面讲,他死了之后堕地狱等等,这只是因果律;作为我们还要悲悯他。因为如果他是我们的儿子,我们会不会这样,我们就肯定会悲悯他的,他犯再大的错,被别人要执死刑的时候,妈妈还是会流泪的!所以说,我们还是要悲悯他的心,不是随喜:噢!有一个人被杀喽,好象我们很开心的。那糟糕了,那这世界上,我们新加坡如果有一个人被判死刑,我们几百万的人看了都随喜,那糟糕了,每个人也得了一个,也得罪的。虽然我们没有一个很严重的罪,但是有染污的,我们应当是一个悲悯的心,甚至为他念佛,要超度他,往生极乐世界去留学。虽然他死了之后,或许他的业报还要堕地狱,但是我们还是要以这样,以佛弟子的一个修行者的心态来面对他。
传喜法师对此问题的解答与开示的链接:http://www.chuanxi.com.cn/Article/Content/4241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