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提案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提案

发布时间: 2021-12-18 17:16:09

A. 中国国民党的组织架构

中国国民党的组织机构有一个变化过程。早期设总理1人,代表本党,总揽党务;设党本部,管理全党事务;下设总务部、党务部、财务部、宣传部、交际部、政治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农工委员会、妇女委员会。1924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调整中央机构,由总理、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分掌党务。孙中山去世后,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恢复党魁制,保留总理一职,以纪念孙中山,另设总裁代理总理职务。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党务机关,中央常务委员会在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执行党务,中央政治委员会为最高政治指导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为最高监察机关。国民党机关迁到台湾后,蒋介石根据“一党专制”和“以党领政”的原则,把大陆时期的国民党组织建制和构架搬到台湾。1952年“七大”通过《中央委员会组织大纲》,设总裁1人,成立中央委员会,下设1个处、7个组和5个委员会,分掌党务。1972年国民党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修改《中央委员会组织条例》,对国民党组织系统作了调整,分设中央、地方、军队、产业、职业、知识青年、海外、“敌后”、机关9个党部,将原中央委员会下设的组、会扩编为1个处,7个工作委员会和5个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执行国民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对外代表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为党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中央党部秘书长、中央秘书处、组织工作会、大陆工作会、海外工作会、文化工作会、社会工作会、青年工作会、妇女工作会、财务委员会、党史委员会、考核纪律委员会、政策委员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和革命实践研究院。地方党部分设台湾省、台北市和高雄市党部委员会。台湾省党部下设县、市党部委员会。另按事业、行业设立各种专业党部。每4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总裁(后总裁一职保留、另设主席职)和中央委员会,总裁(主席)连选连任。党报《中央日报》,1928年创办。
国民党的党务组织架构主要分中央、县市(包括直辖市)、区级党部三级。国民党以“全国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行使职权,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常务委员会执行职权。2000年3月下台,国民党为“浴火重生、从零开始”,于2000年6月后开启了党务改造工作,改造后的组织架构主要为: 中央委员会置委员210人,候补委员105人,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4年。中央委员会主要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对外代表该党,讨论及处理党务与政治事项,选举中央常务委员等等。中央委员会设有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3人,主要党主席提名、中央委员会通过任命。秘书长直接掌管中央委员会属下的各个机关,在国民党的决策机构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中央委员会下面设置政策、组织发展、文化传播、行政管理4个委员会及“国家发展研究院”、投资事业管理委员会、考核纪委委员会三个直属运作单位。
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常务委员会执行职务,是国民党的最高决策机关,举凡党政的重大决策和决议,均在此会议中决定。中央常务委员会置常务委员31人,下台后改由党主席指定为中央委员会委员互相票选产生,并随着“立法院”党团在党内决策地位的提高,“立委”在中常委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占半数左右。 国民党由于历史悠久,加之长期执政,在各地都设立了绵密的地方党部与基层组织。

B. 台湾立法院的“党团总召”就是“党鞭”吗那干事长呢台立法院的“多/少数党领袖”称作什么

党团
简单来说(细部当然还有很多规定),每届立法委员选举当选席次达3席且席次较多之5个政党得各组成党团。党团有资格作朝野协商(法案),协商破裂就等院会表决。

党鞭
首先要有个概念,每个党作风不同,所以立院党团的运作方式也不一。某些党团的党鞭还蛮明确,例如国民党书记长这个职务就是党鞭。相反,也有的即便看似所在职位是党鞭,实际上是个挂名,党鞭另有其人。

其次,党鞭往往不只一个,就有所谓的大小党鞭们、其他党鞭们。谁大谁小,谁能当最大的那个,更多时候是看资历威望、手腕身段和影响力。於是,与其说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是党鞭,倒不如说民进党不分区立委柯建铭是民进党的党鞭。

甲级动员令
有重大法案表决时,党团/党鞭通常会发出甲级动员令,要求党团立委遵照党团指示(不一定要投票 有时可能会选择退席)。不遵守者,罚款、公布媒体、开除党籍都有可能。刚刚上面提到了,每个党团运作方式不同,国民党有内规,所以很多时候是罚钱;民进党则是将之公布媒体。

立院龙头
每届立委大选後,紧接著就是立院内部的立法院正副院长之争。立法院长既是五院首长之一更是民意的最高机关,素有立院龙头宝座之称。拿下立院最多席次的党派具有人数投票上的优势,立法院长之位就是他们的囊中物。按此来看立院多数党领袖也就可以说是立法院长、立院龙头。党鞭和立院龙头是不同的角色,立法院长不能蛮干,更多时後要作调合,和其他党派立委的关系不能太差。

C. 台湾立法三读指什么

取自维基:
依据《中央法规标准法》,任何法律、条例都需经由立法院通过,并由总统公布后才有效力。

若要立法,首先必须进行“提案”,可由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立法委员或党团提出,预算案则仅限由行政院提出。草案提出后,会送交“程序委员会”进行审议。在程序委员会中,秘书长会排定要讨论案件的日期,委员会审核后会将草案送交印刷(复印),并列入议程中的报告事项。提案在议程中进行“一读”(朗读标题),之后可送交相关的委员会(例如:教育及文化委员会、交通委员会等)讨论审查,或经由院会决定后,直接送交“二读”。

委员会中会针对送交过来的提案,听取提案人的报告,有时还会邀请和法案内容相关的专业人士提出意见(有时也会举行“公听会”)。之后进行讨论,并修正提案的内容。达成决议后,会将议案送至二读程序。

在二读时,会先朗读提案的内容,并在院会中进行深入讨论。二读是立法过程中重要的步骤,在过程中,可以提出质疑、进行说明、修正等。最后决定是送交“三读”、撤销、或送回委员会重新审议。通过二读的议案,将在下次会议时进行三读的程序,但若有委员提议,并获得超过15名委员的附议,可以在当次会议就直接进入三读程序。

三读的过程仅能就文字进行修正,除非发现有违宪法或其他法律时,才可提出撤回或重新审议。在三读时,若有委员对于议案有不同的意见,仍然必须等议案表决后,再提出复议。三读程序后就要进行全体的表决,若是通过,则送请总统在十天内公布,并送交行政院执行办理。行政院方面在收到来自立法院的要求后,若认为法案难以执行,或有其他问题,在总统核准下可提出“覆议”的要求,将法案送回立法院重审。

立法院接受覆议案后,会召开全院的审查会议,必要时会要求行政院长到立法院说明覆议案的原因。覆议案必须在15天内进行投票表决是否维持原法案内容,如为休会期间,立法院应于七日内自行集会,并于开议十五日内作成决议。覆议案逾期未议决者,原决议失效。覆议时,如经全体立法委员二分之一以上决议维持原案,行政院院长应即接受该决议。

D. 为什么台湾立法机构禁止与会人员携水球等进入会场

近日“蓝委”为杯葛“前瞻特别条例”,不断以丢水球、撒面粉杯葛议事,不过“立法院”日前发函各党团,明确要求与会人员勿携水球、面粉等进入议场及会场,“立法院长”苏嘉全也表示水球砸到眼睛会失明,是重伤害。

对此,黄创夏说过去民进党在野时,为抵制议事,曾用三秒胶、机车大锁封门。民进党“立委”就地取材,拿起定时器乱砸,导致国民党“立委”额头血流如注。“这些,都比水球安全?”他讽刺表示,没想到,一朝权到手,民进党立刻娇贵,连“水球”碰到都弱不禁风了。

E. 立法院的政党席次

从2011年9月起,立法院中各党团席次(共109席及缺额4席)如下:
中国国民党:72席(66.1%)
国亲联盟及亲民党背书:8席(7.3%)
新党背书:2席(1.8%)
民主进步党:32席(29.4%)
无党团结联盟:4席(3.7%)(包含亲民党委员陈福海)
无党团:1席(0.9%)(无党籍委员康世儒)

F. 台湾立法院如何通过立案

提案是立法的第1个步骤。提案的来源为: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立法委员及符合立法院组织法规定之党团。至於预算案之提出,则专属於行政院。

提案先送程序委员会,由秘书长编拟议事日程,经程序委员会审定后付印。程序委员会置委员19人,由各政党(团)依其在院会席次之比例分配。但每一政党(团)至少1人。院会审议法案的先后顺序,由程序委员会决定。

政府提案或委员所提法律案列入议程报告事项,於院会中朗读标题(一读)后,即应交付有关委员会审查或迳付二读。委员提出之其他议案,於朗读标题后,由提案人说明提案旨趣,经大体讨论后,依院会之决议,交付审查或迳付二读或不予审议。预算案於交付审查之前,行政院院长、主计长及财政部部长应列席院会,报告施政计画及预算编制经过并备询。

委员会审查议案时,可以邀请政府人员及社会上有关系人员列席就所询事项说明事实或发表意见,以供委员参考。法律案交付审查后,性质相同者可以并案审查;但已逐条讨论通过之条文,不能因并案而再行讨论。议案审查完竣后,应就该议案应否交由党团协商,予以议决;院会讨论各委员会议决不须党团协商之议案,得经院会同意,不须讨论,迳依审查意见处理。

各委员会为审查院会交付之议案,得依规定举行公听会,邀请正、反意见相当比例之政府人员及社会上有关系人士出席表达意见,并将其意见提出报告,送交本院全体委员及出席者,作为审查该议案之参考。

第二读会讨论经各委员会审查之议案,或经院会决议迳付二读之议案。二读时先朗读议案,再依次进行广泛讨论及逐条讨论。二读会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於议案之深入讨论、修正、重付审查、撤销、撤回等,均是在这个阶段做成决议。经过二读之议案,应於下次会议进行三读;但如有出席委员提议,15人以上连署或附议,经表决通过,得於二读后继续三读。

第三读会除发现议案内容有互相牴触,或与宪法、其他法律相牴触者外,只得为文字之修正。立法院议事,除法律案、预算案应经三读程序议决外,其余议案仅需经二读会议决。

委员对於法律案、预算案部分或全案之决议有异议时,得依法於原案表决后,下次院会散会前,提出复议动议。复议动议经表决后,不得再为复议之动议。

每届立法委员任期届满时,除预(决)算及人民请愿案外,尚未议决之议案,下届不予继续审议。

完成三读之法律案及预算案由立法院咨请总统公布并函送行政院。总统应於收到10日内公布之,或依宪法增修条文第3条规定之程序,由行政院移请立法院覆议。

以上转至台湾立法院的立法程序

至於你第二个问题,答案是不行,行政院可以发出"行政命令",但是这个行政命令必须要有法源依据(积极的行政依法行事原则)且不能跟现有法条有所牴触(消极的行政依法行事原则)

G. 香港特区立法会否决有关修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议案有什么影响

从两方面看,一复香港政府依然制需要更加的快速融入大陆中央政府,建立中央管辖内的香港特区一国两制政治体系,需要新的渠道。比如,中央委派监督等。二香港人民需要强有力的特区政府来建设香港,并且,香港各界需要加快与大陆的交流,化解两地的矛盾,并且,依托内地市场发展香港经济,建设美丽香港,对两地都有好处。

H. 台湾去国父像提案有没有通过

民进党立委高志鹏提案要撤掉悬挂在立法会的孙中山画像,得到了民进党的大力支持。但国民党断然不允,现在立法院毕竟还没有改选,国民党立委集体抵制这一提案被提交,所以民进党的阴谋诡计并没有达成

I. 1944年9月,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的重要主张包括

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944年9月5日,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在重庆召开,大会请政府和中共代表向参政会报告国共谈判情况。9月15日,中共代表、参政员林伯渠和国民党代表、军委会政治部长张治中分别向大会报告了4个月来国共谈判的经过和各自的主张。

中共关于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中间党派和无党派知名人士的一致拥护,国统区出现了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9)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提案扩展阅读

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成立的带有相当的民意机关性质的最高咨询机关。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于1938年3月1日向国民党提出了关于建立民意机关的提议。

同年3月29日在汉口召开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其中规定“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之思虑与识见,以利国策之决定与推行”。大会还通过了《组织国民参政会案》,决定成立国民参政会。

4月12日,国民党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并公布之。6月,国民政府公布汪精卫、张伯苓为国民参政会正副议长和200名参政员名单。其中共产党参政员有毛泽东、陈绍禹、秦邦宪、董必武、吴玉章、林祖涵、邓颖超等七人。

7月6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在汉口开幕,到会参政员130余人,听取了政府各部部长关于内政、外交、教育、财政、交通等方面的报告,通过了《具体规定检查书报标准并统一执行案》等提案,选举张君劢、董必武等25人为驻会委员,宣告国民参政会正式成立。

J. 陈家振的人物生平

陈家振,1924年6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48年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法政系,曾任国民党政府立法院科员,福建学院助教。
1949年9月加入民革地下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民革前身)。
1949年10月后,任福州市军管会秘书。
1949年12月任福州市人民政府劳动局秘书,福建省民主青年联合会常委、副处长。
1950年3月任民革福建省福州市支部筹委、福州市社联会副主任。
1980年5月任民革福建省福州市委员会副主委、政协福州市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政协福州市委员会常委副主席。
1984年6月起先后任民革第六届福建省委员会副主委、民革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88年3月起先后任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民革第七届福建省委员会副主委、民革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92年8月起先后任民革第八届福建省委员会主委、民革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常委、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4年3月起先后任政协第七届福建省委员会副主席,民革第九届、第十届福建省委员会名誉主委。
1999年2月离职休养。曾任福建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建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陈家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18日13时40分在福州逝世,享年87岁。
陈家振同志在近50年的工作生涯中,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坚持为人民大众谋利益。1949年9月通过其岳祖父刘通介绍加入“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后转入民革,成为福州地区民革成员中的骨干力量,担任地下反蒋宣传工作,并发展外围青年组织。1957年整风鸣放期间,他被错划为右派,虽身处逆境,却能忍辱负重,坚持真理,始终相信党,相信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时期,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运用法律知识,积极参政议政,曾连续两届任福建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大力培养发展我省律师队伍。先后参与厦门经济特区管理条例及配套法规立法起草工作;参加国务院税收、财务、物价福建检查组工作,为福建省法制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担任福建省清理党政干部违法违纪建私房领导小组副组长期间,身体力行,排除干扰,知难而进。先后带领民主党派的同志深入到厦门、漳州、龙岩等地市,检查、指导 “清房”工作,成效显著,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为福建省清理干部违法违纪建私房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家振同志长期从事民主党派工作,为民革福建省地方组织的创建和省级组织恢复活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主持民革福建省委工作期间,带领广大成员和机关干部围绕福建省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深入调查研究,就福建省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平统一祖国等方面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受到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组织和带领民革成员开展科技咨询、智力支边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业余学校、培训班、辅导班,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深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开展海外联谊活动,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作出了积极贡献。他重视抓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民革成员和机关干部队伍的自身素质,注意协调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效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
陈家振同志担任第七届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期间,主要分管提案委员会工作,他紧紧围绕福建省委工作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提案委员会通过以党派、团体提案为着力点,推动提案质量不断提高;以精选一批质量较好的提案为重点,建立高层次批办程序;以“两见面、三结合”活动为载体,促进提案办理取得实效。提案工作实现由数量不断增加向数量与质量并举、注重质量方面转变,由集中在全会期间提出向提案经常化转变,由文来文往向“两见面、三结合”等多种办案方式转变。
陈家振同志离休后仍然关注关心国家和福建省的发展事业,特别关心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积极支持民革福建省委的工作,特别注意做好政治交接,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政治风范传给新一代党派领导同志,为福建省多党合作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