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人格和道德

人格和道德

发布时间: 2021-02-07 17:20:02

㈠ 人格与人品的区别是什么

人格与抄人品的区别:意思不同、袭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意思不同:
1、人格:个人的道德品质。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
2、人品:人的品质。
二、出处不同:
1、人格:茅盾 《动摇》八:“公家发配,太不尊重女子人格。”
2、人品: 茅盾 《昙》五:“我也不是老朽昏庸的顽固派,只听媒人的话就说行;我让你自己也去看看人品,还不好么?”
三、侧重点不同:
1、人格: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2、人品: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㈡ 道德的底线与人格的关系

道德的底线是与一个人的教育、人生观、世界观、良知有关。
人格应该是道德的基石。

㈢ 人格与道德的关系有什么联系

有关系,有道德的。注重人格。反过来注重人格,不一定有道德。

㈣ 人格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活动各方面特点的总和,尤其是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活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内容:
(1) 个人的需要、兴趣与爱好、理想与信念等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2) 情感反应与心境的倾向性:乐观的或抑郁的,焦虑的或平静的等;
(3) 意志特征与行为方式的选择性,果断的或犹豫不决的,坚强的或懦弱的等;
(4) 认知能力特征,感知的敏锐与迟钝,观察的细致与粗糙,注意力与记忆里的强弱等。人格主要在社会活动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也是在社会实践中塑造和发展起来的。

人格本是一个 抽象的概念,“人格脱离了人,自然就是一个抽象”。但一旦将人格赋予法律性,赋予其 主 体、权利能力、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等多重内涵时,人格就上升为法律人格。所谓法律人格, 就是私法上的权利和义务所归属的主体。法律人格的有无,决定了人在民法上的资格的有 无;法律人格的完善程度,反映了人在民法中的地位的高低;法律人格的内涵的发展也扩展 了人在民法中的权利。可以说,法律人格的不同状态,显现了人在民法中的存在方式,从而 也决定了民法对人的关注程度。黑格尔说:“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

伦理人格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它讨论一些什么问题?有人说,它讨论善和应当的问题;也有人说,它是关于价值的一种学问;还有人说,它的任务在于分析道德命题的意义。诸如此类的说法,当然有它各自的理由,但是,我认为,伦理学的真正含义乃在于它是关于“人”的学问。人的经验性意义也就是外在的人,它是可见的身体,一系列的器官、组织和细胞,还有可分析的心理过程、神经反应系统,总之,它具有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层次和一系列特性。这样的人是伦理意义上的人的基础,但还不是伦理意义上的人。伦理意义上的人主要是不可见的、内在的和精神性的人,简单说,就是位格或人格(person)。人格具有精神性、单一性、独立自主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征。person与human是很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精神性的,后者是自然性的。严格的法律体系必须以对“人格”的界定为基础,事实上,伦理也必须以人格的界定为前提
何谓道德人格?道德人格是从伦理学角度理解的人格,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

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和生活态度。它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内在精神组织系统,支配和决定个体的道德行为,并通过个体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概括起来说,道德人格是由道德理性因素与道德非理性因素两部分构成的,它们密切联系交互作用,不能随意割裂开来。道德人格作为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是由道德理性因素与道德非理性因素构成的,是二者的有机组合和整合。

既然现在已经对道德人格和法律人格都有了一定的理解,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吗?这就是人格统一的问题了。那么道德人格与法律人格统一在什么地方,又不区别在什么地方?

潘岳同志在文章中有如下的观点:“道德是法律的基础,防备犯罪行为于前;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惩罚犯罪行为于后。”对于潘岳同志对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论断,笔者不敢苟同。法律存在的意义是维持社会的秩序,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其执行必须依靠国家机器的强力手段;道德的产生与意义涉及复杂的伦理学讨论,这里不多讲,但道德的贯彻依靠的是个人的修养与品德,并且与个人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因此,道德与法律完全属于两个范畴。那么法律人格与道德人格自然也存在这种关系上的区别。法律人格存在的基础是法律对人的精神的约束力,道德人格的基础是修养与文化对自身精神的约束,进而上升到行为的约束上。道德人格与法律人格并不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道德人格极其低的人未必敢杀人,因为畏惧死刑。而道德人格极其高尚的人未必不会去作法西斯,主持南京大屠杀的松井石根不就是虔诚的佛教徒?东条英机的清廉和道德高尚一直为人所称道。合乎个人道德观念的并不一定符合法律。环境文化与环境道德息息相关,却与环境法律不搭界。
二者虽然有那么明显的区别,但是二者在某些方面还是有惊人的结合力的。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只有道德人格那是完全不现实的。你不可能奢望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都特别高,那么自然不可能每个人的道德人格都不可能是完全健全的。同样是这个道理,一个人不能对法律完全的了解,所以你不可能奢求每个人都是律师或大法官,那么自然不可能每个人的法律人格都是完整而没有一点缺点的。尽然这样我们就不可能仅仅靠道德人格或是法律人格去约束整个社会,任何一个的独立都是走向失败的标志。

由以上看来,我们必须使二者紧密的结合起来。法律人格可以在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上去起作用,这样的约束具有明显的强制力,即具有普遍约束力。而道德人格可以在一些比较细微或是法律的空挡中去发挥明显的作用,这就是道德人格应该待的也是最容易起作用的地方。

这样道德人格与法律人格的统一必然会对整个社会起到特别的稳定作用。整个社会就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去发展。这样以来,我们的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也就指日可待了。

㈤ 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有什么区别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集团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体现专;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属实践中所不断追求并逐渐形成的、通过人们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它是主观上的道德认识与客观上的道德行为的统一。个人道德品质基本范畴:
1、忠实——与奸诈对立
2、无私——与自私对立
3、勇敢——与怯懦对立
4、勤奋——与怠惰对立
5、仁爱——与暴虐对立
6、公道——与偏私对立
7、诚信——与虚伪对立
8、节制——与放纵对立
道德人格: 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育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

㈥ 人格VS品德的区别

當然有,,人格与品德.习惯上,我们认为心理咨询是解决人格问题,而德回育是答解决思想品德问题。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人格一词虽然广泛使用,但却很难为之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本文倾向于将人格定义为“个体在适应客现环境时所显示的独特个性”,此个性是在环境、遗传、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个体的心理倾向和各方面的特征.一个人的人格只有一种,但组成人格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却有很多.可供描述的如人的兴趣、动切、需要、幻想、信仰、世界观、性格和能力等.而思想品德通常指个体的内在政治、社会信仰、世界观、道德观及法律意识等等.人格与品德是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

㈦ 人格与道德有何差别请谈

人格是客体的形式方面的分类,是心理学的范畴;道德是客体的内容方面的分类,是伦理学的范畴。

㈧ 道德与人格那个更重要!

有人爱得把自己的人格爱不见了,也有人为了钱把道德放进口袋.人格与道德同样重要,何必分出高下呢?
不管什么情况,都应该扬起自己的人格,显出自己的道德水准啊!

㈨ 道德和人格的关系!

当然,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思想,你的想法也并不是不对!但他说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其实这算一道开放性的试题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你打可以不必烦恼!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因为我还小!希望可以帮助您

热点内容
司法考试四大本pdf 发布:2025-07-02 02:13:10 浏览:837
新劳动法合同表格 发布:2025-07-02 02:13:09 浏览:922
西政自考可以考其法律硕士法学吗 发布:2025-07-02 02:06:16 浏览:262
比较实用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02 02:06:08 浏览:9
企业行政法语 发布:2025-07-02 02:05:32 浏览:846
法院诉讼无忧 发布:2025-07-02 01:47:26 浏览:36
中国劳动法关于工资标准 发布:2025-07-02 01:27:30 浏览:234
经济法土地所有权 发布:2025-07-02 01:25:43 浏览:891
商法调整对象的含义 发布:2025-07-02 01:23:38 浏览:24
菏泽法院周 发布:2025-07-02 01:22:33 浏览: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