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弹拨法治疗

弹拨法治疗

发布时间: 2021-02-08 05:23:42

Ⅰ 按摩的要领和手法

1、按摩手法的要领之搓法

用双手的掌面夹住身体的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的同时上下往返的方法称为搓法。该手法操作时患者肢体放松,医者用双手掌面夹持住肢体的治疗部位,然后相对用力,作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搓转或搓摩运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动作灵活,不滞涩。搓动要快速均匀,移动要缓慢。一般以四肢部、协助部最为常用。搓法刺激量中等,具有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的作用。


2、按摩手法的要领之摩法

将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环指三指指面相并贴附于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关节主动作环形有节律的抚摩运动的方法称为摩法。以手掌掌面为着力点的称为掌摩法,以食中、环指三指指面为着力点的称为掌摩法。

3、按摩手法的要领之弹拨法

弹拨法可细分为弹法和拨法。弹法是以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对紧捏肌肉或肌腱,用力提拉,然后迅速放开,使其弹回,好像拉放弓弦的样子,适用于胸背部的骨肉及浅表的肌腱部,有舒筋活络、畅通气血的作用。拨法则是把手指按在穴位或某个部位上,适当用力下压,到有酸胀感时,再做横向拨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指下的“筋结感”,选择使用弹拨法,能解痉止痛,对于松解软组织粘连有一定作用。

4、按摩手法的要领之揉法

揉法也是理筋推拿常用的手法,主要是用手掌大鱼际、掌根部分或是手指螺纹面,用力按在某个部位或某个穴位上,动作轻柔缓和,环旋转动。其中用大鱼际或掌根部着力的称为掌揉法,着力面较广,刺激缓和舒适,适宜各种年龄阶段的人,常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以及因外伤引起的软组织疼痛等症,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消肿止痛的作用。用指面着力的称为指揉法,力量轻柔,临床上多用于小儿推拿。

保健按摩的注意事项
1、应先轻后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体表有个适应的过程,切勿用暴力,以免擦伤皮肤。其原理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这样能使被按摩的部位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快,改善局部的营养状况。


2、在按摩操作过程中,应该做到全身肌肉放松,呼吸自然,宽衣松带,这样可使全身经脉疏通,气血流畅。在四肢、躯干、胸腹按摩时,最好直接在皮肤上进行或隔着薄的衣服,以提高效果。

3、保健按摩最好在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室内进行,每日可多做多次,有益无害。每天醒后睡前,都是保健按摩的最佳时间。当你被闹钟吵醒时,不免感到睡意未解,神情恍惚,不妨伸伸懒腰,做做保健按摩,然后便会觉得生气勃勃,精神饱满。

中医按摩的作用
1、疏通经络

《黄帝内经》里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2、调和气血

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粘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3、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如小儿痢疾,经推拿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小儿肺部有干湿性罗音时,按揉小横纹。有人曾在同龄组儿童中并列对照组进行保健推拿,经推拿的儿童组,发病率下降,身高、体重、食欲等皆高于对照组。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Ⅱ 如何治疗我妈的颈椎病啊,谁能帮我一把

看起来你是个孝顺的孩子。的确,做儿女的看到父母为我们操心,又被病魔折磨,心理是很着急的。
就你妈妈的情况已经是很严重了,颈椎一旦压迫神经,会造成许多的并发症,如果很厉害的话,就要考虑手术治疗了。下面给你介绍一下颈椎病的一般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一)牵引
1. 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 颈椎牵引的方法 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二)推拿
1.作用与适应证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疗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四)运动疗法
1. 运动疗法的作用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2. 适应证和禁忌证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五)神经阻滞疗法
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疗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疗程。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常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
(六)药物治疗
颈椎病症状显著时常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以促进症状缓解,常用药物有解痉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药等。中药也常应用。
(七)心理治疗
(八)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1.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2. 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3. 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
http://www.kf365.com/html/11/578.html

Ⅲ 痉挛性斜颈患者怎么按摩好

痉挛性斜颈是指由于异常的不随意肌收缩引起的颈部不随意性扭曲和转动。患者往往呈现斜颈、前倾、后仰等特殊姿势, 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修波以成人肌张力障碍局限型发作最为常见,称之为特发性颈肌张力障碍更确切。起病缓慢,病情逐渐加重 ,很少会自行消退或缓解。根据痉挛性斜颈的症状可以分为多种了性,按照病情的程度分为分为重型和轻型。 按肌肉痉挛的方式分型,分为强直型,阵挛型,还有强直和阵挛混合型等等。实际上成人盲目的进行康复按摩是无济于事,甚至针灸还会刺激神经加重疾病,对症要针对病因,多数痉挛性斜颈患者需要综合分析得出诊断和临床分型,制定治疗方案。
多数斜颈患者为副神经受压所致,治疗方式主要在显微镜下以微创方法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加责任肌肉切断治疗痉挛性斜颈,还有一种较好的方式为脑起搏器手术无需切断任何神经,采用神经调节弱电流的方式进行改善症状,术前需要做详细的评估结合颈部CT、MRI等检查结果,并且术中需要进行测试确保术后效果,一般来说术后痉挛性斜颈患者都可以取得可喜的效果,患者颈部颤抖及肌肉胀痛症状以及斜颈立即消失,一般颈部歪斜改善85%以上,手术属于微创,安全性相对较高,术后医生能及时根据病人症状体外程控,调整参数,使病人疗效最佳。

Ⅳ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疗法是怎样的

让病人取仰卧位,嘱病人全身放松,医者站在患者一侧,双手拇指搭于次穴处,其余回四指答处于环跳穴部位,以双手拇指为动力点,从次穴开始向上用蝶形揉法和分椎法直上大杼穴,各法反复做3次,再从大椎穴用拇指按揉法向下至骶尾部,以疏通督脉。然后分别用揉法,掌根、大鱼际揉法及拇指弹拨法,由脊柱两侧自上而下至腰骶部,再由环跳穴分别沿大腿的外侧和后侧向下至足心部。做放通手法使其腰背及下肢静脉疏通肌群松弛,为旋转扳拿法做基础手法。

Ⅳ 弹响髋的治疗

弹响髋不伴疼痛时,一般不需治疗。伴有疼痛或对弹响有精神负担时,可采用休息、理疗,制动和皮质激素类药物局封治疗。
1.治疗原则舒筋解痉,滑利关节。
2.常用穴位及部位居髎、环跳、风市、阳陵、委中等穴,及下腰部、臀部、股外侧部。
3.常用手法掌根按揉法、弹拨法、拿法、擦法,及热敷。
4.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立于患侧,先对腰骶段两侧骶棘肌施以掌根按揉法,以患侧为重点,并逐渐向患侧臀部过渡。从腰骶至臀部上下往返手法治疗约3~5分钟,按揉委中穴1分钟。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从臀部起,经阔筋膜的外侧部、髂胫束而下用掌根按揉法至膝关节外侧,上下往返约5~8分钟,并配合髋关节屈伸的被动运动。再沿髂胫束作自上而下往返弹拨法。按压居髎、环跳、风市、阳陵泉诸穴。
患者取仰卧位,从髂前上棘、阔筋膜张肌起始部向下,经股前近端,股外侧至膝关节外侧用掌根按揉法,上下往返5~8分钟,并配合髋关节内、外旋转的被动运动。再弹拨髂前上棘的阔筋膜张肌和大粗隆处紧张的筋膜。最后在病患处施擦法,以热为度。并可在大粗隆处加以热敷。
如症状重,条索状物增厚明显,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手术治疗,在局麻下进行,有四种方法:①增厚的索状物切断或切除,直至弹响,磨擦完全消除为止,这是常用的术式;②索状物切断,远侧断端移位缝合,如伴有滑囊炎同时切除大转子滑囊;③髂胫束延长术,此术可保持骨盆在站立或行走时的稳定性。④如局部骨突过大,也可将骨突部分凿去,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Ⅵ 颈椎压迫神经有法治吗谁能给我个特别详细的答案

有可能噢,去医院看看吧。

所有相关内容见:
http://..com/q?word=%BE%B1%D7%B5%B2%A1&ct=17&pn=0&tn=ikaslist&rn=10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一)牵引
1. 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 颈椎牵引的方法 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二)推拿
1.作用与适应证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疗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四)运动疗法
1. 运动疗法的作用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2. 适应证和禁忌证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五)神经阻滞疗法
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疗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疗程。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常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
(六)药物治疗
颈椎病症状显著时常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以促进症状缓解,常用药物有解痉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药等。中药也常应用。
(七)心理治疗
(八)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1.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2. 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3. 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

热点内容
西南2015法律硕士 发布:2025-07-03 14:56:07 浏览:260
2016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点 发布:2025-07-03 14:42:55 浏览:777
司法体验 发布:2025-07-03 14:42:33 浏览:287
画押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03 14:41:16 浏览:918
合同法第三人义务 发布:2025-07-03 14:31:04 浏览:761
谈恋爱的保证书分手赔偿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03 13:52:07 浏览:358
道德焉 发布:2025-07-03 13:47:28 浏览:532
平江法律咨询电话 发布:2025-07-03 13:46:52 浏览:764
马鞍山市花山区法院 发布:2025-07-03 13:40:42 浏览:560
刑法中关于黄 发布:2025-07-03 13:38:22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