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印度法治如何

印度法治如何

发布时间: 2021-02-11 19:43:50

1.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多可怕,为什么说穷人很难翻身

印度独立以来虽然在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可是印度人却依然深受种姓制度的影响。那么,这种种姓制度有多可怕呢,他是如何影响印度人的生活的呢?

印度种姓制度最可怕的两点,一是出生之后他所在的种姓就已经确定,这也意味着这一生都不会有改变,穷人很难有翻身的机会,即使之后你有了钱,有了权,却依然在一些人眼里,是个不值一提的人,因为你有一个卑贱的姓氏。二是不同种姓之间不可逾越,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

所以,可以看得出来,种姓制度极大制约了印度人的发展,穷人也很难真正的实现翻身,从他们出生开始,就很难去改变局面。

2. 印度如何做到藏粮于技的

印度藏粮于技,它们的技术是通过生活中积累出来的。

3. 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是不是法治社会

印度的国民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当然是资本主义国家。
只不过在内印度经济建设中采用了社会容主义发展经济的经验,采取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双轨发展”模式。
印度是种姓制度社会。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

4. 最近很嚣张的印度真实实力究竟怎样

印度的整个经济发展还算是比较快的。我记得十年前,中国的GDP大概是处在世界第六的水平,印度是处在世界十三、十四的水平。十年之后呢,中国的GDP到了世界第二,印度跑到了第六,很快就第五了。现在,从PPP购买力平价来算的话,印度排在第三,中国排在第一,印度基本上是中国三分之一的体量。
印度跟中国相比,差别在于什么呢?中国的制造业占的比例很高,印度服务业占的比例高。印度的服务业大约接近50%,制造业百分之二十几。而中国服务业不到50%,制造业近50%。
印度弱在哪里?弱在整个制造业上。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80年代,邓小平搞改革开放的时候,印度领导人拉吉夫·甘地领导人更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所以把印度往服务业等方面去发展,这就导致了现在不同的结果。
中印的贸易水平,在中国看来是很低的了。2016年中印贸易量大概是700亿美元,这在中国贸易伙伴里头是非常低的,比中越贸易量还低。即便是这点贸易量,中国仍然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印贸易逆差是400多亿。印度存在的问题是,它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卖给中国,而中国有大量的商品可以卖给印度。印度原来可以卖铁矿石给中国,但是后来禁止了,整个贸易量就一直像现在这样没法上升上去。
关于现在印度的军事实力,因为没再打过仗,所以很难说实力如何,也不好衡量。军事实力的衡量很大程度是需要打仗的,它还涉及到战争的意志、技巧等等。比如说经历过朝鲜战争,国际社会就知道中国的军事实力很强。但是从武器装备等方面上说,还不错。
关于印度武器水平的问题。事实上俄罗斯原来卖给印度的武器比卖给中国的要好,美国现在卖给印度的武器也比卖给中国的更好,更先进。比如说这次卖的无人机,那都是只有美国的北约盟友才可以买得到的。
另一方面,印度的武器装备被笑称为“联合国军”,五花八门的。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军售大国都青睐它。俄罗斯跟印度两国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面就是军售,现在美国慢慢成为印度最大的军售伙伴,以色列也越来越成为印度重要的军售伙伴。
印度的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种姓制度事实上是很严重的。相对而言,中国是一个同质化程度比较高的社会,所以看印度的时候,就发现宗教、种姓、民族矛盾非常大。

5. 为什么印度注定无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为什么印度注定无法超越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从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可以看到,印度注定无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2018-07-16 21:43

中国古代很是相信“命运”,对于国家发展来说更是如此,我国从古至今历来都是大国,强国,这是命运,而很多国家注定无法强大这也是命运。最典型的就是印度,而且从下面两个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印度注定无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注定无法超越我们。


现在印度的发展,很多人拿来对比我国,尤其是在我国进行调整的这几年,印度国家经济增速,超越了我国。而且最近几年,印度经济不断超越俄罗斯,法国等国,成为世界第6大经济体。很多人于是推测,印度将很快超越世界大国,中国,甚至是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大国家。但是其实,印度的命运是无法成为强大的国家的,从两个国家的例子就可以看到。


这两个国家就是巴西和印度尼西亚,从体量上来看,巴西国土面积有8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也有2亿多,而且资源丰富,纵深广大,比印度的条件更好,比印度更加具备成为世界大国强国的条件。而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超过190万平方公里,人口更是接近2.7亿,论区位和体量也丝毫不亚于印度。


而且在历史上,巴西和印度尼西亚曾经发展非常迅速,巴西曾连续几十年增长,其势头曾一度说要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强国。但是很快巴西就陷入停滞,内部纷乱不止,通货膨胀严重,陷入发展困境。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身上,印度尼西亚是整个东南亚地区最有成为大国条件的国家,曾经发展也是非常猛,大有爆发之势,但是很快就熄火了。


现在整个就是个失败的领土大国,影响力甚至不如小国新加坡。而看到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的发展,就可以看到,印度注定无法成为强大的国家。最为关键的就是一点,地缘位置,印尼和巴西,还有印度,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处于热带地区,处于热带地区,最为致命的缺陷就是人的懒散,这对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那是致命的。


我们看到,世界发达国家和世界发达的地区,基本上处于温带,而热带地区,除了新加坡例外,没有强国,也没有大国,更没有大的发达国家。世界绝大部分经济集中在温带,这一点决定了热带地区很难出现持续发展的大国,强国,因为后劲严重不足。我国之所以能够几千年长盛不衰,成世界强国,最为关键的是,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勤劳程度,这是发展的基础。


而热带的领土大国,短期的繁荣可以有,但是难以持续,印度尼西亚和巴西就是例子。因此,鼓吹印度将成世界强大国家,甚至要超越我国的观点,显然是不可能成立的。而且印度面临的问题比印尼和巴西还更加的严重,如种姓制度,庞大的贫困人口,内部民族矛盾复杂,封建的残余太多等。随便一个爆发,印度的发展就要彻底停止,而且国家甚至无法稳定,这些都是致命的。

印度,它是世界人口的第二大国,但印度历史上没有经历过像我们中华民族这么长久的人口整合的过程,印度庞大的人口远远没有中国人那种高度的,我们叫“文化同质性”,没有这种相同的语言,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生活方式,这些我们比是没法比的,我们比他凝聚力要大很多。那么印度历史上也出现过自己古老的哈拉塔文明,到后来中断了。而且后来你看印度的历史动乱不断,比较长的统一时期是19世纪开始的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外来的英语成为他今天的主要的官方语言。但今天真正能够说英语、懂英语、掌握英语的人,实际上不到印度人口的10%。整个西方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特别是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受过教育和培训的人民是我们“文明型国家”最大的财富。中国现在每年培养的工程师的人数超过美国、欧洲、日本的总和,中国的制造业、电子商务、国内外的旅游、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物流行业、城镇化、高速铁路、人工智能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实际上都体现了这种规模效应。

从一个更广的意义上看,由于人口效应,中国一旦改变自己,往往就能产生改变世界的效应,甚至引领世界的发展,引领有关的标准和规则的改变。

现在世界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中国的人口数量和教育水平都意味着我们的大数据远远多于其他国家。有一种说法,认为工业文明时代最主要的资源是石油,那么信息文明时代的最主要的资源就是大数据,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中国的移动支付现在是美国的70多倍,中国人每天创造大数据,无论是深度、广度、厚度,是美国和其他国家没法比的。这个对于5G也好,对云计算也好,对人工智能也好,对新一代的新工业革命、新技术革命意味着什么?对未来许多世界上的这种产业的标准的确立意味着什么?对世界和人类未来的影响又意味着什么?你懂得!

第二就是超广阔的疆域国土,中国幅员辽阔的疆土也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的“百国之和”成百上千个国家慢慢整合起来的,今天的世界版图上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比中国大,加拿大的国土面积也比中国大,但是这两个国家从来没有经历过像我们中国“文明型国家”意义上这种整合历程。前苏联时候曾经尝试过创造叫“苏维埃民族”,但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化为乌有。少数民族为主的各个共和国很快就独立了,如果不是普京上台扭转了俄罗斯继续崩溃的趋势,照西方模式做下去的话,那对不起,俄罗斯将继续不断地解体,在这一点上,俄罗斯人还是很尊重普京的。

印度也是个人口大国,但它的国土面积实际上只有中国的1/3,它疆土内的整合程度也远远不如中国,很多地方反叛力量还远远没有平息,还有种姓制度也是个大的问题,阻碍了印度人口流动和社会活力。

中国学者钱穆曾经比较过古代中国和古希腊,还有后来的古罗马,他说古希腊是“有民无国”,古罗马是“有国无民”,而古代中国是“有国有民”。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而是由一大批规模比较小、比较中等的城邦组成,有的人口就是上千人就算一个城邦,有的是十来万人,小于中国秦汉时期任何一个郡县的人口规模,而且从来没有真正的、统一的中央政府。罗马帝国是“有国无民”,帝国常年征战,最强盛的时候疆域是350多万平方公里,和中国西汉相当,但在国家治理上,古罗马始终没有形成像秦汉时期那种内部的人口的整合。中国当时已经有了户籍制,有郡县制,有编户居民等等,但罗马帝国最后是由于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日耳曼游牧蛮族的入侵,最后走向解体和灭亡。

之后的东罗马帝国一般就说不算是欧洲国家了,罗马帝国解体后多数史学家认为,欧洲进入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黑暗时期”,一般认为到了16世纪的“文艺复兴”欧洲才开始摆脱漫长的“黑暗时期”。中国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推行了郡县制,奠定了维持中国统一的文化和政治基础,包括当时的朝鲜也被中国统一进来了。之后的中国虽然经历了很多次的分裂,但历代的主流政治都是寻求统一历代的政治制度几乎都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正如毛泽东说过的“百代都行秦政治”,中国“大一统”的传统自秦同意之后就一脉相承下来了。

辽阔的统一的疆域使中国获得了绝大多数国家都难以比拟的这种地缘优势和战略纵深,中国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强大的国防能力,使我们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百余年的“挨打”的问题,中国可以在超大规模的国土内进行战略布局,可以实现行西气东送,可以实现高铁“八纵八横”等,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现代工程。

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产业升级往往意味着产业迁移到国外,而在中国自己的内部就可以实现大规模的产业的梯度转移,一般制造业可以从发达板块转移到新兴板块但仍然留在中国,就延长了中国制造业的生命周期。

“文明型国家”所形成的的地缘优势也使我们具有其他国家难以企及一种“地缘辐射力”,中国推动的开放政策是非常精彩的,从沿海开放到沿江开放到延边境开放,到今天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已经把中国的边境省份都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特别是现在欧亚铁路的建设,包括渝新欧铁路,连云港、义乌到欧洲的铁路,还有正在建设中的从云南通向东南亚的铁路大通道,把整个中国与中亚、俄罗斯、欧洲和东南亚国家都连成了一片,中国这种地缘优势是日本这样的缺少地缘优势的经济大国所难以比拟的。

我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大家看到中央政府发挥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和中国的规模有关,这么大的地域,这么多的人口,所以他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的经济学家说,中国县级政府的良性的竞争是中国崛起最重要的原因。

中国超广阔疆域国土,实际上是一个“洲”的概念,就是飞机飞三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还在自己的国家内,在欧洲这么长时间肯定是走了十几个国家了。所以你还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到另外一个地方还在中国境内,还是讲中国话,吃中国菜,享受丰富的中国文化,这是少有的精彩。结合着人口与地域,这两个“超”带来的挑战,一旦你能够克服这种挑战,你创造的一定是世界的奇迹,为什么我们的高铁技术是世界最好的,很简单,因为首先你要能够应对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一个春运30来亿人次,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多的人口从一个地方投送到另外一个地方,你再看你如果实现了这个突破,克服了人口和地域的挑战,那意味着什么?你这个高铁技术要能够适应东北的冻土,要能够适应江南密集的河网,要能够适应云贵高原,如果这些条件都能适应的话,你的技术肯定是比其他国家技术更加完备,所以一般国家没法比的,我们确实是领先的。

第三是超悠久的历史传统,5000年延绵不断的历史,使中国在人类知识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的传统,我们在政治、哲学、宗教、语言、教育、艺术、戏剧、文学、建筑、军事、体育、医学、饮食等等方面都有自己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的东西,这种丰富的传统性、内源性、原创性、连续性,都是其他民族或者其他文化有点儿难以望其项背的,由于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环境复杂等因素,中国人在治国理政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一个是“民本主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相信的“民以食为天”,我们相信“治国先治吏”,我们相信的“居安思危”,我们经常讲的“宰相比起于州府,猛将必发于卒伍”等理念,实际上都是我们传统的智慧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甚至在中国的远古时期,许多中国独特的治国理政的传统就开始形成了,如领袖要率先垂范,政治组织要能够组织大规模的治水工程,那么秦始皇统一中国更是开创了治理超大型国家的一种制度安排的先河。

今天我们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背后实际上也离不开中国传统中崇尚平等 等重要的基因,比方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摧毁了血缘为基础的土地垄断,推动了土地的自由流转,这也导致了后来一些土地兼并,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所以历史上我们很多朝廷都采取“常平仓”的方法来储粮备荒,也运用价值规律调剂粮食的供应,稳定价格,粮价低的时候收购,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价处理,避免“谷贱伤农”,也避免谷价(涨)以后伤害老百姓 伤民。

6. 印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1、首先令我感到惊奇的是神教方面,印度宗教_印度教毫无疑问是主流,信的约83%。剩下的还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锡克教、耆那、祆教等等具体请参见网络,
这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当然就是印度教的种姓制度了,因为种姓制度而让三哥的战斗力跌到-5的故事不计其数,经济、政治上的影响更是巨大,虽然在法律上是被明确废除了,但是在一个宗教如此盛行的国家,显然法律也不过就是个摆设罢了,其影响力至今仍不可小觑,具体的危害怎么样展开就太大了,也没比较,几乎都耳熟能详了,就此略过。
2、其次是军事方面印度军队,虽然槽点颇多,月月掉飞机,年年炸大船,军事工业实力更是一坨翔,但是认(biao)真(mian)来看,他所拥有的军事实力还真不能小看,小看可是真的会吃大亏的。最关键一点他是有核国家啊,真逼急眼了,那也不是啥好事。
当然因为种姓的关系其真实战斗力如何还尚待确认,不过拥有的好东西确实不少,在网络里甚至评价他的军事实力为世界第三,陆军第二,不管真假,还是网络恶意嘲讽总之还是颇有看头的,至少摩托车战队的搞笑实力还是不错的,呵呵跑偏了。
3、接下来评(tu)论(chao)的是政治,作为一个拥有如此多的人口的国家,作为一个拥有如此长的散沙历史的国家,果然独立以后选择的政治制度没有辜负这两点,果断的选择了最适合自己国情的制度,虽名字叫共和国,其中包含的期望不小,可是实际上却跟邦联是相差不远,直到如今依然如一盘散沙,凝聚力几近为零,内部几乎关卡遍地,跨个邦跟出国也差不到哪去了(看新闻看的,真假不知道,只是用来吐槽),民选出来的政府更是战五渣,贪污腐败,决策缓慢,接近三分之一议员身背犯罪嫌疑甚至是根本就是罪犯等等,可谓奇葩到了极点。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毕竟就是这么一帮搞笑天分胜过执政天分的人把印度这个如此矛盾重重的一个国家,从无到有的坚持下来了,没被解体,并且从91年后更是保持了相当的经济增长率,军队实力怎么说也算的过去,这其中必然有其正面的一面,有其积极的一面,只是我还没看到罢了,但是说这种政治制度,没有优点,或者是百害而无一利显然是说不过去的,至于它的优点究竟在哪里,我还在探寻之中。
4、接着是我最喜欢(吐槽)的印度经济,这方面老实说我是看好的,虽然劣势很多,各种缺陷无数,但是未来十年内如无大的意外(例如整个印度神秘消失等等)维持相当程度的GDP增长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甚至在短时间内印度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中国我也不感到稀奇,
但是可但是,中长期我却是完全不看好印度的,实在是弊病太多,且毫无改善的迹象,例如无敌的种姓制度,民主制度的弊端(过度私有化),基建严重缺失,文盲率过高,民众知识水平差距过大,性别歧视严重,法制不健全等等都严重的拖累印度的经济发展,未来不崩溃掉都算他命大。
短期内之所以会有高增长完全是赶上了好时候,石油价格狂跌,各种矿石价格下降,外面形势趋好等等造就的,莫迪上台,公开为制造业造势等等原因再加上更改GDP计算方法造就的,这个时机一过印度会立时打回原形再次当他那个潜力无穷的大国去了。
5、做个小结综合来看,个人认为无论怎么嘲笑讥讽三哥们,也不应该忽视其国力并不弱小,经济增长也并不慢,军力上也是排得上号的,话语权更是蒸蒸日上,排除掉中国这个堪比或者是无限接近发达国家的国家后,印度堪称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是一点都不过分,比俄罗斯,巴西更是有活力的多,未来属于三哥虽属于调笑的话,可是三哥在未来有相当的威胁却不容忽视。

7. 印度的民主怎么样现在还有种姓制度吗

虽然自印度独立以来已废除种姓制度,但歧视现象依然存在。

印度自古代至近代,经历了几种专社会形态,但属是种姓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历代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种姓制度经过长期演变,越来越复杂,在四个种姓之外,又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亚种姓。今天,在印度仍然保留着种姓制度的残迹,受压迫受剥削最深的贱民达几千万人。
印度人口中,2%至5%的人口为婆罗门,低等级(包括首陀罗、贱民)人口总数则高达7亿多,占到全国人口的近七成。据估计,婆罗门占据了印度政府和司法部门中超过70%的职位。
种姓世袭,不易更改。尽管印度独立以来,种姓制度已遭废除,但要彻底消除几千年来种姓制度造成的歧视现象还任重道远,尤其是在乡村地区,情况尤为严重。

至于印度民主,1947年印度独立后,便将英国殖民主义时期确立的议会制度全盘接受下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修订完善,它在形式上是与西方、特别是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基本上是一致的。
印度有一部完善的规定议会民主政体的宪法,这是印度民主政治的标志。
印度实行普选制,至今有第十五次总统选举,其民主性基本不用质疑。
但印度贫富差距严重,种姓制度亦有大量残余。
说其民主有待完善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8. 印度的政治制度有哪些方面优于我国

我认为没比较意义,虽然不排除某些人士钻什么牛角尖,阐述些什么理由。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的,判断政治制度的优劣要看三方面:一是这个国家政局是否稳定;二看它是否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三看人民生活水平有没有提高。

这是很实在的东西,比空谈实在的多。

当然,这并不是说别国(包括印度)没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但印度相对于中国,实在没比较意义,你找个客观上说的过去的国家还可以,这……太为难。尤其是政治制度方面,太强调可适应性了。能简单说哪国“民主”了,这个国家就好,就是天堂了吗?举不出具有全面代表性的例子,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能解释问题,面对这个世界,马克思可以自信的说他能解释一切现象,但却无法取消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序言中说过,指出规律,并不是要超越什么阶段,但这些规律能“减少分娩的痛苦”。

9. 印度为什么法治程度低(例如至今还存在等级制度)却科技水平高(比如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军事实力更强些,但是印度的软件技术比我国要先进些向亚内洲的硅谷容--班加罗尔。其软件技术出口到美欧的国,因而对军力有很大帮助。科技水平;中印各有所长但整体还是我国更强些,基础设施更完善但与欧美还有一定差距。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 发布:2025-07-03 22:52:29 浏览:5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 发布:2025-07-03 22:40:43 浏览:194
派出所值班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3 22:12:29 浏览:835
中华人民刑法修正案九 发布:2025-07-03 22:11:27 浏览:105
劳动法劳动就业的原则 发布:2025-07-03 22:09:04 浏览:296
民法典六百三十八条第二款 发布:2025-07-03 22:01:53 浏览:483
2014劳动法司考真题 发布:2025-07-03 22:01:48 浏览:133
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工作总结 发布:2025-07-03 21:56:37 浏览:696
福州仓山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03 21:52:47 浏览:781
分公司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3 21:44:06 浏览: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