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立法
1. 植树节是通过什么形式确定的
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那植树节的来历是什么呢,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吗?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植树节不是中国特有的节日,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也都有植树节,例如美国,法国等,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为了激发人们植树造林的热情,让民众的造林运动更有系统性、针对性,自2009年起,每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均为当年的中国植树节制定一个节日主题。
2. 植树造林属于什么法律行为
属于法律鼓励、公民应积极去做的
3. 谁能告诉我今年三月份植树节,是不是法律规定一定要每个公司都去种树,不去每人要交25元,这是合法的吗
不合法。公民有植树的义务,但并不具能法律强制性。
4. 什么时候是植树节
◆植树节是: 每年的3月12日
◆植树节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植树节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植树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1979年2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我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全年12个月,每月都会有国家欢度植树节:
约旦的植树节是1月15日;
西班牙的植树节是2月1日;
伊拉克的植树节是3月6日;
法国每年3月为法定的“植树月”,月末那天为“植树日”,全国绿化这一天进入高潮;
朝鲜的植树节是4月6日;4月和10月为“植树月”;
澳大利亚的植树节是5月的第一个星期五;
委内瑞拉1905年决定每年5月23日为植树节;
芬兰的植树节是6月24 日;
墨西哥1954年的法令规定,植树节在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举行;
印度的植树节是7月的第一周;
巴基斯坦的植树节是8月9日;
菲律宾的植树节已有70多年历史,他们把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植树节;
泰国的植树节是9月24日;(也是国庆日)
古巴的植树节是10月10 日;
英国的植树节是11月6日至12日;
意大利1898年就决定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
叙利亚的植树节是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塞内加尔每逢雨季一到,全国性的植树活动随即开始,时间持续长达半年之久,是世界上植树节最长的国家。
5. 植树节是立法还是政策
植树节是我国在80年代初期设立的法律设定的。是法定的节日。
6. 综合实践(10分)“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
小题1:①答:缺乏监管,缺乏公信力,网络支付困难(任答两点即可)②答:公开资专金管理的属透明度,在网上清楚展示植树效果,职能部门加强监管,使网络支付更便捷……(言之有理,两点即可) 小题1:种一片绿色,播一个希望 小题1:阿姨,我是小明的同学,我们今天去参加植树活动既能为地球添一份绿色,也能在放松心情,减缓压力。松弛有度,才能更好的学习。请您允许小明参加这个有意义的活动好吗?(称呼1分理由1分得体1分) 7. 植树节是通过什么形式确定的政策还是立法 植树节只是一个公约的形式,也不是立法,只能说是大家约定好这一天做什么,并没有约束力的。 8. 植树节是立法还是政策
植树节植树法律规定是责任还是义务 9. 哪部法律规定公民有植树的义务 规定公民有植树的义务的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十一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第十二条在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森林管理以及林业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十七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营造的林木,由营造单位经营并按照国家规定支配林木收益。集体所有制单位营造的林木,归该单位所有。 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民和职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 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承包后种植的林木归承包的集体或者个人所有;承包合同另有规定的,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执行。 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议案。会议决定开展全民性的义务植树运动。 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十一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三至五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会议责成国务院根据决议精神制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并公布施行。 会议号召,勤劳智慧的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高度的爱国热忱,人人动手,年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共同奋斗! 10. 每年的植树节是法定日吗 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版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权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在该日,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学校、公司会响应造林的号召,集中举行植树节仪式,从事植树活动。中国曾于1915年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最初由林学家凌道扬等创议设立[1],而后在1928年将植树节改为孙中山逝世的3月12日,以纪念革命先驱的植树造林愿望。这一设定被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沿用至今。此外,一些省市还根据当地的气候规律,规定了其它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