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憨山注pdf
A. 老子道德经谁的注解最正确
谈不上谁最正确,不一样人有不一样的理解。《老子》的古代批家,王弼是最被普遍接受的了。现在的书,我推荐一本中洲出本社,李存山的注本。
B. 想学道德经,求专家介绍一本正本,注释全面的老子 道德经
我现在看到的最好的道德经就是明代憨山大师注解的《老子道德经憨山注叙意》,现代人注解的道德经直接没法看,大多都是以赚钱为目的而出书,各寻己见,用憨山大师的话来说就是“皆人人之老庄,非老庄之老庄”,而憨山大师注解的道德经用了整整15年,我看了之后深感叹服,并且有些让我不可思议的地方。举个例子:
四十三章
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注】此承上言无为之益,以明不言之教也。然天下之至坚,非至柔不足以驰骋之。如水之穿山透地,浸润金石是已。若以有入有,即相触而有间。若以空入有,则细无不入。如虚空偏入一切有形,即纤尘芒芴,无所不入,以其虚也。若知虚无之有用,足知无为之有益矣。前云人不善教人者,以其有言也。有言则有迹,有迹则恃智,恃智则自多。自多者则矜能而好为。凡好为者必易败。此盖有言之教,有为之无益也,如此。则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矣。
(注意这句话:“如虚空偏入一切有形,即纤尘芒芴,无所不入,以其虚也。”可参见现代物理学“量子真空”,虚空看不见摸不着,但他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一般意义上的真空指没有任何实物粒子存在的空间,但什么都没有的空间是不存在的。而假设你把一个空间的气体都赶跑,会发现还是不时有基本粒子在真空中出现又消失,无中生有。物理上的真空实际上是一片不停波动的能量之海。由此可见憨山大师确实是一位得道高僧,而别人注解的道德经我没看见有一个是这么解释的。包括南怀瑾解释的《楞伽经》里,也认为虚空是一无所有,而憨山大师解释的《楞伽经》不是。)
C. 天下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要深解
我理解得没有你们那么深刻
仅仅只是觉得
有“心”之处皆为家以
有“心”之人皆为善以
有“善”之人皆为美以
D. 道德经看原版还是看白话文解释好的有什么好的推荐
建议先看白话文,你意识中有个“内容印象基础”。再看原文,比较好。不然,你开始就看原文,会越看越离谱,甚至象看天书。
E. 人是怎么有的,为什么会死
答: 先说现代人是怎么来的。大家都知道人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后受精而形成的。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精子在流入的时候有10多万个精子,在赛跑,在抢先和卵子接触结合,结果能成功受精的,就1个。因此一个孩子的出生,精子是努力争取来的,所以在可兰经上说:真主用精子造了人。当结合后,人就开始有了生命,就在母胎里,就有了意识。人是肉和骨头组成的,因为肉体只有才有生命的时候才能保持不腐烂,但肉体毕竟是会朽坏的,所以人的灵魂在朽坏前,离开身体,去寻求不朽坏的身体。这个过程就是人生。
你要了解人为什么会死,死后到什么地方去,将来会如何,我建议你去看圣经。里面有详细记载。
F. 道德经有没有几种权威的解释类书籍,最好是当代的,王弼的已有,请提供给撸主,要注明作者和书名哦
我本人写过一本专著,分析过《道德经》。
附表:语言坐标与逻辑结构的配合
《道德经》的缺陷:在【语用】方面,并不是【真实】这个参数。
详细情况可以看http://tieba..com/p/2409091128 第5楼
经典名句:天下皆知…………
解读:
G. 道德经原版和现在教育机构所印刷的区别大吗
区别不大,如果你先看原版我给你个网址,是憨山大师注解的《老子道德经憨山注叙意》(包括原文和翻译),个人感觉非常好,他注解这本道德经用了15年的时间,不像现代人以赚钱为目的而出书,几个月就截稿了。
http://www.bskk.com/thread-351019-1-1.html
H. 求助关于老子两个版本的不同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欲;质真若储;
大方若足;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却无名。唯道者,善始且善成。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
可以看看楚简《老子》与老子公案:
http://www.bamboosilk.org/Wssf/Guoyi1-01.htm
I. 本人不才,读不懂老子所著《道德经》,后来在朋友指引下知道《憨山大师注老子道德经》这本注,求现代文版
憨山大师就是明代的释德清。同时著有《庄子内篇注》。现代文版就难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繁体竖排本我比较看好。只能那样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