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军能力
『壹』 如何从严治军依法治军
首要目的是铸牢军魂。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根本原则和根本制度,是我军制胜密码最本质的东西,也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核心要求。我军建军治军一系列法规制度的本质,就是把党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党指挥枪的原则更具稳定性、权威性和规范性。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首要目的就是从法规制度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尖锐复杂,广大官兵在政治信念、军魂意识上经受的考验十分严峻,更需要不断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认真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法规制度,真正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控部队,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根本目标是提高战斗力。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就必须坚定地执行、维护和看齐这个标准,切实为能打仗、打胜仗蓄内功、打基础。随着我军现代化进程加快,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战斗力建设对治军要求越来越高。搞信息化建设,强调网聚能力,没有一体化、标准化管理就不可能实现;搞实战化训练,强调战训一致,没有良好的训风演风考风就不可能实现;搞联合作战,强调各作战要素紧密协同,没有严明的法纪就不可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贰』 什么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
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眼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积极稳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等方面改革,加快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健全适应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要求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军事法规制度的制定权限和程序,将所有军事规范性文件纳入审查范围,完善审查制度,增强军事法规制度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
坚持从严治军铁律,加大军事法规执行力度,明确执法责任,完善执法制度,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推动依法治军落到实处。
健全军事法制工作体制,建立完善领导机关法制工作机构。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完善统一领导的军事审判、检察制度,维护国防利益,保障军人合法权益,防范打击违法犯罪。建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在各级领导机关设立军事法律顾问,完善重大决策和军事行动法律咨询保障制度。改革军队纪检监察体制。
强化官兵法治理念和法治素养,把法律知识学习纳入军队院校教育体系、干部理论学习和部队教育训练体系,列为军队院校学员必修课和部队官兵必学必训内容。完善军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军事法治理论研究。
『叁』 依法治军个人理解
依法治军首先是完善法律和监督体系,有了合理的规矩和民主监督的过程,就不会空口大话的现象。
『肆』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如何长抓不懈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军长期建军实践确立的重要治军方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军队建设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如何进一步求深入、求突破、求发展?连日来,军队人大代表在讨论时认为,坚持依法治军,关键在于切实增强落实法规制度的执行力。 依法管理求深入 “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首先应当体现在依法开展工作上。要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建设、官兵依法履职、职能部门依法监督的生动局面。”军队人大代表、海军原政委胡彦林结合工作实践谈了自己的观点。 胡彦林代表介绍说,近年来,海军在8个不同特点的单位,围绕如何克服党委决策上的粗放化现象、机关指导上的随意性倾向、部队建设上的凭经验问题、官兵履职上的能力不适应问题,进行了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试点。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师以下部队持续推进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专题法制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供借鉴。 军队人大代表、沈阳军区联勤部原政委李学智认为,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关键在于严格落实法规制度。军事法律法规体现了部队各项工作和长远建设的内在规律,只有严格坚持依法管理部队、依法开展军事活动、依法实施有效监督,才能抓好部队的长远建设。 向正规化要效益 济南军区某炮兵旅通过对法规制度进行梳理,从旅到营到连都制定了依法开展工作基本流程表。这张流程表看似简单,却实在管用,不仅增强了落实法规制度的执行力,还提高了基层的正规化建设水平,有利于克服忙乱现象。一张工作流程表在手,从旅到营到连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必须做什么?程序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官兵一清二楚。 实践证明,正规化建设出凝聚力、出战斗力。正规化建设的水平越高,部队的作战能力越强,打赢的把握越大。军队人大代表、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张烈英认为,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加强正规化建设,是我军实现革命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作风,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证。80多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基本历史经验就是,通过不断加强正规化建设,统一全军的意志,规范全军的行动,凝聚全军的力量。 严字当先强根基 治军之道,得之于严,失之于宽。 军队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二营教导员王晓东说:“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应该深化对新修订的共同条令的学习贯彻,进一步把握新形势下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特点规律。在具体实践中,既要敢于严,又要善于严,严之有据、严之有度、严之有情。” 军队人大代表、南京军区某炮兵团一连连长张豇菲认为,既要严格管理,又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增强基层干部骨干依法带兵、文明带兵、科学带兵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同时,通过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引导官兵不断强化法律意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积极树立和维护军队、军人的良好形象。
『伍』 如何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落到实处
提高军人待遇。
『陆』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以什么为根本标准
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就必须坚定地执行、维护和看齐这个标准。
向依法从严治军要战斗力,首要的是严格政治纪律,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军地双重领导制度,始终与驻地党委、政府及人武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主动争取他们对部队建设的领导和支持,努力形成军地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确保预备役官兵政治上的坚定不移和道德品质上的纯洁无瑕,永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要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寓军于民的现状和青年官兵思想活跃的实际,创新政治工作手段,着力抓好铸牢军魂工作,适应强军目标要求,把坚定官兵理想信念作为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的战略工程,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预备役军人。
向依法从严治军要战斗力,关键是一切工作瞄着能打胜仗做。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就必须坚定地执行、维护和看齐这个标准,切实为能打仗、打胜仗蓄内功、打基础,真正让依法从严治军成为保持军队高度集中统一的“稳压器”和提高战斗力的“推进器”;预备役部队在同地方打交道过程中,不能因为工作对象是“老百姓”就放松要求,要始终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部队形象,真正做到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规范作战训练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构建覆盖战斗力生成和释放全链条的标准体系、评估体系,使之科学化标准化具体化、可操作可监控可问责。
『柒』 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八项决定
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眼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积极稳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等方面改革,加快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健全适应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要求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军事法规制度的制定权限和程序,将所有军事规范性文件纳入审查范围,完善审查制度,增强军事法规制度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
坚持从严治军铁律,加大军事法规执行力度,明确执法责任,完善执法制度,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推动依法治军落到实处。
健全军事法制工作体制,建立完善领导机关法制工作机构。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完善统一领导的军事审判、检察制度,维护国防利益,保障军人合法权益,防范打击违法犯罪。建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在各级领导机关设立军事法律顾问,完善重大决策和军事行动法律咨询保障制度。改革军队纪检监察体制。
强化官兵法治理念和法治素养,把法律知识学习纳入军队院校教育体系、干部理论学习和部队教育训练体系,列为军队院校学员必修课和部队官兵必学必训内容。完善军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军事法治理论研究。
出自:中 共 中 央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捌』 依法治军与以法治军的区别
依法治军的范围更大,而贯彻执行条令条例是指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依法治军绝不单单就是条令的范围,还涉及很多方面,比如部队人事、财物、后勤等,都要依法管理的。
『玖』 如何坚持依法从严治军
依法从严治军,就是用法律来管理和治理军队,具体要求是:
1、健全法规,有法可依。新时期邓小平始终把建立健全军队法规制度作为军队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他强调"制度是决定因素。"他主张军队所有领域、所有方面,都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能事事都靠"拍板")改革开放以来,我军法律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颁布的军事法律法规、制度已超过1100项。我军建设现在基本达到有法可依。当然,还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军队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军事立法。
2、搞好教育,增强法律意识。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并始终把法律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多次强调要在全国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抓好法制教育要与坚持做好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思想工作是一种软手段,法律是硬手段。法律不管人的觉悟高低,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只是要求你的行为合格。当思想工作不奏效时,法律可以有效地弥补。但法律也有局限性,它只管人的行为合格,不管人的意识是否合格,而这一点正是思想工作的长处。只有使主观合格,才能使客观合格成为长久。可见,法律手段和思想工作是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法律是不得已而采用的,在采用法律之前,思想工作则是优先的。古人云:教化在先,施纪于后。
3、有法必依,违法必究。邓小平认为,依法治军,要在迅速恢复、全面建立健全军队法规制度的基础上,狠抓法纪的执行,狠抓各种条令条例的贯彻落实。他认为,立法是前提。守法执法、依法办事是关键。他指出,党有党规,国有国法,军有军纪,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他还坚定地说,执行法纪二话不说,说一不二;追究违纪,不管三七二十一。要敢于摸老虎屁股。"管你是谁,六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四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二三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都得摸。"
需要说明的是,依法治军不仅仅是要用法律约束军队和官兵的行为和言论,而且还要用法律保护军队和官兵的正当权益。如果只重视用法规约束军人的言行,而忽视用法律保护军人的合法权益,那么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官
兵维护和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从而使法律在军队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拾』 新时期依法从严治军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新时期依法从严治军的具体要求:
1、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核心,就是从落实法规制度上捍卫军魂,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依照宪法和法律实施对国家各项事业包括对军队的领导。我军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必须强化宪法和法律意识,模范遵守体现党的政治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国家法律法令,坚决维护国家宪法和法律尊严,坚决贯彻落实军队条令条例,通过强有力的部队政治工作和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
2、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重点解决军队纪检、巡视、审计、司法监督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的问题,以编密扎紧制度的笼子,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3、依法履行使命任务。新时期我军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已由传统守土卫疆向更广阔空间范围遂行任务转变,由维护传统安全向维护综合安全转变,对依法遂行多样化任务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只有依靠法治的坚强支撑,才能在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考验中履行好职责使命。特别是打赢现代高科技战争,信息化程度高、联合作战要求严,离不开法的规范;武器装备新、参战力量多,离不开法的管理;作战要素全、协同难度大,离不开法的保障。只有依法依规从严治军,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诸军兵种体系作战效能,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4、依法深化军队改革。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要求领导管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向现代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进行根本性转变。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将全面推动我军由大变强的历史转型,全面突破“两个能力不够”“两个差距很大”的瓶颈制约,全面破解我军建设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难题,面临的压力、阻力、障碍、困难前所未有。必须把法治和改革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法治规范性优势,为改革确立制度遵循;发挥法治稳定性优势,最大限度控制改革风险;发挥法治引导性优势,寻求改革最大公约数;发挥法治强制性优势,使改革举措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有力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