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⑴ 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会计职业理想,会计人员的择业目标,或维持生计,或发展个性,或承担社会义务,或兼而有之。它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灵魂。
2、会计工作态度。会计工作的职业特征要求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活动时,既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又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这是会计人员履行职责义务的基础。
3、会计职业责任,即会计人员担任某项职务或从事某项工作后就应承担(或被赋予)的相应义务。职责与职权相互关联。会计职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主要标准。
4、会计职业技能,包括完成会计工作所必要的知识以及所需要的工作能力与经验。它是会计人员圆满完成会计工作的技术条件。
5、会计工作纪律。保密性、廉正性(正直、诚实、廉洁)与超然性既是维护和贯彻会计职业道德的保证,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一种标准。
6、会计工作作风。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力量,是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连续贯彻的体现。在工作中严谨仔细,一丝不苟,勤俭理财,严格按会计规范办事,自觉抵制非首先因素的侵袭等等,均是良好的会计工作作风。
(1)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扩展阅读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范畴,现代会计职业首先的形成与发展,往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
1、以会计职业责任和义务为核心,重在社会对个人的“防范”,理论对欲望的“束缚”的他律阶段。
2、以会计职业良心为核心,会计工作职责转变为会计人员内心首先感与首先行为准则的自律;
3、职业良心在职业目标的统帅下融为一体,职业道德的他律性与自律性高度统一,外在导向的价值目标定会计职业首先守则,加强会计职业首先教育,能主会计人员增进会计职业修养三位一体,是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首先风尚和改善会计职业,并卓有效地保证其他会计规范顺利贯彻实施的重要条件。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特征:
1、内容的一致性
在我国会计工作已成为社会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职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会计人员的职业活动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他们受国家或集体的委托从事会计工作,
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故个人利益能在社会和人民需要中实现。因此,会计工作的目的与会计道德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要求是一致的。
2、法律的制约性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规有着诸多职能上的区别。前者要求会计人员“应该怎么做”,是一种道德意识的内心的信念。而后者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怎样做”,是一种对禁止性后果的确认,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量。
3、稳定的连续性
会计道德在内容上与会计工作时间是紧密结合的。在长期的会计工作中,会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职业品质,并且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这些道德的性质和方向保持不变。如任何社会的会计人员都希望自己正直廉洁,而这一点很少成为其他职业者的标准。
会计人员这种行为方向的稳定性决定了会计道德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表现为世代的会计传统、会计习惯和会计风格,正是这种稳定连续性使会计实现由低级向高级、有不完善向完善方面的发展和演进。
4、广泛的渗透性
从纵向来看,会计道德随着会计行为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从横向来看,会计道德渗透到同一历史时期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渗透到各个工商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团体以及每一个独立核算单位,对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5、经济的实践性
与其他道德相比,会计道德与社会经济实践活动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存在会计道德。会计道德起源于总结与经济实践,又作用于、运用于会计实践。会计道德对于经济实践来说,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有效运行的最有价值、最“经济”的工具。
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爱岗敬业。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具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使命感 和责任感。
熟悉法规。会计人员应当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及公司相关 管理制度,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管 理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合法、 及时、准确、完整。
做好服务。会计人员应当了解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熟 悉业务处理流程和内部控制要求,熟练应用财务信息系统,运用掌握的会计信 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本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格自 律、诚实守信。
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应当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和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履行披露审批程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本单位的会计信息。
⑶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理解
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乏
众所周知,注册会计师职业赖以存在并且得到不断发展的信条和内灵魂就是独立性,独容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最主要特征,也是保持其职业操守的根本所在。然而,在我国,由于收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注册会计师普遍缺乏独立性。据统计,“脱钩改制”后我国有5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6万多名注册会计师。不少会计师事务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是以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占领市场,而是采用低价竞争策略和支付回扣、佣金等方式,甚至以丧失独立性为代价,对企业管理当局言听计从,以求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群体在社会地位、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局限性,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这是导致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所在。
⑷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
(1)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
(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
(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3、廉洁自律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4、客观公正
(1)依法办事
(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3)保持独立性
5、坚持准则
(1)熟悉准则
(2)遵循准则
(3)坚持准则
6、提高技能
(1)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
(2)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7、参与管理
(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
(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8、强化服务
(1)强化服务意识
(2)提高服务质量
(4)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扩展阅读:
1、会计职业道德所具有的的主要功能
(1)指导功能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会计职业道德能指导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方向,表现出会计职业道德的指导功能。
会计职业道德指导着社会公众和会计人员自愿地选择有利于消除各种矛盾、调整相互关系的会计道德行为,避免相互之间矛盾的产生扩大;
缓和矛盾,改善会计领域内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促进会计人员协调一致,保质保量、及时地完成会计工作。
同时,会计职业道德通过社会舆论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表现,影响和引导会计的科学发展方向。
(2)评价功能
会计职业道德使人们依据会计职业道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行为等进行善恶评价,标明褒贬态度。
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功能能让会计人员养成强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对正确的会计行为有道德上的满足,对不当的会计行为有道德上的批判,有助于调整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改善会计行业作风。
(3)教化功能
会计职业道德通过造成社会舆论、形成会计道德风尚、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榜样等方式深刻影响、教化人们尤其是会计人员的会计道德观念和会计道德行为,培养会计道德习惯和锻炼会计道德品质,促使会计人员人格升华以及提高社会道德水准。
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化功能一方面引导会计人员履行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通过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社会道德,推动社会道德水准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