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默示同意
什么叫默示?法律上规定,债务转移需要经过债权人同意,但从形式上无法通过默示判断是否有同意债务转移的意思表示。所以,如果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债务转移的话,债权人依然可以向第一债务人追要债款。
❷ 法律中沉默与默示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中沉默与默示的区别:
“沉默”,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效力,并非当事人所理解的“不同意”。而是,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律赋予了不同的特定的意思表示和法律效力。
“默示”,当事人为意思表示的方式有二种,即明示方式和默示方式。明示方式因当事人直接、明确、主动地将其内在意思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示于外部而清楚、明确,一般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而默示方式由于是根据当事人的某种行为按照逻辑推理的方法或按照生活习惯推断出当事人(行为人)的内在意思表示。
“沉默”可能构成表见代理。《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另外,在共有财产担保的过程中,也面临上述同样的问题,共有人在明知其他共有人在用共有财产做抵押担保的情况下,共有人未制止或提出异议,则抵押有效。
《担保法司法解释》第54条第2款:共同共有人以其共有财产设定抵押,未经其他共有人的同意,抵押无效。但是,其他共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而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同意,抵押有效。
“沉默”可能会丧失受遗赠的权利。 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继承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代理而不作否认的,视为同意。
《合同法》第171条:试用买卖中试用期满,买受人的沉默视为购买。
《担保法解释》第54条第2款:共同共有人明知个别共有人擅自将共有财产抵押而没有表示异议的,视为同意。
《合同法》第47条第2款:第三人催告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沉默的,视为拒绝。
《合同法》第48条第2款:第三人催告后,无权代理人的被代理人沉默的,视为拒绝。
《继承法》第25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❸ 法律上不作为的默示有哪些
当事人为意思表复示的方式有二种,即制明示方式和默示方式。明示方式因当事人直接、明确、主动地将其内在意思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示于外部而清楚、明确,一般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而默示方式由于是根据当事人的某种行为按照逻辑推理的方法或按照生活习惯推断出当事人(行为人)的内在意思表示。法律上不作为的默示有:
《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代理而不作否认的,视为同意。
《合同法》第171条:试用买卖中试用期满,买受人的沉默视为购买。
《担保法解释》第54条第2款:共同共有人明知个别共有人擅自将共有财产抵押而没有表示异议的,视为同意。
《合同法》第47条第2款:第三人催告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沉默的,视为拒绝。
《合同法》第48条第2款:第三人催告后,无权代理人的被代理人沉默的,视为拒绝。
《继承法》第25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❹ 请问,合同法,但要知会甲方同意是什么意思
合同遵循意思自治。
合同的成立需要各方同意,明示或默示。
❺ 合同法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对租赁物进行修缮或增设他物。此处同意为默示还是明示同意,租赁期界满
一般应是明示同意。
纵横法律网 张树亮律师
❻ 合同成立的表现形式为什么没有默示形式
有啊抄,谁说没有的?你理袭解的合同是不是太狭窄了。合同实际就是两个主体的合意,这个在生活中以默示的形式也很多的。比如你要上街,邻居说让你给带点儿菜或者其它的东西,同时把钱往外拿,而你把钱接过来,没说同意不同意给他买菜或者带东西,只是说了很多别的话。然后就去上街了。这个合同就是以默示的形式签订的。《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这里的其他形式就包含有默示形式。
❼ 民法通则 和 合同法 关于默示表示的冲突
选B。新法优于旧法,显然本题中甲的行为构成催告。其实两法并不冲突,只是合同法进行了改良,增加了催告制度,才会导致默示也能构成追认。
❽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的默示具体内容是什么
根据《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的规定,默示是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代理而不作否认的,视为同意。
❾ 合同法规定“几天内予以回复 不回复视为默认”合法不
1、几天内予以回复 不回复视为默认,这涉及的是不作为的默示。专
《民诉意见》第属66条规定: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当事人双方有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这样的规定,若想要合法,双方必须事先在合同中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的,是不合法的。
2、这是关于默示的说法。默示,指以明示(以语言、文字、或当事人了解其意义的符号直接作出的意思表示)以外的其他方式,间接作出的意思表示。
3、默示分为两种:
(1)推定:从行为人作出的特定积极行为推知其意思表示内容。
(2)沉默:即从行为人的单纯沉默中推知其意思表示的内容。如:A要卖房子给B,但是B一时之间拿不到主意,两人遂约定:B考虑10天,10天未作表示的,视为同意。10天过去了,B没有作出任何表示。AB之间的合同成立。(事先有约定,约定不作为的行为是一种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