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主体与财务一致

合同法主体与财务一致

发布时间: 2021-02-26 20:20:57

合同法有关规定:合同主体变更后,合同新主体要履行原合同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这属于合同法第几条第几款

关于合同的变更的法律规范,在合同法的第77条至第90条进行了规范。
《合同法》
第七十七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七十八条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第七十九条 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第八十条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
生效力。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八十一条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
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第八十二条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
主张。
第八十三条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
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第八十四条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
意。
第八十五条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第八十六条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该
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第八十七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
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八十八条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
给第三人。
第八十九条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的,适用本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一条至第八十
三条、第八十五条至第八十七条的规定。
第九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
,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
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㈡ 收款单位与合同单位不一致违反什么法律法规

违反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收款单位如果不是合同中的当事人一方,则不享有合同中的任何权利,除非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之一:

1、合同中享有收款权利的一方将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了这个收款单位,但应将权利转让的事实通知合同中的另一方,未经通知,对合同另一方不发生效力。

2、合同中享有收款权利的一方书面授权这个收款单位代为收取款项。收款的这一方应该给对方出具授权书,详细的说明相关的情况。

(2)合同法主体与财务一致扩展阅读:

合同相对性原则包含了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内容,并且广泛体现于合同中的各项制度之中,法学界一般都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主体相对性

主体的相对性,即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

具体的说,由于合同关系是仅在特定人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因此只有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才能相互提出请求,非合同关系当事人,没有发生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当事人提出请求或提出诉讼。

另外,合同一方当事人只能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和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合同无关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及诉讼。

内容相对性

内容的相对性,即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规定以外,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合同规定的权利,并承担该合同规定的义务,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更不负担合同中规定的义务。

在双方合同中,还表现为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权利义务相互对应,互为因果,呈现出“对流状态”,权利人的权利须依赖于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才能实现。

从合同内容的相对性可以引申出几个具体规则。一是合同赋予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及于第三人,合同规定由当事人承担的义务,一般也不能对第三人产生拘束力。

二是合同当事人无权为他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三是合同权利与义务主要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约束力,法律的特殊规定即为合同的相对性原则的例外。

责任相对性

责任的相对性,即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

违反合同的责任的相对性的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违约当事人应对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违约后果承担违约责任,而不能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第二,在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债务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仍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债务人在承担违约责任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债务人为第三人的行为负责,既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体现,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所必须的。

第三,债务人只能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而不应向国家或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

另外,在穆昌亮的《合同相对性原则邹议》一文中对该原则的内容的表述除了以上三项外,又增加了第四项,即效力判断的相对性。

㈢ 公司的财务部不能作为合同的主体么

作为合同主体,必须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合同主体按照民法的基本原则来说,只能是自然人,法人,及及其他经济组织。财务部门是内部职能机构,不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地位。

㈣ 合同主体方和发票抬头是否可以不一致

不能一致。

税务“三流一致”原则为合同、发票、资金流向三方面一致,不能与B订合同、版A付款、权对A开票,这样涉嫌虚开。

如果没有签订合同,根据最新颁布的《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一条“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同,一方以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主张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对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认定。

(4)合同法主体与财务一致扩展阅读

如果没有签订合同,法院会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对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认定。如果有合同,会依照合同的相对性,只能以合同相对人为诉讼主体。

对于出具发票的主体,由于其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履行任何合同义务,则可以主张不当得利要求其返还款项。

合同相对人有没有指示向第三人履行付款义务的书面证据,如果有,根据《合同法》第64条的规定,足以证明已经向合同相对人履行了付款义务。

㈤ 合同法主体问题

没有矛盾,张某=该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是以其全部财产为责任的,~。

㈥ 发票与合同主体不符怎么办

1、补救抄方案:

(1)、从发票袭来处理,开具对应发票的红字发票

(2)、从合同来处理:调整合同主体与发票流一致

2、据理力争方案: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2条(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费:1.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购货方的,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的。所以运输发票可以由承运方开具给委托方。

(6)合同法主体与财务一致扩展阅读:

一、纳税人通过虚增增值税进项税额偷逃税款,但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符合以下情形的,不属于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1、纳税人向受票方纳税人销售了货物,或者提供了增值税应税劳务、应税服务;

2、纳税人向受票方纳税人收取了所销售货物、所提供应税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款项,或者取得了索取销售款项的凭据;

3、纳税人按规定向受票方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关内容,与所销售货物、所提供应税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相符,且该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纳税人合法取得、并以自己名义开具的。

4、受票方纳税人取得的符合上述情形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

参考资料来源:

国税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国税总局——关于纳税人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

㈦ 合同付款方和买方不一致,财务上允许么

也可让付款方写一份委托证明,证明是B公司垫付的货款!

㈧ 借款人与实际收款人不一致时的债务主体如何认定

您好,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其主体双方都是特定的,债权人的权利原则上只对债务人发生效力。《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此条款确立了“合同相对性原则”即合同只对合同当事人发生法律效力。具体到此借款纠纷来说,谁在出具的欠条上签字谁就是当事人,不论实际收款人是谁。因此应将借款人作为被告。

㈨ 合同主体和发票主体不一致如何确定诉讼主体,请解释详细些!

1、如果没有签订合同,根据最新颁布的《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一条“版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权同,一方以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主张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对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认定。”

2、上述条款的适用前提是没有签订书面合同。

3、如果有合同,则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则只能以合同相对人为诉讼主体。

4、但是,对于出具发票的主体,由于其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履行任何合同义务,则可以主张不当得利要求其返还款项。

5、合同相对人有没有指示你向第三人履行付款义务的书面证据,如果有,根据《合同法》第64条的规定,足以证明你已经向合同相对人履行了付款义务。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热点内容
世界上法治最好的国家 发布:2025-09-18 10:21:41 浏览:50
法律上介绍人责任 发布:2025-09-18 10:10:46 浏览:363
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发布:2025-09-18 10:01:30 浏览:716
越秀法院办公时间 发布:2025-09-18 09:46:39 浏览:282
公司法务文章 发布:2025-09-18 09:38:09 浏览:38
长春市律信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18 09:28:40 浏览:726
简述国际经济法广义说和狭义说的差别 发布:2025-09-18 09:26:57 浏览:320
曲靖道德模范 发布:2025-09-18 09:25:08 浏览:803
民法四种支付 发布:2025-09-18 08:43:56 浏览:575
刑事诉讼法151 发布:2025-09-18 08:38:36 浏览: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