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纳税

合同法纳税

发布时间: 2020-12-17 03:03:39

㈠ 合同价款不含税违法吗

只要是合同双方协议后决定的价款不含税并不违法,只是合同要讲明双方的税收有谁承担而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六十一条 合同约定不明的补救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六十二条 合同约定不明时的履行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第六十三条 交付期限与价格执行

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1)合同法纳税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十五条 合同成立时间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第二十六条 承诺的生效

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承诺到达的时间适用本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承诺的撤回

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第二十八条 新要约

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第二十九条 迟到的承诺

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第三十条 承诺的变更

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第三十一条 承诺的内容

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的以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第三十二条 合同成立时间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第三十三条 确认书与合同成立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第三十四条 合同成立地点

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三十五条 书面合同成立地点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第三十六条 书面合同与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第三十七条 合同书与合同成立

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第三十八条 依国家计划订立合同

国家根据需要下达指令性任务或者国家订货任务的,有关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合同。

第三十九条 格式合同条款定义及使用人义务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

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㈡ 求税收是一种债的相关文章一篇

一、 问题的提出:研究税法中情事变更的意义

税收是一种债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这为税法的研究拓宽了视野,也为税法基本理论带来创新的契机。据此可以把民法债法中的有关制度引入税法,从而使税法理论更加完善,同时也为加强对纳税人的税法上权利的保障提供理论基础。有学者已经对税收中存在诚实信用原则及债务保全等制度进行了论述,有学者已指出我国在完善对转让定价规制时应规定情事变更原则,允许特殊情况下的事后调整,尤其是在无形资产的转让所得方面。但是还没有人对税法中是否存在情事变更作理论上深入的探讨。在此,笔者尝试从国家契约论出发,论证税法中也存在情事变更,这体现了税法公平的精神,也是量能课税原则的要求。本文写作目的在通过论证税法中也存在情势变更制度,以赋予纳税人税收减免请求权来保护纳税人财产权,彰显在涉及财产权的保护上,公民与国家处于同等的法律地位,私权保护特别是财产权的保护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职能,并破除公民—纳税人对“片面国家本位”的迷信和纠正公民对“传统的国税优先原则”的理解,引导公民对税收法律关系最深层次的平等性本质的认识。

二、情事变更——基于公平理念的当事人双方利益平衡器

情事变更本是一项涉及合同关系的法律制度,其作用在于维持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按照通说,情事变更原则起源于12、13世纪注释法学派著作《优帝法学阶梯注解》,其中有“情事不变条款”,假定每一个合同均包含一个具有如下含义的条款:缔约时作为合同基础的客观情况应继续存在,一旦这种情况不存在,准予变更或解除合同。我国大陆地区法学界在本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重视对情事变更的研究,迄今为止关于情事变更的研究成果为数不少。对情事变更的定义也众说纷纭,有学者把之解释成为一项法律原则,有的学者则从制度角度来阐述,但绝大多数在基本内容上相互重复。通说认为,情事变更的内容是:在合同成立后至其履行完毕前这段时间内,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而发生情事变更,致使继续维持该合同之原有效力对受其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则允许该当事人单方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史尚宽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对情事变更作了深入的研究,现在大陆学者对之研究还没超出史先生的范围和深度,情事变更“谓为法律效力发生原因之法律要件(法律行为或其他法律事实)之基础或环境之情事,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之事由,致有非当时所得预料之变更,而致发生原有效力,显有悖诚信(显失公平)时,应认其法律效力有相当变更之规范”。

情事变更被立法确认以来,其适用范围已超出了合同领域。根据德国法院的判例,情事变更可以有条件适用于侵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领域。情事变更甚至还超出私法的范围把触角深入国际公法领域,国家与国家之间订立的条约也可以适用情事变更。虽然我国《合同法》没有规定情事变更,但情事变更在合同法及其实务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我国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通说认为情事变更是合同履行的一项原则,但笔者认为把它认定为一项制度更合适,因为情事变更的基础是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当事人不能预见、无法克服的情事。这是一种事物特殊发展情态,这种情态只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一个异化环节,不具有普遍性。因而旨在规范这一情事的法律手段在合同履行中就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不能把它认定为合同履行的一项法律原则,把它看作一项制度更合理。

三、情事变更适用于税法——以国家契约论为论证起点

(一)国家契约论与税收根据“利益说”

国家契约论起源于17世纪自然法思想,认为国家实际上是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按照理性原则形成的社会契约的产物。卢梭认为“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得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其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政府是根据人民签订的契约创立的,政府的权力源于国民;虽然人民在签订国家契约时,为了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将自己一部分自由和权利交由国家和国家首领去行使,但是,人民的意志不曾交出。在人民签订的契约遭到破坏时人民有权反抗,有权收回交给国家和首脑的权力,这关系是自由的契约关系。按国家契约论的观点,国家是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各种权利,共同约定订立契约,将权力交给一些最能保护他们利益的人代管,是被公众创造出来的保护公众权益,调解社会纠纷机构。国家权力源于公民权利,以保护公民权利为其终极关怀。法律也是一种契约,是人们自由意志的合意。国家契约说虽然把国家的产生建立在一个不能实证的社会契约上,但它对反抗封建专制,建立民主政府的实践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它破除了国家权力至上主义的迷信,对限制国家权力和保护公民的权利起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国家契约理论缔造了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也直接催生了近代以来的民主与法治思潮。

把国家契约论运用于税收领域来解释税收的根据,便产生了课税根据“利益说”。税收“利益说”始于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它把税收看成作为实行征税的国家给予市民利益的对价。其认为国家的目的在于保护市民的人身和财产,而税收则是其对价。因此,依“利益说”,所谓税负乃是个人按照从国家受益的程度而承担的分配,并与比例税率相联系。这一观点产生于近代合理主义的把全部金钱关系还原为交换关系的思想,正如霍姆斯法官“税收是文明的对价”这一著名论断所表述的那样,它至今在盎格鲁•萨克逊系的国家中仍然根深蒂固。该说把国家和个人看成是各自独立平等的实体,国家给人民提供安全、秩序和福利,人民就应当向国家提供金钱,税收就是这两者之间的交换。利益说主张受益者纳税,废除免税特权,要求普遍课税,这与当时要求尊重人权的政治思想和要求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观点遥相呼应,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地位的稳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税收根据提出了新利益说,这一学说也可以称为“税收价格论”,它将税收视为是人们享受国家(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而支付的价格费用。价格费用本质上也是一种对价。新旧“利益说”都凸显了在税收发生层次上作为纳税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对等的地位,是一种在宪政层次上的税收关系,最能体现税收的本质。通过宪法的原则规定、确认和具体法律的落实、保护,把这种国家给公民利益的对价外化为法律形式,从而实现了法律对税收关系的调整。按照国家契约论的观点,法律也是一种契约,是作为主权者的国家与人民的合意产物,是全体人民对全体人民作出的规定,是公意的体现。所以从本质上说税法也可以认为是作为主权者的国家与人民之间通过自由意志的合意(契约)把国家给予个人利益的对价确定下来的产物。在这里就要破除一个传统的偏见,其实契约及其理论并不专属于私法,它们自古以来也是公法的概念和理论。即“契约不仅是私法的法律形态,而且也是公法的法律形态。”日本著名学者美浓布达吉认为:“其实契约的观念若可解作因当事者双方的同意而发生其所冀求之法律的效果的行为,则契约决不限于私法领域,在公法领域中也不乏其例。这是经过许多学者论证的正当主张,虽然至今尚有一部分学者否定公法上的契约的观念,亦不足损其价值于分毫。”契约本质上就是当事人之间一种合意行为,在行政行为中,在诉讼程序中都存在契约。不仅在理论上能够论证公法存在契约,而且在实践中也能证明。比如辩诉交易,民事诉讼契约(民事诉讼契约的类型包括管辖合意、诉讼和解、证据契约、执行契约)、行政契约和协商立法。

(二)税法契约论——公法之债

1、税收法律关系含义

根据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税收的课赋和征收都必须基于法律的规定,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承担纳税的义务,具有征税权的国家机关也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征税。因此,在当代社会中,国家与国民之间就税收发生的关系,不是以往的那种本来的权力关系,而是法律上的关系,即法律关系。这种关系,通常称之为“税收法律关系”。在税收法律关系概念的具体表述上,学者们各有不同,徐孟洲老师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指由税法确认和保护的在国家征税机关与单位、个人之间基于税法事实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刘剑文老师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由税法确认和调整的,在国家税收活动中各方当事人之间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无论如何表述,税收法律关系必须具有如下要素:(1)由税法确认或保护;(2)在国家税收活动中各方当事人之间形成的;(3)是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2、契约与税收的契合——公法之债

根据本节第一部分的论述,税法可以认为是作为主权者的国家与人民之间通过自由意志的合意(契约)把国家给予个人利益的对价确定下来的产物。国家征税机关根据税法可以要求纳税人交付这对价。特定人之间可以请求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即属债之关系。所以作为对价之税收是一种符合债的形式的请求权。这种对价一经法律确定下来就成为一种法定的债,税法保护税收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及确保税收债务履行。税收之债是作为税收债权人的国家请求作为税收债务人的纳税人履行税收债务的法律关系。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是法律上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权利义务均由法律明确规定。在法律划分中税法属于公法,所以税收是一种公法上的债。

税收法律关系的中心,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虽然本质上税收是金钱债务,其特征与私法上的金钱债务有相同之处,但它也具有不同于私法上债务关系的种种特征。第一、税收债务是法定债务,而不像私法上债务那样依当事人的意志而确定债务内容。第二、在现行法的结构中,税收法律关系是公法上法律关系,因它而产生的法律诉讼,全部作为行政案件,适用行政诉讼法。第三、税收作为满足公共需求的手段不仅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而且税收的课赋和征收还必须公平地进行,作为这一特性的反映,税收债权人的国家,拥有私法债权人所没有的种种特权。

在传统的法律体系中,由于人们认为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是权力关系,因此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是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不对等法律关系,行使公权力行为单方意志至上性结论从根本上忽略了权利对权力的制约和违背主权在民原则。随着市场经济和法治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走出对国家权力的迷信,税收的经济本质被认为是“公共产品”的价格,税收是公法上的债务的观念被普遍接受。但既然税法属于公法,在传统大陆法系国家中,一般认为私法的当事人是平等的法律关系,而公法的双方当事人是地位不对等的法律关系,如何解释税法作为公法上的法律关系,同时又具有平等性?对此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界定税收法律关系,即在抽象的层面上,将税收法律关系界定为公法上的债务关系;这样既直观又能在最本质的层面反映税收的特征;在具体的层面,也就是法技术层面,将税收实体法律关系界定为债务关系,把税收程序法律关系界定为权力关系。后一界定能很好地解释税收何以作为公法上的法律关系又有平等性。将税收实体法律关系界定成债务关系,就可以把民法债法中的相关制度引入税法,拓宽了税法研究的方法和视野,同时揭开片面国家利益至上主义和片面国家税收强制力的虚伪的面纱,突出了纳税人在税收实体法律关系中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平等的法律地位,有利于纳税人合法利益的保护;将税收程序法律关系界定为权力关系,可以圆满地解释税收征收中的强制性和无偿性,以及税务征收机关单方行使税收强制措施的权力。在税收法定原则的指导下,合理配置税收征收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权力(利)、义务和责任,一方面保障征税机关征收行为的有效进行,另一方面又要求征收行为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从而对税收征收行为予以规制。

3、情事变更适用于税法

根据上文的结论,税收法律关系实质是一种公法上的债。与私法上的金钱债务不同,国家相对于纳税人来说在税收关系中处于优越性,而这种优越性是税收满足公共需求、体现公共利益的性质的体现,也是保障国家税收顺利征收,国家职能正常发挥的一种必要手段。要确保国家职能的正常发挥,国家必须掌握一定的物质基础,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物质基础主要体现为财政收入,而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因此为保证国家有能力、有效率地向公民提供安全、秩序和社会福利,必须保证国家税收及时、充分、有效地征收,赋予。而如果税收之债在履行不能时也像私法之债靠私力救济,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实现的手段和地位是对等的,只有在私力救济无效时再付诸于诉讼,那税收征收机关征税的手段将是乏力的,也会导致诉讼的剧增,税务机关将会疲于起诉从而增加税务机关征税的成本,征税效率低下,导致税收不能及时收入国库,影响国家职能的行使,违背税收效率原则。所以必须赋予税收征收机关在征税中有一定的强制手段。但这种征税机关相对于纳税人的优越性必须基于法律的规定并且把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仅仅在这个范围内税收法律关系表现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不对等关系。所以在赋予国家征税机关税务管理权、税务检查权、决定权和自力执行权等权力时,应该把这些权力严格限制在税收征收程序领域,且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明确规定行使。

税收债务的特征虽然不同于私法上中的债务,但是两者的共同特征都属于金钱债务。因此应理解为除法令有明文规定或者虽无明文规定却能构成需要另行解释的合理理由外,纳税义务准用私法中有关金钱债务的诸项规定。于是,在税收实体法上即在税收的发生根据层次可以把民法债法中的相关制度、原则如诚实信用原则、债的保全引入税法。我国的现行立法虽不像有些国家的立法那样用“税收债权”之说法,但事实上对税收的债权性质已经做出了承认,并在税收立法引入了民法债的保全的制度。例如,在代位权、撤销权方面,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就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合同关系也是债的关系的一种,情事变更当然是债法的有关制度。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情事变更原则可以适用于税收中这一结论。

四、税法情事变更与纳税人的税收减免请求权

(一)情事变更的适用条件

因合同法之精神在于鼓励交易,要使合同无效毋若使之有效,而情事变更之功能在于体现民法之公平交易原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但应该严格限定情事变更之适用条件。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才能适用情事变更:1、须有情事之变更;2、情事变更须于法律行为成立后至债务关系消灭前发生;3、情事之变更须未为当事人所预料而且为有不得预料之性质;4、情事之变更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之事由而发生;5、须因情事变更如使发生当初之法律效力显失公平。参考史尚宽先生对情事变更适用条件的界定,笔者尝试概括出税法中情事变更的适用的条件:

1、从客观上看,在税收债务发生之后至履行之前,客观情事发生异常变化。首先,须客观情事发生了异常变化。情事指作为税收之债成立基础的客观情况。异常变化指税收之债所依赖的客观基础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致使税收之债存在的基础丧失。其次,客观情事变化在税收债务发生之后履行之前。

2、从主观上看,客观情事的变化不可归责于当事人且当事人不可预见。由于情事变更是当事人不可预见的,情事变更与不可抗力有紧密联系。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民法债法理论中存在争议。但笔者认为在税收中的情事变更的原因仅限于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原因如下:首先,情事变更必须有客观情况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须有不可抗拒、无法避免的重大事由,只有不可抗力充分满足这条件;其次,税收中的情事变更的效力在于变更税收法律关系,如果将其发生的事由扩大化,将会导致情事变更的滥用,从而危害到税收的严肃性和稳定性,从而危害到国家的税收收入。

3、从后果上看,客观情事的变化会导致纳税人履行税收债务显失公平。如果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使得税收债务的履行对纳税人来说利益严重失衡,就可以适用情事变更。税收负担要在国民之间根据负担能力公平分配,即“量能课税”,对情况相同者给予相同对待,对情况不同者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不同对待。当发生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使纳税人遭受严重损失,纳税人的税收债务发生时所依据的基础发生重大变化,如果要求纳税人按照原来税收债务发生时的数量纳税,显然有悖于量能课税原则,造成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失衡。

当纳税人满足以上情事变更的构成要件时便会发生情事变更的效果,这时纳税人享有变更税收法律关系,即减、免税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律要求的形式。

(二)纳税人的税收减免请求权

税收减免是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课税对象减免税收负担的制度。在纳税人税收债务发生之后至国家规定的申请减免期限之前发生了客观情事重大变化(比如发生了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使得税收债务的履行对纳税人来说显失公平,当满足税收情事变更的构成要件时纳税人就可以主张情事变更从而变更税收法律关系,减轻或免除纳税义务。但是根据上文的论述,税收征收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及基于税收法定主义的考量,纳税人不能像在合同中适用情事变更一样单方面拥有变更或解除债的权利。纳税人主张税收减免必须向税务机关申请,能不能减免由税务机关批准,所以纳税人这种税收债务的变更权叫做税收减免请求权。但是这种权利是纳税人的不可剥夺的实体权利,只要纳税人满足税收情事变更的条件,税收征收机关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批准减免纳税人的税而没有自由裁量权。

纳税人的税收减免请求权的行使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当纳税人税收债务已经发生而还没有履行前发生情势变更的,纳税人在行使减免请求权得到批准后按照减免后的数额缴纳税款。第二种:如果纳税人预交税款,那么纳税人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前行使减免请求权得到批准后可以退回相应的税款.

五、情事变更的精神在我国税法中的体现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条第三款规定,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另外,《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属于“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时国家各级税收征收机关的税收减免审批权限。按照我国《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减税是指从应纳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指免征某一税种、某一项目的税款。上述法条中的严重自然灾害是税收之债中情事变更构成要件的不可抗力,纳税人基于这种不可抗力可以请求相关税收征收机关减免税收,这可以看作是情事变更的精神在我国税法中的体现。我国立法虽然没承认“税收债权”的概念,但是顺应税收民主化的法治理念在税法中体现情事变更的精神,这是我国税法的令人兴奋的进步,也体现了国家保障公民财产权的意识的增强。

六、小结

本文从国家契约论出发,推导出税收法律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公法上的债务关系,接着又从公法之债与私法之债的区别入手,把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上来说明作为一般金钱之债的平等性与作为公法之债的单方优势地位统一于税法的可能性,从而为把民法债法上的基本制度引入税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显然,情事变更制度是适用于税法的,它赋予纳税人和国家征税机关同等的法律权利来保障纳税人的财产权利。笔者最后还揭示了情事变更的精神在我国税法中的体现,这为人们破除“片面国家本位”的迷信和纠正人们对“传统国税优先原则”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立法实例。个人相对于国家不是永远弱小和卑微的,至少应该树立这种法治理念:在某些领域特别是涉及公民的财产权时,国家与个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职能应该是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在财产权得不到充分保护的国度是没人权可言的。

㈢ 劳务合同法规定缴税的比例是多少 看清楚是劳务合同法 不是劳动合同法!

1、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税率表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但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的办法,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以上是劳务费税率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员工进入公司一般情况下不能建立劳务关系,除非是真正的劳务关系。真正的劳务关系只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为前提,用人单位不得用公司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即没有迟到、旷工、请假之说,干多少活拿多少钱。
很多单位为了规避社会保险公积金、经济补偿之类的东西(劳务关系不存在社保、公积金以及离职经济补偿),和员工建立了劳务关系,其实还是按照劳动关系在管理员工,这属于变相的劳动关系,如果员工提出异议并拿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国家会认定为劳动关系的。

劳动关系的建立不应该以学历为前提,除非国家对该岗位有学历要求。用人单位用的是人的能力,而不是学历。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只要是劳动关系,就该签订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关系处理双方的关系。

所以,这样的公司可以选择不去。因为他一开始就这样做,以后还能规范吗?

㈣ 建设方不按合同支付工程款,国税局说工程完工就应该开票纳税,税法与合同法哪个为准

法院判决后,对方付了款,你们就应该同时提供发票。税务局当然是只管收税,他又不是国务院,不可能去管那么多。建设方拖欠工程款是不对在先,你们拖欠发票是以不对来回报错误。

㈤ 一般纳税人需要交哪些税呢

一般纳税人都需要交的税种:

1、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不含税销售收入*16%;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含税货物及应税劳务*16%(增值税专用发票);

2、应纳城建税=应纳增值税*7%(月报);

3、应纳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3%(月报);

4、堤围防护费:营业收入*0.02%(有些地方不收)(月报);

5、所得税=利润总额*税率为25%(季报);(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营业税一般税率为5%。

6、个人所得税(月报);实行代扣代缴,不管工资薪金是否超过2000元都要实行全员全额申报。

(5)合同法纳税扩展阅读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一般纳税人将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

据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之前相关规定相比,《办法》在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是,取消行政审批。《办法》中取消了税务机关审批环节,将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主管税务机关在对纳税人递交的登记资料信息进行核对确认后,纳税人即可成为一般纳税人。

二是,简化办事程序。一是简化了办理登记所需的资料,由原来的六项减少为两项,纳税人只需携带税务登记证件、填写登记表格,就可以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事项。二是简化税务机关办事流程,取消了实地核实环节,对符合登记要求的,一般予以当场办结。

三是,适应税制改革。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深入推进,销售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已全部纳入增值税应税范围,试点纳税人与原增值税纳税人在销售额标准、可不登记范围等方面存在政策差异,

因此《办法》中涉及到政策差异的条款内容未列举明细规定,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按照政策规定”概括。

《办法》还完善年应税销售额的定义;明确了不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的纳税人范围;明确了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的程序,明确了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办理有关手续的时限及相关管理要求;明确了一般纳税人生效之日可由纳税人自行选择。

㈥ 合同法中劳动法兼职人员需要交税吗

这不是劳动法的范畴,应该属于个税法,只要你每月实际收入超过3500元就需要纳税。

㈦ 企业应缴纳哪些税

基本税种

1、营业税按提供的服务收入5%缴纳;

2、增值税按销售收入17%、6%、4%缴纳(分别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生产加工纳税人和商业企业纳税人)

3、城建税按缴纳的营业税与增值税之和的7%缴纳;

4、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与增值税之和的3%缴纳;

5、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与增值税之和的2%缴纳;

6、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帐本按5元/本缴纳(每年启用时);年度按“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第一年按全额缴纳,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缴纳);

7、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缴纳(各地规定不一,XX元/平方米);

8、房产税按自有房产原值的70%*1.2%缴纳;

9、车船税按车辆缴纳(各地规定不一,不同车型税额不同,XX元辆);

10、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以后的利润)缴纳: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以内的适用18%,在3万元至10万元(含)的适用27%,在10万元以上的适用33%(注:2008年起税率为25%);

11、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上述税种中除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2002年1月1日新设立的企业)向国税局申报缴纳外,其他均向地税局申报缴纳。

㈧ 合同无效后,还应纳税吗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效力可以分为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等几种形式。税法对于有效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利益依法进行课税,但对于其他几种情形下的具体税务处理,则存在政策上的诸多盲点。本期华税律师就实务中争议最多的合同无效的税法处理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一、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六条规定,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无效合同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一)违法性。一般而言无效合同都具违法性,它们大都违反了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无效合同的违法性表明此类合同不符合国家意志和立法目的,所以,国家对此类合同实行干预,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

(二)自始无效。所谓自始无效,就是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以后也不会转化为有效合同。由于无效合同从本质上违反了法律规定,因此,国家不承认此类合同的效力。对于已经履行的,应当通过返还财产、折价补偿、赔偿损失等方式使当事人的财产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

二、合同无效的经济效果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当事人所为的意思表示不为法律所承认,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但这并不代表合同无效不产生任何其他的法律效果。《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五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另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无效也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效果。

(一)经济上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4号)第一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的规定,认定无效:

(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

(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

(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

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工程价款如何结算的问题,法释[2004]14号文区分了以下三种情形: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且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仍不合格,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不予支持。

(三)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收缴当事人已经取得的非法所得。

(二)经济上无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相互借贷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约定利息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裁决问题的解答》(法复[1996]2号)及《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法(经)发[1990]27号)的规定,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一方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三、合同无效的税法后果

德国学者拉伦茨指出:“合同完全无效的说法不能导致这样的观点,即这种行为就等于‘零’。这种行为作为一种‘曾经进行过的行为’而作为事件是存在的,只是这种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不被承认的,例如,赔偿责任等”。从税法层面来看,合同无效时,是否需要纳税,取决于合同无效所带来的税法上的经济和法律效果。因此需要对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进行区分,如果课税的基础是事实行为,那么合同效力对于税款征收行为没有影响。如果课税的基础是法律行为或法律行为的效果,则要根据经济效果和法律效果,区分不同的情形进行处理。

(一)合同判定无效后,是否仍被课税?

1、合同判定无效后,因一方当事人无法返还原物而向对方支付的折价补偿,即使所得方没有取得额外的收益,但由于其交付的实物因折价返还而转变成货币形式,就这个层面而言,其通过交付行为所取得的经济利益已经实现,因此依然存在课税的可能性。

2、对于合同无效、经济上有效的情形,税务机关仍应对所得方取得的经济利益予以课税。例如,对于无资质从事建筑施工劳务的行为,虽然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但其经济上的效果依然存在,且其从事劳务而取得的工程款为法律所保护,则合同无效不影响已成立的税收之债的效力。而对于合同、经济均无效的情形(如法院收缴收益),则应不属于课税的范围。

3、对于违法以及违反道德或善良风俗的行为所产生的收益,只要满足课税要素,可以对其征税。因为这些收益的取得,提高了违法者经济上的支付能力和纳税能力,如果对其不予征税,则显然不公平。而我国则是采取没收违法所得的做法,而在征税上不做要求。

(二)合同判定无效后,能否进行税前扣除?

税法通常不关注合同交易收益的合法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合法性不作为纳税的考量因素。

已废止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六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贿赂等非法支出不得扣除。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税务机关是否有权对企业有无商业贿赂行为进行审查,加之商业贿赂多以现金形式给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审查难度巨大。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了税前扣除的相关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却没有明确提及合法性原则,也没有非法支出不得扣除的规定。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号)中“企业应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企业或个人签订代办协议或合同,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手续费及佣金。除委托个人代理外,企业以现金等非转账方式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的规定,则通过强调支付对象的合法资质,避开了对具体民事行为的法律定性,更加符合现行税法的要求。

(三)合同判定无效后,税款能否退还?

由于合同无效一般是由当事人向法院或仲裁提起,在合同被宣告无效前,一般都应暂时认定为合同有效,按照有效合同的税务处理原则执行。

1、税收法定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因此,合同判定无效后,税款能否退还应以是否具有法律依据为前提。例如,就股权转让协议而言,目前税收征收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退税情形中没有关于企业间股权转让协议被撤销后,应退回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的规定。因此,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股权转让协议被法院判决撤销后,协议及股权转让行为自始无效。股权收购双方应互相返还,或向对方赔偿损失。但从行政法律关系上来讲,合同是否有效不是决定税款是否退还的关键,退税应于法有据。

就个人股权转让而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收回转让的股权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130号)第二条规定, 股权转让合同未履行完毕,因执行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解除股权转让合同及补充协议的裁决、停止执行原股权转让合同,并原价收回已转让股权的,由于其股权转让行为尚未完成、收入未完全实现,随着股权转让关系的解除,股权收益不复存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和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以及从行政行为合理性原则出发,纳税人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2、实质课税原则。合同判定无效后,税务处理亦应遵循实质课税原则。例如,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无效产权转移征收契税的批复》(国税函[2008]438号)的规定,按照现行契税政策规定,对经法院判决的无效产权转移行为不征收契税。法院判决撤销房屋所有权证后,已纳契税款应予退还。

㈨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如何缴税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缴税方式:

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免税收入额-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工龄-费用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工龄。

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是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工资的计算基础是在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获得的报酬,而不是指劳动者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获得的劳动报酬。故实际上计算所得出的劳动者月平均工资有可能是低于其正常月工资的。

(9)合同法纳税扩展阅读:

一下情况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补偿经济补偿金:

1、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

2、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内容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热点内容
2018法学院排名 发布:2024-05-20 22:34:39 浏览:410
法治的诠释 发布:2024-05-20 22:17:38 浏览:222
合同法实际履行的规定 发布:2024-05-20 18:02:11 浏览:486
法官审理案件 发布:2024-05-20 17:23:44 浏览:272
转基因食品相关法规 发布:2024-05-20 16:45:14 浏览:831
专硕学刑法还是诉讼法好 发布:2024-05-20 15:17:21 浏览:379
抚养费交给法院 发布:2024-05-20 15:05:00 浏览:930
美国模范刑法典 发布:2024-05-20 14:20:46 浏览:592
会计中级经济法考前 发布:2024-05-20 11:44:02 浏览:834
刑事诉讼法盗窃是第几条 发布:2024-05-20 11:30:05 浏览: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