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者合同法的时效

劳动者合同法的时效

发布时间: 2021-12-18 13:14:10

❶ 劳动合同法中所有的有关时效的问题 ,发条是怎么规定的 ,如何理解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并非规定在《劳动合同法》中,是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条规定的。。
时效的判定应当结合案情,如您对时效的理解有问题,可以站内信我或者追问。。

❷ 劳动合同法的时效怎么规定的

劳动合同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❸ 劳动合同法的期限规定有什么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❹ 关于违反劳动合同法的使用期限

你好~
《劳动合同法》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所以是违反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7条的仲裁时效,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关于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83条有规定。如果劳动者已经实际履行,那么用人单位要按照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果还没履行那就不用了。此外,支付赔偿金不能代替正常的劳动报酬,如果劳动者实际履行的试用期超过了法定的最高时限,则用人单位除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外,还要向劳动者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

❺ 劳动合同法八十二条是否有诉讼时效

劳动合复同法八制十二条是有诉讼时效的,时效为1年。主要依据如下: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❻ 关于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仲裁时效的问题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内,应当向劳动容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我认为应该可以,如果截止日期为2015年9月,期间一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即权益受到侵害的时间到进行诉讼不超过两年,应该不算超过诉讼时效。如果认为超过诉讼时效,按照规定应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合同,没有签订也应该支付双倍工资。具体可以找专业的律师事务所进行咨询。

❼ 求 简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适用期的期限规定 谢谢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专同。劳动者在试属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❽ 劳动合同法诉讼时效

《劳动合同法》中没有规定诉讼时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有相关规定内。具体如下:容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4、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热点内容
基金定投法规 发布:2025-08-27 17:31:00 浏览:540
学法网行政法期限 发布:2025-08-27 17:30:02 浏览:722
司法局扫黑除恶法律援助工作 发布:2025-08-27 17:27:07 浏览:74
深圳杀狗立法 发布:2025-08-27 17:20:06 浏览:966
林州法院高 发布:2025-08-27 17:19:57 浏览:84
道德是实在吗 发布:2025-08-27 17:19:49 浏览:710
出国当律师 发布:2025-08-27 17:08:52 浏览:472
山东民间融资法规 发布:2025-08-27 17:06:11 浏览:865
论司法的正义 发布:2025-08-27 17:04:58 浏览:585
方志平小商法 发布:2025-08-27 17:03:50 浏览: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