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律经济法还是民商法
如果进法院,民商、经济法会好一些。
进公安局,学刑法好一些。
进检察院,学诉讼法会好一些。
但大学本学的课程基本都是一样的,差别不大。要是当检察官和法官,得先把司法考试过了。好好学就能过,不象社会上传的那么难过。
B. 经济法和民商法 哪个比较有用
这个不必讨论了。。
我就是经济法毕业的
可以明确地告诉您
经济法……除了在学校搞研究,就没任何用处了。。
这个要摆事实讲道理可以罗列好多理由的,我把您的“用”做一个功利上的理解,理由如下:
1、司法考试中的地位不平等,经济法和国际法、法学理论的三科挤在第一卷,杂七杂八一大堆法律分值最多只有40来分的样子,公认为鸡肋。民商法加上民诉,自己就单独一卷150分。。孰轻孰重?
2、民法和刑法并成为法学之基。法律的思维和逻辑基本都源出于这两门基础的法律。即便是经济法下的那些政府管理的内容,如果不是政策性规定,要找法理依据,那还是从民法中得来的。。
3、工作上,这个是最功利的。律师法官平时用的最多的是民刑吧?本来法院还有个经济庭,现在都改叫民二庭了,经济法地位如何?即便公检不太用民法,那人家也是刑法为重,依然没有经济法什么位置。即便经济侦查也依然是刑法的内容。。
4、公检法外的其他工作。政府要是都依法办事。也不需要学法律的,要是政府向为所欲为,那也不需要学法律的。。考公务员没有任何优待,事业单位都挑三拣四……
当然说了这么多,也不是经济法这个专业一无是处。因为一方面名声响亮阿,经济这个词眼下最热门了。。。
另一方面,法学院校特别是能开这个专业的基本都采取通才培养方式,也就是尽管分了专业但除了毕业论文基本大家的主干可能是一致的。。相比较,经济法的不必上专业法理什么的,倒是比民商的有更多时间上其他实用的内容。
据说我的母校华政在经济法领域也算还可以,但我是没觉得。。
如果你是为了挑选专业而问这个问题,那么劝你不必考虑了,哪个分低去哪个好了,或者你自己感兴趣也行
我现在是认识到,不管你学的怎么样,英语和司法考试两样才是法律专业学生的杀手锏。没有这两个,读什么都一样浪费……
心得……教训……
补充点,经济法还有一点不爽的,因为它所属的法律都是新兴学科,尽管这给搞研究的很多发挥空间,但对于学生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简直就是……恶梦。。。
C. 经济法和民商法哪个更好就业
主来要方向;法官,检察官源,人大法工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最高法学研究机构)大学法律系,律师,公证机关,仲裁机构,政府法制办,行政复议机关等。
法学基础学;法制史,法理,宪法,实体法,程序法,司法写作。
D. 在法学里面那种法学起来容易些啊,经济法呢还是民商法
这个不存在容易不容易的问题呀,看个人的喜好和习惯了。
比如有的人觉得国版际法非常权简单好学,但是有些人最头疼的就是国际法,因为基本上国际法没有定论。要看你的思维方式适合哪一种。
民商和经济法还都有些比较相通的地方,不存在好学跟不好学的问题,就是经济法会涉及一些财税金融方面的知识,有些人对这部分东西比较头疼。民商就比较不存在其他学科的涉透。
E. 简述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区别
1、调整对象不同
经济法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公共性经济关系,不调整人身关系。而民商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主体及主体之间关系不同
经济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主要指行政机关中的经济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的内部组织及有关人员、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公民。民商法主体是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组织。民商法的主体是平等的,没有管理关系;经济法的主体地位却不要求平等。
3、调整方式不同
民法是私法,以自由平等为核心,其调整方式相应地采取意思自治原则,即由当事人自己意志设定其权利和义务,国家并不予以过多干涉。商法的主体是商事惯例,但在现代社会中,为保护交易安全,其中也渗入了一些公法性因素。国家的强制性规定也在逐渐增加。
4、本质功能不同
保护利益的不同,必然导致法律本质功能的差异。民法维护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要求平等和自由,要求交换者以自己意志设定权利和义务。因此,民法的本质是市民社会的法,是私法,是“天生的平等派”,也是权利法。它站在当事人平等这一平面上对商品关系加以保护,其功能主要是维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商法的本质功能基本与此相同。
5、价值取向不同
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于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体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加之目标的实现。民商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以保护个人利益为导向,着重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个人利益最大化。
(5)学法律经济法还是民商法扩展阅读:
经济法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保护重心,为解决民商法、行政法均无法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而产生。它的本质是国家管理经济的法,是平衡协调国民经济运行的法。
经济法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着机制效用功能,即从更高层次上全面、一体、综合系统地调整经济关系。它通过引导、促进、保障和制约途径来指导预测、激励限制、整体协调与个别规制经济活动。可以这样认为,在现代社会,没有经济法,整个经济秩序将重复本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经历的“磨难”。
参考资料:
经济法-网络
民商法-网络
F. 民商法学和经济法学哪个更有前途
各有来优势,侧重不同。
1、从就业源上来看,民商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以及经济法学的就业情况比较好。
2、从实用来看,刑法学和民商法学实用性最强。
3、从考研录取难度上看,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以及国际经济法学录取难度最高。
其中民商法是目前法学中社会地位、职业声望和收入最高的一个专业。绝大部分民事和经济纠纷需要用民商法知识解决。
(6)学法律经济法还是民商法扩展阅读:
国家一流的法学高校有:
1、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法学院是在作为“五院四系”之一的人大法律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老牌的法学强校,拥有宪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民商法实力最强。
人大开设硕士点专业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
2、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法学院是中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重点基地之一。无论是“大法学”(包括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政治学、公安学等5个学科类)还是“小法学”其实力与研究底蕴在全国范围内都相当不错。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G. 法学考研中,经济法和民商法有什么区别前景怎么样
经济法是宏观的呀,民商法是微观的呀,我现在是民商法研究生啦~~具体的举个例子:一个公司货物买进卖出这类问题就是民商方面的,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人民币汇率,存款准备金率,股票市场的调控......都时经济方面问题啦
更具体的说:民商主要包括像婚姻啊,继承啊,侵权呀,债呀,公司呀,破产呀,这些微观的内容.经济就包括反不正当竞争呀,反垄断呀,银行呀,证券呀之类的宏观内容.
前景来说,法学硕士专业对口的就业主要有三个方向:
公检法,这个要公务员,就是稳定,别的没什么
律所,作的好拉暴多钱,作不好没钱
企业得法务,就是企业的一个部门没什么特色
不过不一定一辈子做一个可以换嘛~~
在这一切之前,要先考出号称中华第一考的司法考,通过率还不到10%,但是这个不通过,几乎不大可能从事任何法律方面的工作.
学校的话,上海的华东政法,四川还是哪里的西南政法,武汉大学法学院都不错...不少法学泰斗都是那里的.
不过北京是法学之都呀,你不要去算拉
另外,中国法学有南派北派之分,上述几个学校都是南派拉,北京是北派,一般人都不跨区考的...不过估计你不是法本的~否则怎么不知经济法和民法的区分?就无所谓拉~`
H. 学经济法好还是民商法好
和实际结合起来!
3.网络存在泡沫的时候虽然是存在风险的,但同时这个时候你的发展也最好的最快的,浮华和泡沫过后留下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I. 法学考研民商法和经济法哪个更好就业
未来的事情没办法抄预测,两者都是袭当前比较热门的法学类研究方向,建议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
民商法是指民法与商法。关于民法和商法的关系,有两种体例:一是民商合一,一是民商分立。所谓民商合一,是指民法包含商法,是商法的母法,并指导和统帅商法,而商法是民法的子法或者特别法。如瑞士、意大利等国;所谓民商分立,是指民法与商法属两个并存的独立的部门法,通常在民法典以外还制定了商法典,如法国、德国等国。我国尚未就属于何种体例作出明确说明,但根据我国现今要求和现代民法发展趋势,我国应采取民商合一体例。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要从以下三点把握这个概念:(一)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三)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