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国际经济法中买方拒收

国际经济法中买方拒收

发布时间: 2022-01-21 00:26:28

Ⅰ 国际经济法中,论买方的收货义务。

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57065

Ⅱ 国际经济法问题。违约救济之损害赔偿

可以的,请看下面的参考资料:

违约的救济方法(Remedi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

一方违约致使一方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法律所给予的补偿办法。各国法律对于不同的违约行为,都规定了相应的救济办法。各国有关违约的救济办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实际履行。有两重意思,一是指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按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二是指债权人向法院提起实际履行之诉,由执行机关运用国家的强制力,使债务人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2)损害赔偿。各国法律都认为,损害赔偿是对违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救济办法。但对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损害赔偿的方法及损害赔偿的计算,也各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关于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大陆法认为,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必须要有损害的事实;必须有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损害发生的原因与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英美法不同于大陆法。根据英美法的解释,只要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对方就可以提起损害赔偿之诉,而不以违约一方有无过失为条件,也不以是否发生实际损害为前提。关于损害赔偿的方法,德国法对损害赔偿是以回复原状为原则,而以金钱赔偿为例外。法国法与德国法不同,法国法以金钱赔偿为原则,而以回复原状为例外。英美法对损害赔偿采取金钱赔偿的方法。至于损害赔偿的范围,德国民法典认为,应包括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和所得利息两个方面。法国法也有类似的规定。英美法认为,计算损害的基本原则,是使由于债务人违约而蒙受损害的一方,在经济上能处于该合同得到履行时同等的地位。(3)解除合同。罗马法原则上不承认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有权解除合同。但在买卖法中,则允许卖方在买方未于一定期限内支付价金时,可以解除合同。这项原则后来被法国法所接受。《法国民法典》第1184条规定,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其所订立的债务时,应视为有解除条件的约定。德国法也认为,在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时,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英美法同大陆法有所不同。英国法把违约分为违反条件和违反担保2种情况;美国则把违约区别为重大违约与轻微违约。按英美法的规定,只有在违反条件或重大违约时,才发生解除合同的问题。如果一方仅仅是违反担保或轻微违约,对方只能请求损害赔偿,不能解除合同。在中国,违约致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时,才成为解除合同的理由。(4)禁令。这是英美法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救济方法。是指由法院作出禁止,强制执行合同所规定的某项消极义务。即由法院判令被告不能做某种行为。禁令是衡平法上的一种救济方法,英美法院仅在2种情况下才会给予这种救济,一是采取一般损害赔偿的救济方法不足补偿债权人所受的损失;二是禁令必须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5)违约金。这是违约补救的最常用办法之一。但各国规定有所不同。大陆法认为违约金具有两重性,即惩罚性和赔偿性,英美法认为,对于违约只能赔偿,而不能予以惩罚。在数额上,法国及日本等国认为,法院对于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的金额原则上不得予以增减。德国及瑞士等国法律却规定,违约金过高者,法院得斟酌予以减少。

Ⅲ 国际经济法问题

1:不赔,平安险对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不赔,而水渍险要赔。水渍险回=平安险+自然灾害造成答的部分损失 一切险=水渍险+外来原因全部或部分损失险
2:不赔,不可抗力
3:A,FOB指B公司的船离岸后风险同买方承担。

虽然回答的比较简单,担也说明了问题。你学自考的吧?

Ⅳ 国际经济法当中,接受为什么只有撤回而无撤销

对于接受的生效时间,英美法系采取投递生效原则。英美法系认为,接受一旦投邮发出,立即生效,合同成立,所以,不存在撤回问题。大陆法系,尤其是德国采取到达生效原则。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采用后者,即到达生效。
在接受生效之前,可以撤回。撤回通知必须先于接受到达,或与接受同时到达。
撤回是指发出后,使得接受归于无效。
撤销是指到达后,使接受归于无效。
但是,接受一旦接受到达发价人,该接受即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不可以撤销,只可撤回。 答案补充 收藏了这个问题,看见有新的回答,赞成网友“不隔(隐身)”从国内法的角度来回答的这个问题。
发价或者说要约、发盘可以撤回可以撤销。在受要约人接收到要约前或者同时,可以撤回。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前可以撤销要约。
然而,承诺或者接受,CISG公约采用的是到达生效,因此在到达前接受还没有生效,因此可以撤回。但是到达后,合同成立了,故不能撤销。如果想撤销,CISG公约中有解除合同的规定。

Ⅳ 国际经济法的案例题,求解答!在线等!

1、一份CIF合同,买卖一批化工原料。合同规定“6月份装船”,“凭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方式付款”。卖方向银行提交的单据中,包括6月30日装船的提单。经银行审核,单据在表面上与信用证的内容相符,银行已接受单据并支付货款。但是买方收到单据后,发现货物的实际装船日期是7月1日,买方由此拒绝收货,并要求卖方退回货款。试问:
 ⑴买方拒收货物的理由是什么,能否成立,买方能否要求退款?
 ⑵买方收到单据后,发现提单是伪造的,他是否有权利要求银行负责?

 2、一份CIF合同,出售一批散装农产品,从亚洲某港口运往伦敦。合同规定“按CIF条件交货,凭单据支付货款”。当货物运到时,卖方只提交一份提货单,但没有保险单。买方以卖方未提交保险单为理由,拒付货款。但卖方认为这是一份CIF合同,或者到货合同,既然已经到货,买方应当付款。试问在上述情况下,买方有无拒绝付款的权利? 为什么?

 3、2008年2月香港某公司A(买方)与中国某公司B(卖方)签订了关于买卖新型自行车的合同。合同约定的标的是试生产中的第一批全部数额自行车1000辆,交货日期为2008年3月31日至2008年7月31日,分批交货。合同签订后,B又与加拿大某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以较高价格将该批试生产中的第一批全部新型自行车出售。2008年3月3日,B电告A,称生产厂家为了对该批新型自行车进行技术完善,将进一步改进生产线,故第一批货物的装运只能延迟到2008年9月。A因已获知B已将货物转售给C而拒绝了B关于延期交货的要求。B也没有交付合同项下的货物。问
 ⑴B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为什么?
 ⑵针对此种情况,A应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Ⅵ 国际经济法中的撤销和撤回有什么区别,请详细,高分

不同在于撤回必须先于或者至少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与人才可生效;撤回则无所谓
再就是撤回可以是不可撤销的要约撤回;撤销就不能撤销不可撤销的要约或是受要约人有充分理由相信是不可撤销的要约。
要约的撤回类似于要约从未生效过,条件是撤回的表示先于或者同时与要约到达接受要约一方。

要约撤销和要约撤回的区别是:目的上,要约的撤销在于消灭要约的效力;要约的撤回在于阻止要约生效。时间上,要约的撤销是在要约生效之后,承诺发出之前;要约的撤回是在要约生效之前。如果承诺生效,则合同成立,要约既不能撤回,也不能撤销,否则就等于允许当事人撕毁合同。

Ⅶ 国际经济法的一个问题

图书目录-WTO反倾销协议解读
第1章 概述
第1节 倾销与反倾销的基本概念——《WT0反倾销协议》第1条
1.倾销的概念
2.倾销的分类
3.反倾销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第2节 国际反倾销法律制度概述
1.反倾销制度的产生
2.美国反倾销法
3.欧盟反倾销法
4.中国反倾销法体系的建立
第3节 《关贸总协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的历史发展过程
1.《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产生
2.20世纪50、60年代《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有关规定适用情况
3.肯尼迪回合《关于执行第6条的协议》
4.东京回合《1979年反倾销守则》
5.乌拉圭回合《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
第4节 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的结构
第5节 经典案例
第2章 倾销的确定——《WTO反倾销协议》第2条
第1节 倾销的相关定义
1.《WTO反倾销协议》对倾销的定义
2.同类产品的确定
第2节正常价值的确定
1.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2.向第三国出口价格
3.结构价格
第3节出口价格的确定
1.实际出口价格
2.推定价格
3.转口贸易的影响
第4节 价格比较及倾销幅度的计算
1.倾销幅度计算
2.价格比较的原则
3.比较方法的选择
第5节 经典案例
第3章 损害的确定——《WTo反倾销协议》第3条和
第4条
第1节 与损害调查有关的概念
1.确定产业损害的意义
2.协议第3条的结构
3.产业损害调查期限
4.倾销进口产品的范围
第2节 国内产业——《WTo反倾销协议》第4条
1.国内产业的定义
2.关联企业的排除
3.地区产业
4.国内产业的定义与损害调查之间的关系
5.区域经济共同体
第3节 调查机关对损害的审查标准
1.产业损害调查的一般标准
2.对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变化的审查
3.关于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影响的审查
4.实质性损害之威胁
5.对国内产业的新建产生严重阻碍
第4节 产业损害的其他问题
……

图书简介-WTO反倾销协议解读
本书对每个单一法律文件逐条进行解释,每一个协定的释义均构成一篇独立文章,且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说明该协定的相关背景、发展,在WTO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逐条阐释,根据每一条的不同情况繁简不同,突出重点……重点解释特殊条款和主要条款,同时用相关的案例作为佐证。对于协定条文涉及的其他国际条约及相关协定或协定的内容,尽可能地作出介绍,帮助读者理解。

Ⅷ 一个简单国际经济法法律适用问题

根据意思自治原则,涉外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合同发生纠纷后所适用的法律,只要在开庭前,双方协商一致的选择都是有效的。
但是要注意《公约》的使用范围,它只适用国际货物合同买卖。因为A公司与B公司营业地在同一个地方,所以它不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所以不受1980《公约》的调整。应受我国合同法的调整。

Ⅸ 国际经济法之贸易术语

E组(EXW) 启运
F组(FCA FAS FOB) 主要运费未付
C组(CFR CIF CPT CIP)主要运费已付
D组(DAF DES DEQ DDU DDP) 到达
国际经济法内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国容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他国私人之间;国际组织与私人之间以及不同国籍私人之间,相互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往来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贸易和经济活动的干预日益加强而形成和发展的。早在中世纪末期,欧洲主要商业城市就有一些关于国际商业交易的规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关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大量出现 ,并具有了国家之间条约的形式。作为一门学科,国际经济法学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起来。

热点内容
幼儿道德案例 发布:2025-08-15 14:51:54 浏览:13
刑法的案例评析 发布:2025-08-15 14:50:29 浏览:526
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 发布:2025-08-15 14:46:44 浏览:719
法院警车高速 发布:2025-08-15 14:44:58 浏览:544
平定法院 发布:2025-08-15 14:34:57 浏览:982
美国最高立法机关 发布:2025-08-15 14:27:48 浏览:734
机关职业道德 发布:2025-08-15 14:26:46 浏览:394
法院退牌 发布:2025-08-15 14:15:37 浏览:317
民法李建伟视频 发布:2025-08-15 14:04:42 浏览:230
陕西劳动法五险一金 发布:2025-08-15 14:02:37 浏览: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