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论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论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发布时间: 2022-02-24 12:13:33

Ⅰ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的追究违约责任的原则为什么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依照法律规定不以当事人的主观过错为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则,即不论当事人在主观上有没有过错,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传统观点认为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存在的依据,对某些特殊侵权行为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合同中或不可抗力中的无过错责任。通常情况下,不可抗力是免除责任的事由,这种结论是由大陆法系的过错责任决定的。在法律作出特别规定的场合,不可抗力是发生无过错责任的条件。就一般情况而言,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合同当事人一般可以通过举证不可抗力的发生而免除不履行的责任。
在违约中适用无过错原则,并非新合同法的首创。早在《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都已经确立了无过错责任。前者第1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即违反合同的,另一方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或者采取其他合理的补救措施。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后,尚不能完全弥补另一方受到的损失的,另一方仍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后者第17条有基本上相同的规定。看来,将违约责任定义为无过错责任在我国的合同法历史上是有先例的。

Ⅱ 总结我国违约责任归责原则

归复责即对法律责任制之归属的确定,是确定行为人责任的根据和标准。确定责任的时候,必须遵循一定的归责原则,方可以正确的认定责任。在违约责任制度中,对当事人违约行为责任的追究,法律是以当事人的主观过错、违约后果或是其它作为判断标准,正是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旨意所在。
如何确定违约归责原则,意义重大。
1.能体现国家对违约行为立法政策的选择。如严格责任在于合理补充债权人的损失,体现了维护非违约方利益,保障社会公平的旨趣;而过错责品交易中所提倡的道德价值观念相一致,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则能体现合同责任的惩罚和教育功能。
2.理论意义。由于归责原则所解决的是合同责任的责任根据或标准,它对违约责任制度的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归责原则也就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任何人对违约责任制度予以探讨,都不可能回避归责原则问题。
3.司法意义。司法人员正确掌握归责原则,有利于从案件伊始判明非违约方有无证明违约方过错的义务,从而正确司法。
4.对当事人的意义。当事人明确自己案件适用何种归责原则,利于收集有利于自己主张的证据,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提出合理的诉讼请求。

Ⅲ 求论文2000字左右 1、论合同法中的无权处分 2、论我国合同法中的缔约过失责任 3、论我国合同法的归责原则

首先,二者发生的事间不同,缔约过失责任是在双发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而违约责专任是在订立合同属后发生在履行合同过程中。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有:(1)当事人双方必须有缔约行为,即这种行为发生在合同订立阶段;(2)当事人一方必须违背依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的法定义务,即先合同义务;(3)主观上必须当事人一方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4)客观上须另一方当事人信赖利益受到损失;(5)当事人主观上的过错与另一方当事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只有一个,即违约行为,只要当事人一方有违约行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特殊构成要件因违约责任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①违约行为;②损害事实;③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要有因果关系。之间须有因果关系。上述五个条件须同时具备,才能构成缔约过失责任

Ⅳ 我国合同法把违约责任定为无过错责任是对还是错

(满意的话,列为最佳答案吧)

我认为是合理的

我没有读过什么权威性的文章解释这些,但是,看到题目,我有几点想法。

我国民法中的责任分类有两大类:一类是侵权责任,一类是违约责任。这是两种不同类别的责任。侵权责任里有无过错责任,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这三类判定是否为侵权责任的原则中,其中以过错责任原则最为普遍,即大部分的侵权责任成立的条件是侵权行为人有过错,无过错不承担。

违约责任是指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11条、合同法第107条对违约责任均做了概括性规定。即违约责任是与合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合同的最重要原则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即合同的内容(在不违反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要求时)由当事人合意完成,只要合同当事人就合同条款和内容达成合意(意见一致),签字或者盖章等后,合同就成立了。成立后的合同对合同双方都具有法律拘束力。违约责任,规定为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一规定实际上是更好地保护合同的当事人,因为,如果违约责任要求过错责任原则或者过错推定原则,那么,一旦有一方违约但是对方没有过错,那么,承担损失就是合同的对方。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合同是当事人主动性地去订立的契约,既然依照意思自治原则达成合意了,那么,只要一方违约了,就相当于你伤害了双方达成合意的契约内容,无论你是否有错,你都要为伤害的后果负责。即我们说的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的违约责任。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违约都是要承担责任的,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有法定免责事由的,可以免除责任。详见《合同法》(1999年10月1号生效)第53,117条等。

上面的,希望对你有点启发。

嘿嘿,就是交流意见哈

祝好!

Ⅳ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是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是:
过错责任。

Ⅵ 我国合同法的违约归责原则是什么

应该是严格责任,不是过错推定。正如你所说的,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是根本版不考虑过错问权题,所以并不存在过错推定的问题。有了违约行为就应承担违约责任,除非存在免责事由,这显然是严格责任。当然,严格责任是一般性原则,在合同法分则中诸如无偿保管、无偿委托仍然是以故意或重大过失等主观过错作为承担责任的要件。
据我所知:如梁慧星(见《从过错责任到严格责任》,载《民商法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韩世远(见《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90页)等国内主流合同法学者倾向于认为从法条解释的角度来看,我国合同法的违约责任归责原则应当是严格责任。至于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但这种争论只是立法论上的争论,即我国立法到底应将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确定为过错责任还是严格责任,如崔建远(《严格责任?过错责任——中国合同法归责原则的立法论》,载《民商法论丛》第1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0页以下),但这种争论并不影响解释论得出的结果。

Ⅶ 我国合同法确立的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还是严格责任原则

你好,我国合同法中违约责任是严格责任原则,毋庸置疑。这不同于侵权责任。

Ⅷ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

我国来《合同法》在违约责任归责源原则上采取了严格责任原则,清晰的表明了归责原则的法定性本质。但是合同法分则的许多条文中直接规定了以过错作为追究责任的依据,因此,我国违约责任到底采何种归责原则,学者间存在争论,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主张为严格责任原则(此为主流观点);
第二种观点主张为过错责任原则;
第三种观点主张以严格责任为主,以过错责任为辅。

热点内容
山东省宗教事务条例 发布:2025-07-16 06:50:40 浏览:601
名义借款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6 06:20:16 浏览:992
劳动法是否允许周六日上班调休 发布:2025-07-16 06:14:24 浏览:641
法官下班后被杀 发布:2025-07-16 05:52:28 浏览:622
解读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五条 发布:2025-07-16 05:32:56 浏览:503
法制教育青少年法治教育的 发布:2025-07-16 05:23:34 浏览:402
老公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6 05:23:32 浏览:915
法治原则名词解释 发布:2025-07-16 05:23:23 浏览:368
法院怎么办取保 发布:2025-07-16 04:44:28 浏览:580
商法期末试题 发布:2025-07-16 04:42:58 浏览: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