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反补贴案例
1. 国际经济法案例
信用证要求的货物为“XX产地XX品种XX等级大米”,而发票中确写成“XX产地XX等级版大米”——这个权属于不符点,因为某某品种构成标的物的区分标志,没有写明则无法区分;1000吨-998吨这个不属于不符点,因为在允许的误差范围。
银行有权拒付。
2. 急!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1不可以,信用证的无因性和文义性
买卖合同无效,向B主张返还不当得利
3. 国际经济法有哪些经典案例
一、国际经济法的三个层次
私人之间跨国商事交易关系——跨国钢材进出口合同——违约
政府与私人之间跨国经济管制关系——美国政府保障措施——关税
国家之间跨国经济交往关系——GATT/WTO多边世界贸易协定体系——保障措施条约
二、三个层次的法律问题
进出口当事人是否有效?是否是不是违约?出口方如何得到救济?进口方如何抗辩?涉及哪些法律?
美国政府的保障措施决定是否符合其国内法?受到影响的国内国外当事人是否可以提出申诉?涉及哪些法律?
中国是否可以向美国提出质疑?是否能够从国家间争议角度解决?涉及哪些法律?
三、三个层次的法律解决
首先,看合同是否成立,涉及到中美合同法规则和国际合同公约,可以认定合同已经有效成立,那么,进口方的行为就属于违约,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但是,进口方可以抗辩,主张美国政府行为构成情势变更,这样,就可能免责。
其次,美国政府采取进口保障措施是基于其1974年贸易法第201条款,其中规定外国进口导致美国相关产业受到严重损害或其威胁则有权进行调查,如果进口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则可以由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建议,由美国总统决定是否采取进口保障措施。因而,美国政府的做法是有国内法依据的。至于外国受到影响的私人当事人,根据美国法律,却没有申诉权,所以,无法从美国国内法寻求救济。
4.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急!!!!
同意楼上的意见,但如果发出的“要约”中包含了以签订确认书为准的那就又不版一样了(因为权这种要约实际上是要约邀请)。我国外贸公司在发出要约是常常是这样要求的(合同法第33条)。这样的话合同就没有成立。个人意见,请LONGpk兄指点。
5. 国际经济法案例!摆脱了!
一
1、地震构成不可抗拒力;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不可抗拒力条款包括地震是不可抗拒力。
2、不可以;合同终止需订立合同双方当事人书面协议终止合同或法院判决,更重要的是甲没有根本违约,也没有任何违约行为。如要解除合同,乙需向法院证明不可抗拒力阻止自己履行合同,乙不可单方终止合同。
二
1、银行会拒绝A公司的要求;因为银行审单是本着单单相符、单证相符的表面相符原则,不会审查货物实际质量,只要符合这个原则,银行就会付款,而银行与A公司之间是合同关系,只要B公司提供的单证与A所开立的信用证相符即可付款,银行履行了合同,无违约行为。
2、A不可拒绝向银行付款,银行无违约行为,A要履行付款义务。
三
1、甲国违反了WTO原则;甲国违反了WTO的非歧视性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甲国禁止进口乙国牛肉,而自己境内却不禁止销售此种牛肉,是有违非歧视性待遇原则;另外,甲国从丙国进口此种牛肉违背了国民待遇原则。
2、GATT第20条规定了一般例外原则,也叫公共秩序保留。但是采取这些措施时,对情况相同的各国不得构成武断的或者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甲国构成以上不符条件条件。
四
1、受益人是中国甲公司
2、可以,因为违背单单相符、单证相符原则,信用证注明是三级,而提单注明是二级
3、本案中,虽然交付的是品质更高的二级枣,但由于美利公司主张自己对该批货物有特殊用途,所以判断卖方违约,根据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卖方违约,买方可以主张实际履行合同、交付替代物、修理补救、宣告合同无效、减低价格、拒收货物并且可以同时要求损害赔偿(在有损失的情况下)。
五
1、飞驰公司转让的技术不是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是经过注册受法律保护的技术,而飞驰公司转让的技术未对外公开,且更谈不上注册,是属于专有技术秘密。
2、如果奥拓尼发现河北地区有其他公司使用飞驰公司的汽车养护技术,并且须在调查举证后属实是飞驰公司许可使用的,奥拓尼公司可以提出索赔,因为飞驰汽车公司同中国奥托尼公司签订了一份独占许可合同,独占许可合同是许可方承诺在规定的地区或国家、区域和期限内不再向任意第三方转让该技术,而且许可方自己也不在这个地区和期限内使用该技术,所以飞驰公司的违约。
以上五题经约一个小时的周密考虑并仔细回答,楼主认为答案妥否?
6. 求国际经济法概论方面的帮助
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题
1.国际货物买卖中买方的义务。
2.信用证。
3.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的区别。
4.国际许可合同。
5.MIGA
6.国际融资协议的共同条款。
7.对跨国银行的法律管制。
8.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案例第三章
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难点
第一章
1、什么是国际经济法、性质
2、国际经济法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是什么
第二章
1、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首要的是什么
2、经济产权原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世纪之交的争论的要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实行非互惠的普惠待遇有助于贯彻公平互利原则
4、以洛美协定为例分析南北合作、以七十七国集团为例分析南南合作的依据
5、有约必守的内容及两个限制
第三章
1、国际货物买卖法有哪几部分组成
2、公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公约适用的、不适用的、不涉及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4、公约允许各国有哪三项保留、我国有哪两项保留
5、公约对买卖合同的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是如何规定的、中国合同法与之有何区别
6、公约对发价的概念、构成要件、效力、撤回、撤消、消灭及发价邀请
7、公约对接受的概念、构成要件、效力、撤回、撤消、消灭及发价邀请
8、公约对买卖双方的义务
9、违约与逾期违约的概念、违约时担责(归责)与免责的原则。根本违约的概念及结果
10、买方、卖方及共同可采取的违约补救措施有哪些
11、公约关于风险转移的规定是怎样的
12、买卖合同消灭的情况
13、国贸惯例的性质、常用的三种术语 FOB 、 FCA 、 CIF 的规则
14、中国合同法与外贸法的主要内容、倾销与反补贴的概念
15、国贸支付的三种方式、每种又可分为哪几种
16、信用证( L/C )的概念、种类、当事人
第四章
1、国际技术转让的概念、内容与货物贸易的区别
2、TRIPS 协议的特点和规则
3、禁止对技术受让、限制性商业条款的内容
4、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的特征、标的、类型
5、国际许可合同的概念、特征、种类
6、国际技术咨询和服务合同的特征和种类
第五章
1、发展中国家对外贸的管制与鼓励措施各包括哪几方面
2、国有化征收及补偿的政策如何
3、发达国家鼓励海外投资的措施
4、保护国际投资的双边条约有哪三种种类
5、区域性世界性的国际投资法有哪些
6、TRIMS 、 GATS 、 ICSID 、 MIGA 的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第六章
1、 国际金融法由哪三部分组成
2、《基金协定》关于国际货币亿兑、鉴金支持,关于货币储备的规则 8 、 14 条
3、特别提款权的概念特点、定值分配、使用、限制
4、国际融资协议有哪几项共同条款、各自的内容有哪些
5、国际定期信货协议有哪几种、欧洲货币货款的概念、特点及特殊条约
6、国际银团及项目货款协议的概念及种类
7、融资租赁合同的概念及种类
8、国际证券的发行的两种审批制度、上市条件、禁止行为
9、国际融资担保制度有哪种形式 见 即付但的概念、特点
10、跨过银行有哪种形式 东道国在哪些管制措施
第七章
1、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与特点
2、税收管辖权如何分类,自然人的居民身份、公民身份、法人的居民身份如何确定各种所得的来源地如何确定
3、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法律上、经济上)产生原因、构成要件及危害
4、国际税收协定中营业所得及劳务所得、征收权的划分 采取什么原则
5、避免国际重复 征税两种方法的含义、分类、优点、缺点、采用
6、国际逃避与避税的概念、特征、方式、管制
第八章
1 、《基金协定》《世行集团、世贸组织、贸易会议、的员资格组织机构 表决方式
3、 欧盟、东盟、欧配克的成员资格、组织机构、表决制度
第九章
1、处理国经争端的规范有哪两种、解决方式有哪三种
2、国际司法解决方式的管辖权及局限性
3、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优点、方式、机构程序及效力
4、仲裁与调解诉讼有什么不同、什么情况下可申请撤销裁决
5、对国内及外国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是如何规定的
7.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1、银行有没有拒权利付,要看受益人是否按照信用证的规定行事和交单,而本案例并未说明信用证的最迟装运期,只是说“合同约定:...自B公司收到信用证之日起1个月内装运。随后,A公司于5月29日开出了符合约定的信用证”,但是没有说B公司是于哪一天收到的信用证,因此无从判定受益人于7月3日装运是否迟于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所以说本案例的银行拒付是否有理。
那么为了解答本案例,那么就假设受益人迟于信用证规定的最迟装运期装运,如果假设成立,那么才可以说银行有权拒付——因为信用证是有条件的付款承诺,即受益人必须按照信用证的规定行事,包括按照信用证规定的期限装运货物和提交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否则开证行就有权拒付。那么前面假设受益人未按期装运,所以,开证行拒付有理。
而假设而本案例中的受益人未迟于信用证规定的装运期装运,那么开证行就没有拒付的权利。
2、“由于台风登陆,使得B公司最快到7月3日才装船出运”,那么,假设受益人交货迟于信用证规定的最迟交货期,对于信用证而言,受益人属于违约,而其违约责任就是被开证行拒付。而对于合同而言,由于台风属于不可抗力,那么,因收台风影响而推迟交货,则不算违约,因为不可抗力属于免责条款。
3、该批货物的价格条款为FOB,所以保险费用不包括在单价里。保险合同应由买方A公司负责订立。
8.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1、货物被烧毁的损失由中国某公司承担,因为 CIF到岸价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是指在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卖方已经将货物装上海轮,因此损失应当有中国某公司承担。
2、本案应当由中国某公司向保险公司索赔,理由:保险是由中国公司投保的,保险具有相对性,被保险人是中国某公司,因此应当由中国公司理赔。
9.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3
分国法
乙国收入已纳税200*50%=100,按本国税率应纳税200*40%=80,不用补税。
丙国收入已纳税400*30%=120,按本国税率应纳税400*40%=160,应补税40。
最终应向甲国纳税2000*40%+40=840
综合法
两国收入已纳税100+120=220,本国税率应纳税600*40%=240,应补税20。
最终应向甲国纳税2000*40%+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