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408条
㈠ 委托合同中委托人必须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1.及时接受委托事务结果的义务。
委托人依据委托合同的规定应当及时接受受托人在委托权限范围内处理委托事务所取得的结果,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不得无理予以拒绝接受。对于受托人超越委托权限处理的非委托事务,委托人不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是委托人知道而又不否认或者予以同意,则委托人仍应承担民事责任。
2.提供或补偿办理委托事务所需的必要费用的义务。
无论委托合同是否有偿,委托人都有义务提供或补偿受托人为办理委托事务所需支出的必要费用。所谓受托事务所必需的费用是指受托人在办理委托事务时,为了达到委托人所追求的结果而必须支出的一切合理费用,例如代购、代销商品的保管费、包装费、运输费等。
3.按合同的规定支付报酬的义务。
委托合同并不是纯粹的、绝对的无偿契约,受托人依合同约定有获得报酬的权利。即使是委托合同中并无报酬的约定,但依据习惯或依据委托事务的性质或处理的具体情况,属于公认应该给付报酬的,委托人仍应负有给付报酬的义务。对此,《合同法》第405条规定:“受托人完成委托事务的,委托人应当向其支付报酬。因不可归责于受托人的事由,委托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务不能完成的,委托人应当向受托人支付相应的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4.赔偿责任。
受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时,非因自己的过错而受到的损失,得向委托人要求赔偿,委托人应对自己的委托负责。例如,委托人指示不当或重复委托、解除委托,或者由于第三人的原因而使受托人受损的,委托人应当赔偿损失。(见《合同法》第407、408、410条)。
5.清偿债务的义务。
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而负担的必要的、合理的债务,有权请求委托人予以清偿。如果受托人超越委托权限范围处理非委托事务,委托人对此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依《民法通则》有关规定,视为委托人同意,因此委托人对受托人办理该事务所负的必要债务,同样负有清偿的义务。
㈡ 赠与合同可以随意撤销吗
现实问题
章某在一次电视台主办的赈灾义演募捐现场举牌表示,愿意向红十字会捐款100万元,用于某乡村中学的校舍重建。事后,章某只支付了60万元就没有了下文,该红十字会几次请求章某兑现承诺,章某都置之不理。无奈之下,红十字会将章某诉至法院,请求支付剩余捐款。那么,法律对此是如何规定的呢?
律师解答
一般来说,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法律同时规定了例外的情况,即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得在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撤销。所以,章某应当依照其承诺将剩余的40万元赠与给红十字会用于重建乡村中学校舍。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六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㈢ 授权委托书中授权人和被授权人是谁
自己是委托人,甲是受托人。
法律界定的权利和义务为:
委托合同中受托人的权利义务
1.按照委托人的指示亲自办理委托事务的义务。
委托人和受托人订立委托合同的目的,在于通过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来实现委托人追求的结果,因此办理委托事务便成为受托人在委托合同中承担的首要义务。受托人在履行这一义务时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和要求亲自办理委托事务。
需要变更委托人的指示时,应当事先征得委托人的同意。受托人因紧急情况而无法与委托人取得联系的,可以变更委托人的指示,但必须将变更的情况及时通知委托人。(见《合同法》第399条)
委托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以当事人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因此受托人不得擅自将自己受托的委托事务转委托他人处理。只有经过委托人同意或者在紧急情况下为保护委托人的利益不得已而转委托他人处理时,受托人才可以转委托他人办理委托事务。(见《合同法》第400条)
2.报告的义务。
为了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受托人在办理委托事务的过程中,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或认为有必要时,应当及时向委托人报告委托事务处理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结果,并征求委托人的合理建议与指示。委托人在办理委托事务完毕时,应当向委托人全面报告委托事务的办理经过和结果,并提交必要的书面材料和证明文件(见《合同法》第401条)。
3.交付委托事务办理结果的义务。
受托人应当将其办理委托事务所产生的结果,包括因处理委托事务而取得的各种利益和权利交付给委托人。(见《合同法》第404条)
4.赔偿责任。
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受托人超越权限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此外,《合同法》规定,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两个以上的委托人共同处理委托事务的,对委托人承担连带责任。(见《合同法》第406、409、410条)
5.委托合同终止后的义务。
第一,因委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承受委托事务之前,委托人应当继续处理委托事务。
第二,因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的,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应当及时通知委托人。因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作出善后处理之前,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应当采取必要措施。(见《合同法》第412、413条)
委托合同中委托人的权利义务
1.及时接受委托事务结果的义务。
委托人依据委托合同的规定应当及时接受受托人在委托权限范围内处理委托事务所取得的结果,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不得无理予以拒绝接受。对于受托人超越委托权限处理的非委托事务,委托人不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是委托人知道而又不否认或者予以同意,则委托人仍应承担民事责任。
2.提供或补偿办理委托事务所需的必要费用的义务。
无论委托合同是否有偿,委托人都有义务提供或补偿受托人为办理委托事务所需支出的必要费用。所谓受托事务所必需的费用是指受托人在办理委托事务时,为了达到委托人所追求的结果而必须支出的一切合理费用,例如代购、代销商品的保管费、包装费、运输费等。
3.按合同的规定支付报酬的义务。
委托合同并不是纯粹的、绝对的无偿契约,受托人依合同约定有获得报酬的权利。即使是委托合同中并无报酬的约定,但依据习惯或依据委托事务的性质或处理的具体情况,属于公认应该给付报酬的,委托人仍应负有给付报酬的义务。对此,《合同法》第405条规定:“受托人完成委托事务的,委托人应当向其支付报酬。因不可归责于受托人的事由,委托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务不能完成的,委托人应当向受托人支付相应的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4.赔偿责任。
受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时,非因自己的过错而受到的损失,得向委托人要求赔偿,委托人应对自己的委托负责。例如,委托人指示不当或重复委托、解除委托,或者由于第三人的原因而使受托人受损的,委托人应当赔偿损失。(见《合同法》第407、408、410条)。
5.清偿债务的义务。
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而负担的必要的、合理的债务,有权请求委托人予以清偿。如果受托人超越委托权限范围处理非委托事务,委托人对此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依《民法通则》有关规定,视为委托人同意,因此委托人对受托人办理该事务所负的必要债务,同样负有清偿的义务。
㈣ 修订刑法中渎职罪共有多少条
滥用职权罪刑法第397条
玩忽职守罪刑法第397条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条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条
徇私枉法罪刑法第399条第1款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刑法第399条第2款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刑法第399条第3款
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同上
枉法仲裁罪 刑法第399条之一
私放在押人员罪刑法第400条第1款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刑法第400条第2款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刑法第401条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刑法第402条
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刑法第403条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刑法第404条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刑法第405条第1款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刑法第405条第2款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刑法第406条
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刑法第407条
环境监管失职罪刑法第408条
食品监管渎职罪 第408条之一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刑法第409条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刑法第410条
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刑法第410条
放纵走私罪刑法第411条
商检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2条第1款
商检失职罪刑法第412条第2款
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3条第1款
动植物检疫失职罪刑法第413条第2款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刑法第414条
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刑法第415条
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刑法第415条
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刑法第416条第1款
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刑法第416条第2款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刑法第417条
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8条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刑法第419条
㈤ 请问,授权委托书中谁是委托人,谁是受托人
自己是委托人,甲是受托人。
法律界定的权利和义务为:
委托合同中受托人的权利义务
1.按照委托人的指示亲自办理委托事务的义务。
委托人和受托人订立委托合同的目的,在于通过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来实现委托人追求的结果,因此办理委托事务便成为受托人在委托合同中承担的首要义务。受托人在履行这一义务时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和要求亲自办理委托事务。
需要变更委托人的指示时,应当事先征得委托人的同意。受托人因紧急情况而无法与委托人取得联系的,可以变更委托人的指示,但必须将变更的情况及时通知委托人。(见《合同法》第399条)
委托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以当事人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因此受托人不得擅自将自己受托的委托事务转委托他人处理。只有经过委托人同意或者在紧急情况下为保护委托人的利益不得已而转委托他人处理时,受托人才可以转委托他人办理委托事务。(见《合同法》第400条)
2.报告的义务。
为了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受托人在办理委托事务的过程中,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或认为有必要时,应当及时向委托人报告委托事务处理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结果,并征求委托人的合理建议与指示。委托人在办理委托事务完毕时,应当向委托人全面报告委托事务的办理经过和结果,并提交必要的书面材料和证明文件(见《合同法》第401条)。
3.交付委托事务办理结果的义务。
受托人应当将其办理委托事务所产生的结果,包括因处理委托事务而取得的各种利益和权利交付给委托人。(见《合同法》第404条)
4.赔偿责任。
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受托人超越权限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此外,《合同法》规定,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两个以上的委托人共同处理委托事务的,对委托人承担连带责任。(见《合同法》第406、409、410条)
5.委托合同终止后的义务。
第一,因委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承受委托事务之前,委托人应当继续处理委托事务。
第二,因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的,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应当及时通知委托人。因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作出善后处理之前,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应当采取必要措施。(见《合同法》第412、413条)
委托合同中委托人的权利义务
1.及时接受委托事务结果的义务。
委托人依据委托合同的规定应当及时接受受托人在委托权限范围内处理委托事务所取得的结果,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不得无理予以拒绝接受。对于受托人超越委托权限处理的非委托事务,委托人不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是委托人知道而又不否认或者予以同意,则委托人仍应承担民事责任。
2.提供或补偿办理委托事务所需的必要费用的义务。
无论委托合同是否有偿,委托人都有义务提供或补偿受托人为办理委托事务所需支出的必要费用。所谓受托事务所必需的费用是指受托人在办理委托事务时,为了达到委托人所追求的结果而必须支出的一切合理费用,例如代购、代销商品的保管费、包装费、运输费等。
3.按合同的规定支付报酬的义务。
委托合同并不是纯粹的、绝对的无偿契约,受托人依合同约定有获得报酬的权利。即使是委托合同中并无报酬的约定,但依据习惯或依据委托事务的性质或处理的具体情况,属于公认应该给付报酬的,委托人仍应负有给付报酬的义务。对此,《合同法》第405条规定:“受托人完成委托事务的,委托人应当向其支付报酬。因不可归责于受托人的事由,委托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务不能完成的,委托人应当向受托人支付相应的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4.赔偿责任。
受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时,非因自己的过错而受到的损失,得向委托人要求赔偿,委托人应对自己的委托负责。例如,委托人指示不当或重复委托、解除委托,或者由于第三人的原因而使受托人受损的,委托人应当赔偿损失。(见《合同法》第407、408、410条)。
5.清偿债务的义务。
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而负担的必要的、合理的债务,有权请求委托人予以清偿。如果受托人超越委托权限范围处理非委托事务,委托人对此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依《民法通则》有关规定,视为委托人同意,因此委托人对受托人办理该事务所负的必要债务,同样负有清偿的义务。
㈥ 刑法中规定只有国家工作人员作为犯罪主体的有哪些罪名要全
您好,隐瞒境外存款罪;贪污罪、受贿罪的主体是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回家机关、国有公司答、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渎职类犯罪,原则上是国家工作人员构成主体,但非国家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所以渎职罪不是只能有国家工作人员构成的。《刑法》第398条第2款规定的泄露国家秘密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主体是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也符合。除此之外,应注意叛逃罪也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㈦ 只能是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为主体的特定犯罪有哪些
第九章渎职罪(37)
385 滥用职权罪刑法第397条
386 玩忽职守罪刑法第397条
387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条
388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条
389 徇私枉法罪刑法第399条第1款
390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刑法第399条第2款
391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刑法第399条第3款,刑法修正案四
392 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同上
393 枉法仲裁罪刑法第399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六
394 私放在押人员罪刑法第400条第1款
395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刑法第400条第2款
396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刑法第401条
397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刑法第402条
398 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刑法第403条
399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刑法第404条
400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刑法第405条第1款
401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刑法第405条第2款
402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刑法第406条
403 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刑法第407条
404 环境监管失职罪刑法第408条
405 食品监管渎职罪 第408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八)》第49条)
406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刑法第409条
407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刑法第410条
408 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刑法第410条
409 放纵走私罪刑法第411条
410 商检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2条第1款
411 商检失职罪刑法第412条第2款
412 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3条第1款
413 动植物检疫失职罪刑法第413条第2款
414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刑法第414条
415 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刑法第415条
416 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刑法第415条
417 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刑法第416条第1款
418 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刑法第416条第2款
419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刑法第417条
420 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刑法第418条
421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刑法第419条
㈧ 公证员履行职责失误会构成哪些犯罪
《刑抄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中共袭有37个罪名其中过失犯罪的罪名有九种:
1.玩忽职守罪刑法第397条
2.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条
3.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刑法第400条第2款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刑法第406条
5.环境监管失职罪刑法第408条
6.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刑法第409条
7.商检失职罪刑法第412条第2款
8.动植物检疫失职罪刑法第413条第2款
9.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刑法第4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