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中税收保全措施
① 经济法 破产法 案例题
1、有权;
2、依法收回,列入破产财产依法处置;
3、符合。
② 经济法作业
这些题在司法考试的题中可以找到的。
③ 税收保全措施与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区别
税收保全措施,是指税务机关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对有逃避纳税义务的纳税人,限制其处理可用作缴纳税款的存款、商品、货物等财产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是指税务机关在采取一般税收管理措施无效的情况下,为了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和国家征税的权利所采取的税收强制手段。
税收保全措施与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有以下区别:
1、两种措施的适用对象不同
税收保全措施仅适用于纳税义务人;而强制执行措施适用于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
2、两种措施的实施条件不同
对当期应纳税款实施税收保全措施的条件是责令限期缴纳在前,提供纳税担保居中,税收保全措施断后。强制执行措施实施的条件是责令限期缴纳在前,强制执行措施断后。
3、两种措施的实施时间不同
税收保全措施是对当期的纳税义务在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届满之前实施的;而强制执行措施则是在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届满并且责令限期届满之后实施的。
4、两种措施的执行金额不同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仅以纳税人当期应纳税款为执行金额;而强制执行措施应以纳税人应纳税款连同滞纳金一并作为执行金额。
5、两种措施的采取方式不同
税收保全措施的方式是书面通知金融机构冻结存款或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仅仅是冻结、查封、扣押纳税人财产,并未剥夺纳税人财产所有权,而只是对纳税人的财产处分权的一种限制。而强制执行措施的方式是书面通知金融机构从其存款扣缴税款或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商品、货物及其他财产所得抵缴税款,是扣缴、拍卖、变卖纳税人财产,可以直接使纳税人财产所有权发生变更。
④ 初级经济法问题!
行政复议的合法原则:复议的依据合法复议机关的裁决、申请人的申请、被申请人参加复议活动均需合法进行。
税务机关业务上接受国家税务...组织实施本市下列各税(费)种的征收和管理,无权审批减免税。
⑤ 什么情况下可以查封银行帐号
你是问税法还是经济法或刑法的规定? 税法是征管法第三十八条,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 (一)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第四十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强制执行措施: (一)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至于其他方面我也不是很清楚。得问公安局和法院的才知道。
采纳哦
⑥ 2015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税款征收有哪些内容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税款征收的概念
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将纳税义务人依法应缴纳的工商各税组织征收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依法征税和纳税人依法纳税过程的统一。
二、税款征收措施
1.核定、调整税额
(1)核定税额情形
①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可以不设置账簿的;②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③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④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难以查账的;⑤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⑥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2)核定应纳税额的方法
①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②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③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④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当其中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2.责令缴纳和加收滞纳金
(1)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责令限期缴纳,并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加收滞纳金的起止时间,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税款缴纳期限届满次日起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实际缴纳或者解缴税款之日止。
3.责令提供纳税担保
(1)适用纳税担保的情形
①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经责令其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的迹象,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
②欠缴税款、滞纳金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③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而未缴清税款,需要申请行政复议的,需要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发生争议,在申请行政复议之前,也需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2)纳税担保的范围
纳税担保范围包括税款、滞纳金和实现税款、滞纳金的费用。
4.税收保全措施
(1)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2)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
不适用税收保全的财产:
(1)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包括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不在税收保全措施执行范围之内。
(2)税务机关对单价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5.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1)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2)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提示: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上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6.阻止出境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在出境前未按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⑦ 经济法作业
1、C
2、B
3、D
4、D
5、A
6、B
7、A
8、D
9、ABCD
10、BC
⑧ 2011年会计初级职称经济法基础的考试大纲
《经济法基础》各章节重点内容
第一章 总论
一、法律基础
二、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三、法律责任
第二章 劳动合同律制度
一、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概述(了解)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重点)
1.劳动合同订立主俸的资格(掌握):劳动者需年满16周岁(只有文艺、俸育、特种工艺单位录用人员可以例外);
2.熟悉订立主俸的义务;
3.对于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处理(掌握):2倍工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劳动合同的类型一一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5.掌握无效劳动合同的情形。
三、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四、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五、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重点)
1.何种情况下,劳动者有权单方解除;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
2.解除时,什么情况下支付经济补偿,什么情况不支付经济补偿;
3.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4.经济补偿的情形及计算。
六、劳动争议的解决
七、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 营业税法律制度
一、营业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二、营业税征税范围(掌握)
境内的4点含义。
三、营业税税目与税率
掌握9个税目的范围,对于实际业务按照哪个税目征税能够加以区分。
四、营业税计税依据
五、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掌握)
二、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和税目
熟悉所得来源的确定;ll个应税项目能够加以区分,尤其注意工资薪金所得vs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vs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注意税收优惠。
三、个人所得税税率
超额累进税额,比例税率;掌握劳务报酬的3级超额累进税率。
四、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掌握)
五、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
掌握全年一次性奖金如何征税。
第五章 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
一、房产税法律制度
二、契税法律制度
三、车船税法律制度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
五、印花税法律制度
六、资源税法律制度
七、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掌握征税范围、税率、具体的征收方式。
第六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一、税收征收管理概述
掌握国税、地税、海关的征税范围。
二、税务管理
税务登记的适用范围;设立(开业)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注销税务登记的时间要求;停业、复业登记的适用范围、要求;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账簿凭证管理:账簿设置的时间、范围;财务会计制度备案的要求;账簿凭证的保管时间;发票的种类;发票的印制、领购、开具、使用、保管要求,发票的检查,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
纳税申报:纳税申报的方式、要求及延期申报的规定。
三、税款征收
税款征收的方式:查账征收、查验证收、查定征收、定期定额征收;
税款征收措施:由税务机关核定、调整应纳税额;责令缴纳,加收滞纳金;提供纳税担保;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阻止出境;
关于税款征收的其他法律规定:税收优先权;税收代位权与微销权;纳税人涉税事项的公告与报告;税款的追缴与退还。
四、税务检查
掌握税务检查的职责。
五、税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区分必经复议和选择复议。
六、税收法律责任
区分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
第七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一、支付结算概述
二、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三、银行卡(掌握)
掌握银行卡申领、注销和丧失;掌握银行卡交易的基本规定。
掌握银行卡收费及计息的规定。
四、结算方式(掌握)
掌握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的规定,了解国内信用证。
五、票据的一般规定(掌握)
掌握票据权利与责任,注意票据权利丧失的补救措施: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
六、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掌握)
七、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