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中的根本性违约指

合同法中的根本性违约指

发布时间: 2022-03-10 02:32:46

Ⅰ 违背合同法第167条是不是根本性违约

不属于,因为你们双方都履行了合同的主要义务,即交付完成。
合同要求你内交付资产的函不是容主要义务只是根据合同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应当履行的后合同义务。
你发出解除合同的函件没有解除合同效力,因为合同已基本履行。所有不构成根本违约,但是对方有权要求你履行后合同义务(通知,协助,保密义务)。

Ⅱ 根本违约怎么认定,需要考虑哪些

您好,
一、 根本违约和一般违约的界定问题
我国理论界并没有对根本违约做出明确的定义,在各国的立法上也有着不同的表述。在英国普通法上,合同条款分为违反条件和违反担保,违反担保是指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次要条款或则从属性条款,但最终并不影响合同成立的目标。违反条件是指一方当事人违反条款中根本、重要的条款,影响合同成立的目的。在美国判例立法中,规定了重大违约和轻微违约制度。前者指一方违约,使另一方没有从合同中取得重大利益。《公约》的第25条也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致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印为根本违反合同,除非违反合同的一方不预知而且同样一个通惰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英国普通法中的违反条件和美国判例法中的重大违约及《公约》第25条规定,都是各国及相关条约对根本违约制度的规定。根据我国《合同法》第94条第4项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可以解除合同。从该条款上看出这是我国立法对根本违约的法律定义,也是法定解除权行使的兜底条款。从这些条款中可以看出其对根本违约的核心的观点表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主义,即违约行为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就构成根本违约,例如英国普通法、美国判例法中及我国《合同法》对此的规定,还有一种是主客观相一致,例如《合约》中表述为影响了当事人有权期待的东西并且合同的一方不预知而且同样一个通惰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会发生这种结果。这种表达式就是体现了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有权期待的东西是客观的表述,是当事人通过合同可以认定的客观标准,而一方不预知而且同样一个通惰达理的人处于相同情况中也没有理由预知,这显然是一种主观的认定,因为这需要通过人们心里探析才能得出结论,基于每一个人的认知、预知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种预知具有不确定性。这种标准也体现了《公约》强调的过错责任原则。基于我国《合同法》对违约行为造成合同不能全部履行,归责原则是是无过错原则,并且利用主观标准认定重大违约会带来认定的不确定,所以在我国对重大违约行为认定中应以无过错为原则,强调客观的标准。这种客观的标准也是区分根本违约和一般违约的关键,即违约行为是否影响合同的目的的实现。
二、如何准确认定合同目的
确定合同的主要类别是确定合同目的一种重要方法。合同类别不同,合同追求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我国《合同法》理论界对合同类别分类有许多种,例如:1、以双方是否互负给付义务,划分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2、以一方当事人从合同中取得利益是否需要向对方支付相应的对价为标准,划分为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3、以对该合同是否在法律上确定了一定的名称及规则为标准,划分为有名合同及无名合同,在我国的《合同法》上规定了15种有名合同。4、以合同双方的给付是否在合同成立时同时完成,划分为清结合同与非清结合同。如果在双务合同中,负有给付义务的当事人没有及时有效的给付,那么他的行为就影响合同目的实现,可能构成根本的违约。在有偿合同中,如果一方当事人没有及时给付合同约定的利益就可能构成根本违约。如果在有名合同中,一方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规则履行合同,就可能构成违约。对于无名合同,判定合同目的主要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并分析双方的权利义务。

Ⅲ 请问什么是合同法规定的“实质性违约”的概念谢谢

实质性违约,也是根本性违约,即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根本性违约。

Ⅳ 什么叫“合同根本性违约”,什么是“不影响合同目的实现”,

您好。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合同根本性违约”。合同根本性违约,简单点说,就是因为合同一方违约,造成了合同的根本目的无法实现,导致合同无再存续的意义,此时合同双方可以提出解除合同,并退还相应的货物或资金;
其次,根据您所描述的情形。其实,开放商违约已经造成了您方的实际损失。建议您可以和开放商协商解决,一般情况开放商会提出一些补偿以延长交房期限。但是,若开放商迟迟(经催告,三个月内)无法交付,您其实完全有权利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开放商承担违约责任,退还购房款。因开放商违约,您单方提出解除合同无果的,您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其中,催告行为,建议通过书面催告,这样方便留存证据用于诉讼。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五条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应当在解除权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第十七条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