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治安法的意义

社会治安法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22-03-10 11:16:51

①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② 如何理解"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的含义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国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及“八五”计划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而作出的重大决定。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及“八五”计划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必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此,特作如下决定:
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必须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并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长期坚持下去。

③ 什么是社会治安问题,其定义是什么

1、什么是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是指社会在一定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的约束下而呈现的一种安定、有秩序的状态或状况。社会治安问题是指影响社会安定的各种矛盾、因素。
2、什么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社会系统工程。

④ 什么是治安管理学习治安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治安管理是治安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学习治安管理的意义:

治安管理学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而献身的精神,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治安管理法律、法规。

系统掌握治安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边防、国家安全等部门从事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安全保卫、预防和控制犯罪以及治安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4)社会治安法的意义扩展阅读: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治安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治安管理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治安管理处罚法

⑤ 当今社会公开法律的意义

法律就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宪法、法律(就狭义而言)、法令、行政法规(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条例、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
追问:
这个是不是最短的答案
回答:
法律是工具,这是最短的答案
追问:
可以再长一点,因为我要考试
回答: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如果是简单题,可把法律的特征加上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4。法律是以国家强制为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含义什么

就是最终目的是为了搞好社会治安而开展的、对社会各个方面的进行管理和整治的综合措施的总称。

⑦ 什么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人防、技防、设施防,现代破案的法宝。

⑧ 治安管理处罚法你认为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

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被处50元以下罚款,被处罚人对罚款无异议的;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被处罚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被处罚人提出的;被处罚人在当地没有固定住所,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2日内,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在水上、旅客列车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或者到站之日起2日内,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罚款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被处罚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被处罚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特征目的是为了什么

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也是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重要前提。第一,实践证明,没有打击就没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就没有社会的全面安定。

。“严打”斗争的成果充分证明,对严重刑事犯罪进行严厉打击,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重要有效的手段。第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不实行严厉打击,便不能有效地遏制犯罪,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无法维持,国家建设和人民财产的安全就没有保障,社会局面就得不到有效控制,社会风气就无法好转。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打击这一手段,就不能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第三,只有严厉打击犯罪活动,才能保障防范、教育、建设、管理、改造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各项措施得以奏效,才能震慑、分化、瓦解犯罪分子,对社会上存在的不稳定分子,才能直到警戒作用,使其不敢“赵雷池一步”。第四,严厉打击犯罪,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也是一个生动、深刻的法律教育。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治安问题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领域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单靠打击这一种手段,单靠政法部门的执法工作,是难以从根本上杜绝的,必须依靠全社会、各领域、各部门的参与,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⑩ 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性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1.从坚持根本政治制度看。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必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首先,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所赋予人民的各项权利、义务来实现的。而任何违法犯罪现象都是对民主权利的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要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不被非法侵害,必须对社会治安进行综合治理。其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形式和途径。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突出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过去沿用的老办法已不能适用,因此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用民主与法制相结合的方法去妥善处理问题和矛盾,维护社会的安定。再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下,最终消灭社会治安问题和社会犯罪现象,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此,搞好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定了社会秩序,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人民民主专政也就有了更加广泛、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所以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迫切需要。
2.从违法犯罪深层次原因看。近几年我国刑事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1)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随着各种社会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旧体制逐步解体,新体制尚不完善,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因而难免存在空隙和漏洞,并被犯罪分子所利用。(2)市场经济的主导方面是激励人们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但也容易诱使一些人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违法犯罪。(3)境外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利用各种空隙渗透进来,腐蚀了一些人的思想。(4)教育没有及时跟上,思想政治工作一度比较薄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抓得不够紧,在解决深层次思想问题上下功夫不够,造成一些人道德水准下降,法纪观念淡薄。(5)阶级斗争仍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国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国内敌对分子也和他们遥相呼应,兴风作浪。
这些深层次的原因仅靠打击是不可能消除的,必须全面实行综合治理,有的放矢地从多方面加强工作,才能逐步消除滋生犯罪的土壤和条件,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犯罪。断流须绝源,斩草要除根。否则,单靠打击惩办犯罪,就只能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生一茬,甚至导致恶性循环,无休无止。
3.从当前治安形势看。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当前治安形势在总体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刑事犯罪除明显的年轻化、职业化、智能化以外,又有以下四个新特点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一是主观恶性增大。以盗窃犯罪为例,犯罪分子行窃时一般都携带各种凶器,如果作案时被人发现制止,即拔刀行凶。盗窃演变成明火执仗的抢劫,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极大的威胁。二是反社会性明显。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先后发生了多起案件,犯罪分子作案时无特定的对象,滥杀无辜,气焰极为嚣张,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三是连动性增强。由于人员、物资的大流动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不断渗透,许多过去不常见的犯罪迅速蔓延,产生明显的连锁反应,甲地出现的案件,很快在乙地、丙地跟着发生口劫机、劫船、劫持人质、用巨资雇请杀手代为杀人等犯罪活动相继出现。四是互感性加剧。由于社会闲散、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混迹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增多,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加上目前监管、劳改、劳教场所的管理教育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使部分违法犯罪人员由新手变成老手,由一面手变成多面手。此外,刑事发案数量一直居高不下,重大案件呈逐年增多趋势,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因此,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是严峻治安形势的客观要求。
4.从当前违法犯罪主要成员看。
当前社会上的犯罪现象同建国初期相比,情况已有很大不同。现在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主要的已经不是旧社会的反动阶级、反动势力和各种社会渣滓。目前青少年罪犯占罪犯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八十,而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劳动人民的子女D这种情况就更加要求我们实行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更多地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措施,这就更增强了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必要性。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殊重要性
1.是解决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
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和消极因素的集中反映,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实践证明,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是完全必要的。打击能够惩治罪犯,制止犯罪行为,起到特殊预防的作用;打击又能惩一儆百,震慑企图和可能违法犯罪的人,告诫和教育人们必须遵纪守法,起到一般预防的作用。不坚决打击犯罪分子,就会纵容、助长犯罪,治安问题还会增多。但光靠打击也不行,单一的打击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治安的严峻形势口不消除滋生犯罪的土壤和条件,犯罪分子还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只有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打击和预防、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才能既“截流”又“去源”、既“斩草”又“除根”,才能从根本上逐步把我国的违法犯罪和治安问题减少下来,从而确保社会治安的稳定。
2.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今后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才能为社会安定创造重要的条件。但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又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建设也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政治上的安定团结,经济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国内的和国际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教训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措施和系统工程,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措施。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社会关系将做更大调整,利益关系将发生更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将大大更新。处于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人对这种变革的适应程度参差不齐,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治安方面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形势对治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对违法犯罪实施社会控制力的综合运用,因此,它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保证。
3.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好坏是衡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秩序混乱,刑事犯罪猖獗,丑恶现象泛滥,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根本措施在于教育人,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这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需要口总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50多年来,我国的治安问题和犯罪现象总的来说比资本主义国家少得多,即使一时问题多一些,只要认真对待,处置得当,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得到逐步解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国独创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做到的。我们就是要通过综合治理,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上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口
5.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
实践证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同“三个代表”的要求密切相关。通过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就能有力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不断铲除其借以滋生的土壤,就能有效地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通过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就能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和政府下决心对社会治安进行综合治理,顺乎民意、深得人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对于取信于民,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树立党和政府的威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是推动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措施。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要依法治理,包括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全体公民的行为,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维护正常的法律秩序,减少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就是要通过多方面的长期不懈的努力,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因此,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有利于逐步把我国的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对于推动依法治国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是“专群结合”的新形式。
在党的领导下,实行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是我国政法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改革开放使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变为相对放权搞活的新体制。社会开放了,情况复杂多了,治安状况也较过去大不相同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专门工作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传统是不是过时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一传统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更加重要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无论什么时候,管理社会,维护治安,不坚持群众路线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更好地运用和发展专门工作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优良传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的新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新路子。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