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约定合同法
合同中的口头约定是有法律效力的,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订立合同,且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B. 口头约定合同是否还有效
法律分析:口头约定合同有效,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必须签订书面合同的除外。现代合同法之所以对合同形式实行不要式为主的原则,其重要原因也正在于此。合同的口头形式,无须当事人约定。凡当事人无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合同,均可以采取口头形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C. 口头约定有法律效力吗
有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D. 口头合同法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规定的口头合同一般在承诺生效时成立,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承诺到达的时间适用民法典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四百八十四条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第四百八十五条承诺可以撤回。承诺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
E.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
口头约定的法律效力:口头约定属于合同的一种,只要符合合同的订立条件便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订立不能违反法律,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同时,订立双方需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第一百三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
F. 口头约定的合同效力究竟有多大
3个月一过,业主因为有别的租客给出更高的租金,于是把房子转租给他人,并以尚未续签合同拒绝何先生的续租要求。请问何先生能否继续租住该套房子?他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都会遇到上述案例的例子,结合我国《合同法》第10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第215条: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分析:案中,何生与业主只是签订了3个月的租赁合同,至于3个月后续租的一年,则没有与业主签订任何书面形式的合同,双方只是口头约定,因此只能被视为不定期租赁,业主是有权随时解除此约定。而且双方口头约定只是约定了续租的时间,至于租金、具体日期等重要条款都没有约定,合同亦难以成立。因此,何先生在与业主协商不成的情况下不能继续租住该套房子。 何先生这个案例告诫我们,《合同法》虽然认可大部分口头约定的合同效力,但亦不能忽视一些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的强制性规定。在签订关乎自身重大利益的合同时尽可能采用书面形式,约定清楚合同的内容,避免口讲无凭,举证不能。因此,何先生若要继续租住该套房子则只能尽量通过与业主谈判与磋商的方式,再次签订书面合同。 黄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