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十三个月工资

劳动合同法十三个月工资

发布时间: 2022-03-11 03:14:26

⑴ <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前12个月平均工资是如何计算的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补贴等月实际工资。你所说前12个月有欠发的工资,那就应这样计算,前12个月的实际开资加上欠发工资的合计的平均数。欠发工资就是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你实际工作后单位必须支付的工资。

⑵ 新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有12个月限制吗(除 月工资超平均工资3倍的)

摘要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

⑶ 任何单位不得无故解除劳动合同,最多可赔偿劳动者13个月薪资法律依据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⑷ Offer letter上面写每年有13个月工资,而劳动合同上没有写。 请问这样,Offer letter还具有法律效益吗

你有证据证明13个月工资,而单位没有按规定发放工资,那么反映到劳动局、仲裁委员会处理,申请赔偿。

⑸ 工作十三年,按劳动法最多赔多少个月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因此,你的经济补偿金计算要要根据你的实际工资计算,如果超过当地月平均工资三倍则受上限十二年的限制,应计算十二个月;如果没有达到三倍则不受上限的限制,应计算十三个月。

⑹ 公司取消第13个月工资,原因是新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要支付合同补偿金,合理吗

13个月工资实则为年终奖

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第十三个月工资的要求

您好,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您可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解决!可以要求其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祝您生活愉快!

⑻ 13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补偿双倍工资吗

一,13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获得11个月的双倍工资(自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开始计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超过1年未签订劳合的,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相关的法律法规:
1,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⑼ 新劳动法有没有规定一年至少要发13个月的工资

没有具体的规定。公司可以自己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回法
第十七条答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热点内容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
劳动法对公司缴纳社保规定 发布:2025-07-05 15:30:35 浏览:119
公司法原理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100
刑法免罪 发布:2025-07-05 15:22:04 浏览:417
xx县信访局法律顾问合同书 发布:2025-07-05 15:16:36 浏览:507
胡功群律师 发布:2025-07-05 14:44:32 浏览:468
部门规章公布 发布:2025-07-05 14:03:47 浏览:244
双方互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5 14:02:15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