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00043难考吗
1. 求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的考试心得
我一次性考过了~~~ 心得没啥 就是考完这科以后 手累的疼死了!!!
2. 自考经济法难不难
自考经济法概论书是非常厚的,而且内容多,感觉每一章都是重点,只要你做好习题,抓好重点,学好教材后面的考核目标,通过应该没问题。
3. 自考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考试的时候如何拿高分
自考的难度在成人教育中是最难的,主要是考试重点无法把握,复习范围比较回大,但只要掌握复习方法,答想要拿高分是没有问题。自考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的复习方法:
1、网上下载历年试卷和考试大纲,把答案在教材书上找出来。因为自考试题是从题库中出来的,往往会反复考到,只要把这些题目都背下来,一般及格没有问题。
2、根据大纲复习,要求识记和掌握的重点背下来,就可以有好的成绩。
3、考试时,要把名词解释当简答题回答,凡是能记住的内容只要卷面允许,都写上去。
4、自考的题目范围广,但难度不大,所以要记住的内容比较多。
4. 有人考过自考《经济法概论》财经类的吗
虽然我不是自考这门学科的,但我感觉,你应该借鉴下历届的试题,一般来说,章节页数越多的,越重要,考到的也越多
5. 大家好,我是一名大专自考学生,其中有一科要考的是经济法概论,所以求助经济法,我Q1311925206 谢谢啦
判断题
判断题在客观性命题中最难做。它不仅 要求考生要“记住”,而且还要“理解”才行,考生应具备一定的知识运用和分析能力。判断题的出题范围也很宽泛,考生必须将所学知识烂熟于胸、融合贯通,才 可能多得分,由于判断题的分值由两部分构成:判断正误1分,说明理由2分,部分考生见理由说不出来,往往边判断都不去做或忘记做了,这是不明确的。判断正 误,非“正”即“误”,考生完全可以凭现有知识去大胆“判断”,以免失去得分机会 .
简答题
简答题在整个卷中分值最 高,但难度并不大。由于简答答案一般要求由4-5个并列短句构成,所以它的涉及范围与多项选择题相似,也往往集中在诸如“特征”、“条件”、“手段”、“ 原则”、“宗旨”等并列性内容相对集中的部分,所以考生可以结合多项选择题准备,提高记忆的准确性、完整性即可,同时,由于每套卷只出4个题,又要照顾到 覆盖面,尽量不重复,所以考生可以结合各个章节内容每章着重准备3-4个重点题。当然根据篇幅的不同考生可略多或略少1-2个题准备。
论述题
每套卷1个,占10分,难度较大。但由于只出1道,选材范围亦相应受限制。首先论述题的选材要具备论述的必要性,它应当是书中相关章节的理论性强的重点内 容,它应当是相关章节、编乃至全书的重点问题,特别要以全书的高度审视,并不是什么问题都值得论述,也不是每章节都要有论述题,更不可能都集中在一章里出 现,其次,论述题材要有论述的可能性,由于记分值较高(10分),答案的文字数量相对较多。一般它较易出现在教材中有大段或连续多段的记述部分。再次,为 了体现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论述题不会重复出现,已考过的题不会再出论述的内客,考生就无需再从论述的角度准备了。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分值高,难度大,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及逻辑性的考查。许多考生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答较好。
做案例分析一般分两步走:
第一步定性。首先,考生通读案例内容,弄明白案例所讲的内容从法律上看是属于什么性质或哪一类的问题。其次,考生结合案例内容与所学知识确定本案涉及到教 材中哪章或哪几章的法律规范,即从大体范围上确认一下,本案应由哪种法律规范来调整。再次,详细反复阅读案例内容,确认案例可能涉及到的具体法律规定。
第二步处理。给合具体的法律规定对照案情。凡是案情与法律规定相一致的,都将引起积极的法律后果。如成立、有权、有效等。凡是案情与法律规定相冲突的,都 将引起消极的法律后果。如不成立、无权、无效等,并由此引发相应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可结合具体案情来认定)。如1995年考题,法 律对职务与非职务技术成果的划分主要是看该技术成果是否为“执行本单位任务或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结合法律详细规定对照案情,可以认定陈某完成 技术成果为职务技术成果,对此单位享有转让权,陈某作为技术成果完成者享有署名权、名誉权、受奖励权等并无转让权。是否为业余时间研制,并非法定的认定依 据。所以业余时间研制并不影响该成果的性质和权属。又如1996年考题,法律规定接受委托代订经济合同,应按照委托书授权范围订立,始对委托人产生权利、 义务、对照案情张某显属超越代理权限订立合同,违反了委托代理的规则。同时越权代理又是认定合同是否有效的依据。法律规定超越代理权限范围订立的经济合同 是无效合同,但委托人对代理人越权行为追认的除外,对照案情,石家庄某商场付货款行为即是对张某越权行为的追认,所以合同成立有效。由此,可以认定商场的 诉讼主张不能成立,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全,继续履行合同,赔偿损失等。违约金为85×1000×5%=4250元,合同总价款1000×85= 85000元,商场只付了4万元,尚余45000无需继续履行,同时商场应承担由违约而给服装厂造成的损失。
单项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一个正确答案,三个干扰项,它要求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须达到一定的准确度。例如,备选答案与数字相关的 选题在95年考题中出现了4个,在96年考题中出现了5个,大约占单选题总题量的1/3.除了数字和计量单位外,各选答案能够提供给考生作选择的辅助信息 很少。单选题涉及面虽广,但一般仅涉及基本常识,可对教材每一节中的分项题目加以研究,结合内容提炼出1-3个重要的基本常识(视内容篇幅的多少而定), 作为复习内容。
单项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一个正确答案,三个干扰项,它要求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须达到一定的准确度。例如,备选答案与数字相关的 选题在95年考题中出现了4个,在96年考题中出现了5个,大约占单选题总题量的1/3.除了数字和计量单位外,各选答案能够提供给考生作选择的辅助信息 很少。单选题涉及面虽广,但一般仅涉及基本常识,可对教材每一节中的分项题目加以研究,结合内容提炼出1-3个重要的基本常识(视内容篇幅的多少而定), 作为复习内容。
填空题
填空在客观性命题中较难答,它可出题的范围十分宽泛。所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必须达到一定的广度。同时还要精确无误。可以结合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等内容加以复习,注意提高精确程度即可。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要有完整准确的记忆。由于每张卷只出4个,同时还要有覆盖面(广度),所以所涉及的范围限于基本概念,并不是什么名词都考。考 生可结合教材内容每章准备3-4个(视章节篇幅的长短,可略多或略少1-2个)重点词、中心词来掌握即可。由于每个名词分值较低(3分),考卷留出的空白 不大,一般名词的解释内客文字不会过多,以教材的2-3行的文字数量为宜。
6. 自考法律专业的国际经济法概论和国际难吗
一点都不难,不要说自考了,就是研究生考试,国际法也相对刑法民法来讲较为简单的
7. 法律专科的经济法概论自考考了两次都没过,这个科目的难点究竟在哪呢
没有难点,考纲要求的内容背出即可,花个300小时肯定能过的。
8. 为什么经济法概论这么难
任务啊~~~
9. 2010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自考00043
考《经济法概论》重点学习资料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和相关经济法律制度
一,法的产生和类型
1,法的产生根源: 法是随着私有制财产和阶级划分的出现以及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法的四种历史类型: 奴隶制法, 封建制法, 资本主义法, 社会主义法。
3,*法是阶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4,@法的前三种历史类型与最后一种的社会主义法有本质区别:前三者均属于剥削阶级类型的法,社会主义法是最新、最高也是最后一个类型的法,是真正体现工人阶段和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
二,法的本质和定义
1,法的本质: 阶级性, 社会性, 社会职能。
法的特征: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3)法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统治阶级意志,体现为规范文件,是人们发布遵守的行为规则。
2,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经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所有保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3,*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但同时也具有社会性和社会职能。
三,法的渊源和结构
1,我国法的渊源: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规章, 国际条约。
2,*法律规范构成的三个要素: 假定, 处理, 制裁
3,法律规范的种类: 按表现形式分类: A.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强制性规范
4,*在法的渊源之外的其他个人的讲话、意见、法学著作、判例、习惯等,都不是法。
5,@现行经济法律的某一条款中有哪些法律规范要素?
四,法与政策、道德的关系
1,法与政策的一致性和区别:
一致性:有高度的同一性,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基本精神和原则是一致的。
密切联系:政策是法的灵魂,是法的指导思想,核心内容,有法无规定时,更需要运用政策。同时,政策实现也靠法。
区别:法具有国家意志属性,规范性,稳定性。有国家强制性保证实行,违反时要受到国家制裁。政策可根据形势变化而修正。
2,法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一致性:都是一种行为规则,社会规范,两者在基本精神,任务和作用上都是一致的。
区别:在剥削阶级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阶级的道德,道德与法的产生和存在,调整对象和范围,表现形式以及强制力方面都不同。
3,*法与政策的关系实质上是国家和党的关系: (见书 9 页)
4,*法与道德的关系在阶级社会内有不同的表现:
五,法人和法人制度
1,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法人具备的条件: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 组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
3,法人的权利能力—-企业法人所具有的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法人的行为能力—-企业法人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4,*法人和法人制度
5,*我国必须运用法人制度
6,*法人的独立性
六,代理制度
1,代理——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有代理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进行的,确立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一定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行为。
2,代理的特征: A.代理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即代替被代理人进行的法律行为。 B.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有权独立自主地进行代理行为。 C.代理人是代理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进行的具有法律意义,产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 D.代理人的代理后果由被代理人接受,从而在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确立了法律关系。
3,*代理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
4,*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依照委托代理协议,各自享受权利,承担责任。
七,所有权制度 (所有制——对生产资料占有和支配的经济制度。)
1,所有权——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属于上层建筑。
所有权的性质: 绝对性; 排他性。
2,所有权的内容: 所有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其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分配和处分的权能。
10. 经济法概论 00043
考《经济法概论》重点学习资料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和相关经济法律制度一,法的产生和类型,法的产生根源:法是随着私有制财产和阶级划分的出现以及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法的四种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3,*法是阶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4,@法的前三种历史类型与最后一种的社会主义法有本质区别:前三者均属于剥削阶级类型的法,社会主义法是最新、最高也是最后一个类型的法,是真正体现工人阶段和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二,法的本质和定义1,法的本质:阶级性,社会性,社会职能。法的特征: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3)法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统治阶级意志,体现为规范文件,是人们发布遵守的行为规则。2,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经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所有保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规则的总和。3,*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但同时也具有社会性和社会职能。三,法的渊源和结构1,我国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国际条约。2,*法律规范构成的三个要素:假定,处理,制裁3,法律规范的种类:按表现形式分类:A.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强制性规范4,*在法的渊源之外的其他个人的讲话、意见、法学著作、判例、习惯等,都不是法。5,@现行经济法律的某一条款中有哪些法律规范要素?四,法与政策、道德的关系1,法与政策的一致性和区别:一致性:有高度的同一性,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基本精神和原则是一致的。密切联系:政策是法的灵魂,是法的指导思想,核心内容,有法无规定时,更需要运用政策。同时,政策实现也靠法。区别:法具有国家意志属性,规范性,稳定性。有国家强制性保证实行,违反时要受到国家制裁。政策可根据形势变化而修正。2,法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一致性:都是一种行为规则,社会规范,两者在基本精神,任务和作用上都是一致的。区别:在剥削阶级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阶级的道德,道德与法的产生和存在,调整对象和范围,表现形式以及强制力方面都不同。3,*法与政策的关系实质上是国家和党的关系:(见书9页)4,*法与道德的关系在阶级社会内有不同的表现:五,法人和法人制度1,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2,法人具备的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3,法人的权利能力—-企业法人所具有的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法人的行为能力—-企业法人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4,*法人和法人制度5,*我国必须运用法人制度6,*法人的独立性六,代理制度1,代理——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有代理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进行的,确立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一定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行为。2,代理的特征:A.代理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即代替被代理人进行的法律行为。B.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有权独立自主地进行代理行为。C.代理人是代理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进行的具有法律意义,产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D.代理人的代理后果由被代理人接受,从而在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确立了法律关系。3,*代理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4,*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依照委托代理协议,各自享受权利,承担责任。七,所有权制度(所有制——对生产资料占有和支配的经济制度。)1,所有权——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属于上层建筑。所有权的性质:绝对性;排他性。2,所有权的内容:所有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其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分配和处分的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