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工作地点

劳动合同法工作地点

发布时间: 2022-05-27 22:07:51

A. 劳动合同中工作地点可以约定多个吗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中工作地点可以约定多个,法律并未禁止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多地作为工作地点,只要单位和员工协商一致就行。如果劳动者认为在合同中约定多地作为工作地点不合理,自己不能接受,可以拒绝与该单位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B. 劳动合同工作地点的约定

法律分析:工作地点是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在签署劳动合同时必须与劳动者约定工作地点;用人单位不得单方变更工作地点,如需变更的,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工作地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并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C. 劳动合同上有两个工作地点,这样的合同合法吗

是合法的,劳动合同约定两个工作地点,劳动者可以不接受,如果是先前约定一个地,后换工作地,此属于劳动合同中劳动地点的变更,如果劳动者不同意,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合同是有效的。只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不违反法律法规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就是有效的。
法律分析
工作地点只是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之一,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当对具体的工作地点作出约定。工作地点是劳动者从事工作、进行生产的地方。法律并未禁止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多地作为工作地点。因此,除非劳动合同有其余违法约定,或者约定多地作为工作地点明显不合理,否则,仅仅是约定多个地点作为工作地,并不能因此认定劳动合同无效。如果劳动者认为在合同中约定多地作为工作地点不合理,自己不能接受,可以拒绝与该单位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也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劳动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无效合同是已经成立的合同,是欠缺生效要件的合同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若订立合同主体不合格,表现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认的,该合同无效,订立合同内容不合法,表现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是无效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无效的,以合法形掩盖非法目的合同是无效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即意思表示有瑕疵,如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是无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D. 劳动合同中所约定工作地点包括出差地点吗

劳动合同上的工作地点应是长期工作所在地,不包括出差地址。

到当地劳动局里面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免费的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实际工资。而且单位有拖腔自行为,你不需要提前通知即可解除合同。

E. 劳动合同和实际的工作地点不同

劳动合同和实际的工作地点不同,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变更劳动合同,应经双方协商一致才可以,如果双方协商同意变更工作地点,公司就不违法。如果员工有证据证明不同意变更工作地点,可以请求公司履行原合同,如果公司不同意,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必须包含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通常劳动合同需要清晰填写岗位名称和工作内容。劳动合同和实际的工作地点不同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依据规定,允许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变更劳动合同。如果员工有证据证明不同意变更工作地点,可以请求公司履行原合同,如果公司不同意,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到发生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仲裁。如果工作地点发生了改变,在劳动仲裁中可以将公司两个地点都写入里面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F. 劳动合同工作地点范围

法律分析:工作地点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实践中众多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生产需要调整劳动者工作地点,或者仅仅约定一个大致的范围,如华东地区,用人单位依此对劳动者的工作地点进行随意调动,如劳动者不服从,用人单位就以违反合同约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G. 如何界定劳动合同中的工作地点

劳动合同中的工作地点就是平时上班地,有些劳动地点可以协商注明,有的公司劳动场所是多位地点的,在签订合同时,可以只写公司名称。工作地点是劳动合同法新增加的,同时也是劳动合同订立前用人单位告知劳动者的内容之一。
法律分析
工作地点是劳动合同订立前用人单位告知劳动者的内容之一。劳动合同法将工作地点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意味着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因为工作地点调整,也属于劳动合同变更,根据法律规定,变更劳动合同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工作地点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一旦在劳动合同中确定工作地点,用人单位便无权单方随意调整工作地点,调整工作地点需要事先与劳动者协商,经双方协商一致后方可调整工作地点。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合法原则,劳动合同必须依法以书面形式订立。做到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只有合法的劳动合同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面不合法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在合法的前提下,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是双方合意的表现,不能是单方意思表示的结果。在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劳动合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在工作期间双方都是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的事宜履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H. 劳动合同可写两个工作地点吗写两个地点是否有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两个工作地点的,只要单位和员工协商一致就行,这并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新员工入职,会和单位人事部门签订一份劳动合同,这样合同里面有一些条款是必备的,不能缺失。工作地点要明确,有些单位可能经常安排员工出差,可以约定多个地点。
法律分析
工作地点系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之一,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当对具体的工作地点作出约定。工作地点是劳动者从事工作、进行生产的地方。法律并未禁止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多地作为工作地点。因此,除非劳动合同有其他违法约定,或者约定多地作为工作地点明显不合理,否则,仅仅是约定多个地点作为工作地,并不能因此认定劳动合同无效。如果劳动者认为在合同中约定多地作为工作地点不合理,不能接受的,可以拒绝与该单位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在合法的前提下,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是双方“合意”的表现不能是单方意思表示的结果。在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因为各自性质的不同而处于不平等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对他方进行胁迫或强制命令,严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横加限制或强迫命令的情况。只有真正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公正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I. 劳动合同上写的工作地点是“全国”,这个合法吗

根据问题描述,如果劳动合同上写的是“全国”,这个约定太过于宽泛,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中应写明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如果写的是“全国”,可以视为没有约定,视为无效条款。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条款中必须具备的条款中有一条为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本条约定的目的就是为了目的在于限制用人企业随意变更劳动合同增加劳动者工作及生活成本,如果约定为全国,就相当于用人单位不和劳动者协商是可以随便调动劳动者的工作地点的,这显然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精神,也与劳动合同法其他的约定相悖,比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显然,如果地点变更,是要变更劳工合同的,这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根据该条,如果用人单位随意调动工作地点,也是要和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是要变更劳动合同的,如果地点写为“全国”,也可解读为用人单位随意调动工作地点,无需协商无需变更劳动合同,这就无限扩大了用人单位的用人权限,因此,可以视为无效约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J. 劳动合同上的工作地点可以不限制吗

劳动合同中关于工作地点需要明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热点内容
中欧学院法律硕士 发布:2025-05-16 09:25:24 浏览:238
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有关政策法规 发布:2025-05-16 09:15:13 浏览:1000
借条不按手印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6 09:13:05 浏览:398
民事案件法院函 发布:2025-05-16 09:13:04 浏览:373
有关社会与法节目的论文 发布:2025-05-16 09:05:09 浏览:239
高等教育法规法条 发布:2025-05-16 09:04:18 浏览:320
民法总则专场考试 发布:2025-05-16 08:54:57 浏览:706
高通法院禁令 发布:2025-05-16 08:52:35 浏览:990
做餐饮怎么样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16 08:50:37 浏览:879
123司法 发布:2025-05-16 08:38:51 浏览: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