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承诺经济法

承诺经济法

发布时间: 2020-12-23 11:38:03

A. 举出经济法日常生活中有承诺的事例

1、案例: 买房前,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在看到商家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后,觉得条件适内合才容会实地查看。到销售地点后,会进一步考虑孩子就学是否便利、是否能采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居住小区绿化容积率、周边环境等辅助考虑房子的优劣。

2、张某向刘某借款10万元欲购买一套设备以建一个塑料加工厂。张某向刘某说:我付了款就能运回设备,预计两个月可调试完备,开工后资金一周转即可还款。刘某同意。于是,张某写了一张“暂借刘某人民币10万元,工厂开工后第二个月即如数奉还”的借条。时隔不久,设备运到。张某此时发现搞塑料制品加工不如倒卖原材料赚钱,于是将自己购进的塑料加工设备租给他人,利用刘某的借款去倒卖原材料。半年过后,刘某见张某有钱做买卖却迟迟不还借款,便上门索要。张某说借条上写明的条件是开工后第二个月还款,现在虽有了设备却没有开工,故要等到开工后再还。几次交涉,刘某见张某没有还钱的意思,便向法院提起诉讼。

B. 经济法 :关于承诺的问题。

受要约人的承诺未迟发而迟到的,如邮递延误,承诺有效,(客观原因造成的回逾期承诺有效,主观原因造答成的逾期承诺原则上无效)。只要承诺有效,则此时的要约不是新要约,承诺也不是新要约而还是诺承,双方都要为各自的行为负责任。

C. 国际经济法中要约和承诺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要约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人发出要求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表示无条件接受的意思表示。

D. 经济法中承诺的意义是什么

您好。承诺的意义:承诺生效,合同成立。
承诺的撤回:以撤回通知追赶承诺通知;承诺可以撤回,不能撤销。
承诺的生效: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根据交易习惯等,作出承诺的行为时。

E. 经济法案例

答 1 甲乙之间合同关系不成立.
甲公司于2007年3月1日给乙公司发出电报称:“现有当年产玉米50吨,每吨1000元,如贵方需购,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一周内回复为盼。”这属于要约
3月3日乙公司给甲公司复电称:“接受贵方条件,但望以每吨800元成交。” 这属于反要约而不是承诺,承诺是受要约人完全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合同成立时间是承诺生效的时间,这里没有承诺,合同当然不成立
2 甲乙之间合同关系不成立.
因为甲公司提出在一周内回复,而乙公司在3月10日回复,根据合同法第28条 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这样就不是承诺 合同当然不成立
3 需要承担责任,因为甲公司于2007年3月1日给乙公司发出电报称:“现有当年产玉米50吨,每吨1000元,如贵方需购,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一周内回复为盼。”这一行为是要约,而且是确定承诺期限的要约,根据合同法第19条 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消的,要约不能撤消,这就表示甲的要约生效了,题目中乙是在承诺期限内直接去付款提货时(这一行为表示承诺) 而甲公司已将这50吨玉米高价卖给了丙公司没有遵守要约 所以要承担责任

F. 经济法中的要约和承若

招标复人发出的招标公告制和招标文件没有价格要素,属于要约邀请,投标人向招标人递交的投标文件属于要约,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的中标通知书属于承诺。招标投标各方通过公平竞争、公正评价的规范程序完成了合同主体、客体的选择和合同权利、义务、责任的约定;合同既是招标的决策结果和项目实施的控制依据,也是检验、评价合同各方全面履行权利、义务、承担相应责任的标准。

G. 经济法的小问题

逾期:超过要约有效期的承诺,称为迟到或逾期承诺

如果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内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容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导致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但B的确是逾期了

H. 经济法案例分析

1.叫迟延的承诺。
2.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第28条: “第二十八条受要约人超过承专诺期限发出承诺的属,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显然,在这一情形中,要约人可以做出选择,或及时通知承诺人表示接受承诺,从而使合同成立,或因其逾期而拒绝承认该承诺的效力,在这种情形中, 合同不成立,受要约人被视为发出一个新要约。

I. 名词解释的经济法要约与承诺

要约是指希抄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袭思表示。(是单方法律行为,赋予受要约人承诺权。)要约可以向特定人发出,也可以向非特定人发出。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J. 国际经济法 承诺逾期到达效力争议的案例,请教高手指导!

1,该买卖合同已经成立。
涉及到逾期承诺的效力问题。对于承诺的生效时间,原则上,回根据“公约答”18条采到达主义,但对于逾期的承诺,“公约”21条2款规定:“如果载有逾期承诺的信件或其他书面文件表明,它是在如传递正常则能及时送达要约人的情况下寄发的,则此项逾期承诺具有承诺的效力,除非要约人毫不迟延的用口头或书面通知受要约人,他认为其要约已因迟延承诺而失效”。
在本案中,B公司的承诺如非邮寄原因,完全可在要约有效期内到达,而且A公司在11月5日收到该逾期承诺后,未作任何信件答复,即该承诺有效,合同成立。

2,该要约于10月15日生效,因此有效期截止于10月30日

一个一个字敲的,可能表述不太好。。。

热点内容
考公司法 发布:2025-05-10 23:30:21 浏览:242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 发布:2025-05-10 23:24:29 浏览:552
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的活动 发布:2025-05-10 23:22:41 浏览:880
彭泽法律援助 发布:2025-05-10 23:21:03 浏览:237
法律意见书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0 23:05:18 浏览:169
劳动法修订时间 发布:2025-05-10 23:04:21 浏览:198
大学生道德观现状 发布:2025-05-10 23:04:16 浏览:984
最新劳动法哪条明确2175 发布:2025-05-10 23:02:12 浏览:571
2016交通法律法规知识 发布:2025-05-10 22:56:37 浏览:837
政策法规英语 发布:2025-05-10 22:56:36 浏览: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