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趁人之危

合同法趁人之危

发布时间: 2020-12-24 22:37:34

『壹』 《民法通则》中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合同法》中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是可变更、可撤销的合

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贰』 劳动合同法18条八款中的趁人之危该怎么理解

你说的这个不是劳动合同法的条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的条款。

“乘人之危”是指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

『叁』 PRC 合同法里,显失公平和趁人之危这两种情况有什么异同点

概念已经解释很清楚了。
两个都是可申请撤销的合同。
非要说区别,那就是,显失公平是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双方当事人都可以申请变更或撤销; 在主观上不存在故意。
乘人之危是只有受损害方可以申请变更和撤销,就是你不能说当初想占便宜,结果发现占不到了,就要求撤销变更合同。 主观上是恶意的。
注意,乘人之危这个词有明显的否定这一行为的含义,显失公平则是中性的。

『肆』 保险法上的一个问题

除去家庭成员、合伙之类的关系的,保险公司当然对张三享有求偿权。如果保险公司的赔偿数额不足汽车的价值,汽车公司还可以就不足的部分向张三索赔。

『伍』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怎么认定

《合同法》把欺诈、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作为可撤销的原因,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体现了意思自治的原则。根据《合同法》第54 条的规定,撤销权是否行使,当事人有选择和决定的权利,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可撤销合同往往涉及当事人一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问题,如果当事人自愿接受这种行为的后果,放弃行使合同撤销权或者长期不行使撤销权,人民法院对此应该是“不告不理”,承认合同的效力。因此,合同的撤销必须通过撤销权人主张撤销权来实现,否则依《民法通则》59条之反面解释,可撤销行为于撤销前则属有效。
1.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要区分为两种情形,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无效合同;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因为合同法颁行于民法通则之后,所以合同法实际上是以特殊法的形式修改了民法通则的规定
合同法的规定相对于民法通则而言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且在实践中的操作性非常好。
乘人之危行为的构成不应强调被乘危人(受害人)的意思表示要素,乘人之危行为中,受害人的主 观心理状态只是限定此类行为范围的一个标准,并不强调其行为是否存在意思表示瑕疵或欠缺。 乘人之危与显失公平一样均强调行为结果的公平性,但前者同时强调乘危行为人主观上“因势利 用”的不法性。从《民法通则》到《合同法》,乘人之危行为经历了从绝对无效向相对无效的转变.
第五十四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这里的乘人之危根据《最高院民通意见》第70条的规定,乘人之危是一方当事人乘对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2. 认定乘人之危应从根据上述规定,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 一方处于急迫需要或紧急危难之境;(我认为在您所述案件中,A可以认定为处于急迫需要)
(2) 对方明知其处于急迫需要或紧急危难之境,而迫使其作出违背真实意思的表示。(此案中,需有证据表明B明知A处于急需手术费的情形)
(3) 一方实际作出了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即A的确同意了B的要求,由此可见,A的同意正是认定乘人之危所必需的条件,你不用因此而担心标准很模糊)

『陆』 只要是经过双方同意的签过字的合同不论内容过份与否就具有法律效力shi,吗

不对,在一般情况下,签订合同只要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就是有效的的,但是如果版合同内容违法法律的禁权止性规定或者特定情况下的免责条款,是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的。
法条依据:《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柒』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经济法题目)

上述情形下签订的合同,不是无效合同,而是可撤销合同。一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签订后一年内,请求法院撤销合同。
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不是同一概念。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属于有效合同。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热点内容
外企经济法 发布:2025-05-12 18:24:03 浏览:311
存单司法冻结 发布:2025-05-12 17:09:56 浏览:414
江苏警官学院法律硕士 发布:2025-05-12 16:45:02 浏览:194
法存在于那个社会 发布:2025-05-12 16:16:43 浏览:971
合同法17自考 发布:2025-05-12 16:04:41 浏览:752
中国合同法第141 发布:2025-05-12 15:11:57 浏览:450
北京市村居法律顾问 发布:2025-05-12 15:09:55 浏览:953
吓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2 13:46:40 浏览:174
劳动法请假发工资案例 发布:2025-05-12 13:16:31 浏览:422
宁波司法淘宝网 发布:2025-05-12 12:49:07 浏览: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