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抵销
A. 关于合同法第83条的抵销权
1、根据你所说的情况,乙把债权转让给丙,就是把100万元对甲的债权转让给专丙,那么甲应当向丙偿属还100万元。而乙并未转让对甲的债务,故乙仍需向甲偿还50万元。
2、这里你并没有说抵消的情况,如果甲乙双方在同等额度内抵消50万元,则甲欠乙50万,,乙欠甲0元,乙将该债权转让给丙后,甲需要向丙偿还50万。
B. 合同法中为什么用“抵销”而不用“抵消”,之间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上:
“抵销”是说金融方面冲抵债务。法律中有“抵销权”的术语。
“抵消”是内说两种事物因为作容用相反而全部或部分消除。
2、合同上: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企业会计准则》中用的是“抵销分录”,而《会计》中叫“抵消分录”,因此合同上也采用这种写法。
3、法律上
《合同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2)合同法中抵销扩展阅读:
合同法中的两种抵销:
一、约定抵销
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互享债权是法定抵销和约定抵销的一个共通点,只是约定抵销对于标的物的种类、品质没有特别要求,对于双方所负债务是否届履行期限也无要求,只要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原则上都可以合意抵销。
二、法定抵销
主张法定抵销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1、双方债务均已到履行期;
2、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
3、主张抵销应当通知对方;
4、抵销不能附条件或附期限
C. 合同法作业之比较法定抵销与合意抵销
双方互负债务时,可依他们之间订立的抵销契约而消灭债的关系,这种抵销方式即为合意抵销。合意抵销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贯彻和体现,其要件及效力,无须依法律规定,可由当事人双方自由商定。
在司法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合意抵销与法定抵销的区别。由于合意抵销与法定抵销的发生原因不同,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合意抵销当事人可以就抵销的要件、抵销的标的物、抵销的范围、抵销效力以及禁止抵销的债务进行协商。
合意抵销与法定抵销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方债务是否届清偿期不同。在法定抵销,双方债务均须已届清偿期;在合意抵销,债务是否已届清偿期在所不问。
(2)抵销的方法不同。在法定抵销,须由抵销权人通知对方当事人;而在合意抵销,则须有主动债权人与受动债权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即双方一致订立抵销协议。
(3)对抵销标的物的要求不同。在法定抵销,要求抵销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而在合意抵销,当事人双方可以商定种类、品质不同的标的物进行抵销。
(4)能否附期限不同。法定抵销中对抵销的通知不得附条件或者期限;而合意抵销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抵销合同中商定抵销的条件或者期限。
(5)效力不同。合意抵销具有消灭当事人之间同等数额之内的债务关系的基本效力,这一点与法定抵销相同。但是,由于合意抵销贯彻了当事人的意思自由,故具体的效力可以决定于当事人双方在抵销契约中的约定。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0315]
第一百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望采纳
D. 合同法中,合同义务转移,抵销权不转移为什么
一、抵销权的概念、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已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依照合同的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抵销是指二人互负到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以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数额内相互消灭。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条之规定,抵销可以经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而形成。从合同法的前述二条款可以看出,抵销可分为二种,即法定抵销和合意抵销,二者主要是依据其产生的不同而进行划分。法定抵销系合同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在性质上为形成权,即由法律规定其构成要件,并依享有抵销权的当事人以单方意思表示发生互负债务抵销的法律效力。合意抵销指双方当事人共同意思表示,而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达成一种互负债权债务抵销的合意或称合同,它可不受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的限制,仅依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发生法律效力。 法定抵销的构成要件 法定抵销,是指二人互负同种类的债务,且债务均已届清偿期时,为使相互间所负相当额之债务同归消灭的一方意思表示。用作抵销的债权,称为主动债权,被抵销的对方当事人的债权称为被动债权。法定抵销如前所述为形成权的一种,只有具备一定的要件,才能形成该种权利。第一、须二人互负债务,互享债权。抵销的目的在于使对等数额内的债权债务消灭,故只有双方债权的存在为必要前提。同时,当事人存在的二个债权债务关系必须均为合法,如其中有任何一个不法,即不得进行抵销。另附条件的债权中,如所附条件未成就前,债权尚不发生效力,自不得为抵销,如其为解除条件,则条件成就前债权为有效存在,故得为抵销,对于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因其不具备强制力,故不得进行抵销,附有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债权,不得以其为主动债权而主张抵销。第三人的债权也不得进行抵销。第二、须双方债的标的种类相同,即同为种类物,如金钱或质量同一的同种物等,质量较差的种类物不得作为主动债权主张抵销,而质量较好的种类物可作为主动债权主动抵销。第三、须双方的债务均届满清偿期。抵销具有清偿功能,应当自债务已届清偿期始得为抵销。当然,未届清偿期的债务的债务人如放弃期限利益,也可用于抵销。在破产程序中,破产债权人对其享有的债权,无论是否已届履行期限,无论是否附有期限或解除条件,均得抵销。第四、双方的债务的需可用于抵销。不得为抵销的债权主要有以下二种,一是性质上不得用于抵销的,如不作为或抚养费等;二是法律上规定不得为抵销的,如禁止强制履行的债务、因故意侵权行为产生的债务等等。 合意抵销 合意抵销系当事人双方为消灭相互间的债权债务而达成的合意,是通过协商而达成的对权利义务的处置,故理解起来比较直观,本文不作过多赘述。 二、抵销权的行使方式及其效力、效果 如前所述,抵销权的性质是形成权,适用民法关于意思表示的有关规定,其行使可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九条第二款规定: “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附期。”故这种意思表示一经抵销权人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并不依对方当事人的同意与否作为必备条件,因而也不应以诉讼上的裁判为必要。主张抵销者只要享有民事行为能力,并对债权有处分权即可作出,并于通知到达对方当事人或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处发生法律效力。同时,抵销不得附有期限或条件,这是因为附期或条件与抵销的本意相悖,也可能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另外依形成权的特性抵销一经作出,即不得撤回。抵销一经作出一般发生以下几种效力:第一、双方互负的债权债务按抵销的数额归于消灭。双方债务数额相同时,其互负债务均归于消灭。双方债务为不等时,债务数额软较小一方的债务消灭,债务数额较大者,发生一部分消灭的效果。第二、债权债务关系因抵销溯及至可为抵销时消灭。双方的债务清偿期有先后的,当以在后的清偿期届至时为准。抵销的溯及力所发生的效果还包括:从可以抵销时起,即发生不支付利息的后果,同时也不承担违约责任,不承担赔偿责任等。另抵销于可为抵销时即可为之,换言之,当抵销的要件成立时,当事人即可主张抵销,法律并未规定抵销权的行使期限。
E. 注册会计师合同法里债权债务可以相互抵消吗
法定抵销VS债权转让中的抵销
1.法定抵销
(1)互负到期债务(未到期债务人可主张抵销),标的物内种类容、品质相同。
(2)不得附条件或附期限。
(3)不能抵销:
a.法律规定不得抵销:因故意侵权行为产生的债务;
b.合同性质:提供劳务的债务、不作为的债务;
c.约定不得抵销。
2.债权转让中的抵销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提示】“法定抵销”是站在“债务到期的先后”来说的,而债权转让中的抵销是站在“债权到期的先后”来说的,因站的角度不同,所以表述不同,实质上都是一样的,即先到期的债权人或后期的债务人可以将自己对他方享有的债权,作为主动债权主张抵销。
F. 合同法第83条中债务人的抵销权是什么意思
1、三个抄人:假设你是债务人,我是债权人,甲是受让人。
2、你欠我100元钱,同时你手里也有我没发给你的工资50元(就是我没支付给你的工钱)。
3、现在我把你欠我的钱书面通知你转让给甲了,由甲做你的债权人。
4、这时你就可以在还甲欠款时扣留50元的工钱,把剩下的50元给甲。
抵销,是指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
根据我国《合同法》
第八十三条【债务人的抵销权】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第九十九条【债务的抵销及行使】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
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第一百条【债务的约定抵销】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G. 合同法对债务相互抵消是怎样规定的
抵销,是指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内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容。
根据我国《合同法》
第八十三条【债务人的抵销权】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第九十九条【债务的抵销及行使】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
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第一百条【债务的约定抵销】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H. 何为合同法中债务相互抵销,债务相互抵销的要
您好,
一、何为合同法中债务相互抵销
抵销,是指双方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以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为抵销的债权,即债务人的债权,称为自动债权、抵销债权或反对债权。被抵销的债权,即债权人的债权,叫做受动债权或主债权。
抵销依其产生的根据不同,可分为法定抵销与合意抵销两种。法定抵销由法律规定其构成要件,当要件具备时,依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抵销的效力。
依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抵销效力的权利,称为抵销权,属于形成权。
合意抵销是指按照当事人双方的合意所为的抵消。它重视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可不受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的限制。当事人订立的这种合同叫做抵销合同,其成立应依民法关于意思表示的一般规定。抵消合同的效力是消灭当事人之间同等数额之内的合同关系。
法定抵销的功能,一是节省给付的交换,降低交易成本;二是确保债权的效力,即在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时,如当事人一方只行使自己的债权而不履行自己的债务,那么对方当事人就会受损害,抵销则能克服这一弊端。
二、债务相互抵销的要件有哪些
按照《合同法》第99条的规定,抵销必须具备一定的要件才能生效:
(一)必须是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互享债权
抵销系以在对等额内使双方债权消灭为目的,故以双方债权的存在为必要前提。抵销权的产生,在于当事人对于对方既负有债务,同时又享有债权。只有债务而无债权或者只有债权而无债务,均不发生抵销问题。
当事人双方存在的两个债权债务,必须合法有效。任何一个债权债务的原因行为(合同)不成立或无效时,其债权不能有效存在,故当然不能抵销。合同得撤销时债权是否可抵消应区分不同的情况:引起主动债权的合同得撤销时,在撤销前,其债权为有效,因而仍得抵销;嗣后如被撤销,则与自始无效同,其抵销也成为无效,从而被抵销之债权仍旧存在,并不消灭。被动债权据以产生的合同得撤销时,如抵销权人(撤销权人)知其得为撤销并仍为抵销,则可以认为他已抛弃撤销权,其抵销应为有效;如其不知得为撤销,则仍可行使撤销权,一经撤销,与自始无效同,其抵销即为无效。
在附条件的债权中,如所附条件为停止条件,在条件成就前,债权尚不发生效力,自不得为抵销。如其为解除条件,则条件成就前债权为有效存在,故得为抵销;且条件成就并无溯及力,因而行使抵销权后条件成就时,抵销仍为有效。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权,不得作为主动债权而主张抵销,否则无异于强迫对方履行自然债务。如果被动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就可用作抵销。在此场合,可认为债务人抛弃了时效利益。
附有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债权,不得以之为主动债权而主张抵销,否则即为剥夺对方的抗辩权。但如其作为被动债权,则可认为抵销权人已抛弃同时履行抗辩权,此时以之为抵销,当无不可。
第三人的债权,即使取得该第三人的同意,也不能以之为抵销。因为一方面,此时仅一方当事人能够主张抵销,而对方则无此权利,有失公平;另一方面,第三人的债权对其债权人关系甚大,如允许用作抵销,则可能损及第三人的债权人的利益。
可作为例外的是,连带债务人以其他连带债务人对于债权人的债权,就其应分担部分为限,得主张抵销。债权让与时,债务人对原债权人享有债权的,得向债权受让人主张抵销。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保证人得主张抵销。
(二)双方互负债务,必须其给付种类相同
所谓给付种类相同,合同法称为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合同法》第99条第1款),是指可以一方的给付清偿对方的债权。正因为如此,抵销通常在金钱债务或代替物债务以及其他种类物的债务中适用较多。
双方当事人的给付物的种类虽然相同,但品质不同时,以特定物为给付物时,即使双方的给付物属于同一种类,也不允许抵销。但是,在双方当事人均以同一物为给付物时,仍属同一种类的给付,可以抵销。
当事人一方的给付物为特定物,对方的给付物为同种类的不特定物,因二者不是同种类的给付,不允许以种类债权对特定债权抵销,但允许以特定债权抵销种类债权。
在双方当事人的债权皆为种类债权,但种类的范围有广有狭时,范围狭的种类债权对于范围广的种类债权,可以抵销;范围广的种类债权对于范围狭的种类债权,则不允许抵销。因为在后者,其给付的种类不同一。
在双方的债权或者一方的债权为选择债权场合,如果依选择权行使的结果是给付种类相同,就允许抵销。应指出,合同法规定,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合同法》第100条)。
(三)必须是自动债权已届清偿期
因债权人通常仅在清偿期届至时,才可以现实地请求清偿。若未届清偿期也允许抵销的话,就等于在清偿期前强制债务人清偿,牺牲其期限利益,显属不合理。所以,自动债权已届清偿期才允许抵销(《合同法》第99条第1款)。不过,自动债权未定清偿期的,只要债权人给债务人以宽限期,宽限期满即可抵销。
因债务人有权抛弃期限利益,在无相反的规定或约定时,债务人可以在清偿期前清偿。所以,受动债权即使未届清偿期,也应允许抵销。
应该指出,在破产程序中,破产债权人对其享有的债权,无论是否已届清偿期,也无论是否附有期限或解除条件,均可抵消(我国《破产法(试行)》第31条)。
(四)必须是非依债的性质不能抵销
所谓非依债的性质不能抵销,是指依给付的性质,如果允许抵销,就不能达到合同目的(《合同法》第99条第1款但书)。例如,法院决定扣留、提取劳动收入时,应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供养的家属的生活必需品;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应当保留被执行人本人及其所供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再如,故意实施侵权行为的债务人,不得主张抵消侵权赔偿损失;违约金债务不得自行以扣发款等方式作为充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