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根据劳动合同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

发布时间: 2020-12-28 04:42:44

①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什么起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招聘人员入职后既应该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②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什么起给予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根据劳动合同法扩展阅读: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③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什么日起既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④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几日起

我不知道你具体说的是什么意思,我国的劳动法对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适用。

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将_列为竞业限制人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将高级专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属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列为竞业限制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5)根据劳动合同法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⑥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什么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用人单位自签定合同之日起 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三人系

⑦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什么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

有雇佣关系的时候就说明你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简单的说,就是当员工来你版公司工作之后,不管权有没有签合同,你们之间就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或者说不用来公司工作,发了offer之后,就已经初步建立了雇佣的意向,可以理解为契约。

⑧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类型有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8)根据劳动合同法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⑨ 根据劳动合同法40条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专者本人属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热点内容
劳动法中非因工伤有关条例 发布:2025-05-22 15:57:30 浏览:249
劳动法中对自行脱岗的规定 发布:2025-05-22 15:41:16 浏览:159
东奥级经济法和中华经济法老师 发布:2025-05-22 15:39:46 浏览:60
外国法院做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发布:2025-05-22 15:38:59 浏览:76
法律知识七进开展情况 发布:2025-05-22 15:32:35 浏览:939
童工法律知识 发布:2025-05-22 15:16:10 浏览:679
治疗性司法 发布:2025-05-22 15:14:45 浏览:402
泸州市环保局法规科 发布:2025-05-22 14:55:23 浏览:636
要法律援助找谁 发布:2025-05-22 14:54:13 浏览:356
洛阳高新区法院 发布:2025-05-22 14:51:49 浏览: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