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第44条
『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专
第二十四属条 当事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四)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贰』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
【意思分解】《行政诉讼法》的判决种类,系司法考试必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对此,我们详陈如下:依上述各条款之规定,第一审判决可为以下几种情形:1、维持判决。维持判决是指人民法院认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有效,从而作出否定原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指控,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维持判决之作出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1)证据确凿;(2)适用法律、法规正确;(3)符合法定程序。2、撤销判决。撤销判决是指人民法院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部分或者全部违法,从而部分或全部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并可以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撤销判决可分为三种具体形式:(1)全部撤销;(2)部分撤销;(3)判决撤销并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作出撤销判决的情形有:(1)主要证据不足;(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3)违反法定程序;(4)超越职权;(5)滥用职权。适用撤销判决时,需特别注意的特殊事项有:(1)《行诉解释》第53条;(2)《行诉解释》第59条;(3)《行政诉讼法》第55条及《行诉解释》第54条第2款之例外规定;(4)《行诉解释》第60条第1款。3、履行判决。履行判决是指人民法院认定被告负有法定职责无正当理由而拒不履行或拖延履行的,责令被告限期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履行判决是针对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而采用的一种判决形式,主要适用于《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四)、(五)、(六)项三类情形。适用履行判决,应注意的特殊事项有:(1)《行诉解释》第60条第2款;(2)《行诉解释》第58条。4、变更判决。变更判决是人民法院认定行政处罚行为显失公正,运用国家审判权直接改变行政处罚行为的判决。适用条件是:(1)变更判决只能针对行政处罚行为作出,对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无权直接变更。(2)行政处罚行为显失公正。适用变更判决,应注意的特殊事项是《行诉解释》第55条之规定,即人民法院对行政处罚行为作出变更判决,原则上只能减轻不能加重(注意例外);不能对行政机关未给予处罚的人直接给予行政处罚。5、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是指人民法院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依法不能成立,但又不适宜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其他类型判决的情况下,人民法院直接作出否定原告诉讼请求的一种判决方式,见于《行诉解释》第56条。该条共规定了四种情形可适用该种判决。6、确认判决。确认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确认被诉具体行为合法或违法的一种判决形式。
『叁』 中国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四条第二项是什么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一版)请求事项不属于行权政审判权限范围的;
(二)起诉人无原告诉讼主体资格的;
(三)起诉人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的;
(四)法律规定必须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为诉讼行为,未由法定或者指定代理人、代表人为诉讼行为的;
(五)由诉讼代理人代为起诉,其代理不符合法定要求的;
(六)起诉超过法定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诉讼必经程序而未申请复议的;
(八)起诉人重复起诉的;
(九)已撤回起诉,无正当理由再行起诉的;
(十)诉讼标的为生效判决的效力所羁束的;
(十一)起诉不具备其他法定要件的。
前款所列情形可以补正或者更正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期间责令补正或者更正;在指定期间已经补正或者更正的,应当依法受理。
『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4条第一款第十项规定的请示的回答
(十)诉讼标的为生效判决的效力所羁束的;
『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如何理解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这就是第五十四条第三项的内容。意思是行政机关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人民法院应判决要求它们在一定的期限内必须履行。
『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4条第一款第十款规定的请示的回答
最高人民法院对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回的解释》第四十答四条第一款第(十)项规定的请示的答复
法行〔2000〕13号2000年6月5日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鄂高法〔2000〕93号《关于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解释〉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十)项规定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行政诉讼的标的为人民法院生效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所羁束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当依法裁定驳回起诉。
『柒』 行政诉讼法四十四条第六款
第四十四条 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版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权:
(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捌』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三)项之规 定是什么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这就是第五十四条第三项的内容。意思是行政机关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人民法院应判决要求它们在一定的期限内必须履行。
『玖』 如何理解执行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四十条
法释〔2015〕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版2015年4月20日最高权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48次会议通过),共计二十七条。为了准确回答,建议题主,列明文号或者该条款详细内容。
『拾』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十一)项
此处的其他法定要件是指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
即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版
(一)权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上述四项缺一不可,但其中(四)项中如果是不属于受诉法院管辖,可能发生移送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