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里复核与复议的区别

行政法里复核与复议的区别

发布时间: 2021-02-21 10:57:37

Ⅰ 关于行政复议和复核的法律常识有哪些

  1. 行政复议的范围

    一般是具体行政行为,既对行政人相对人产生权利义内务的行政机关的行为

  2. 行政复容议的机关

    根据不同的行政机关,复议机关有所不同,一般为上级行政机关

  3. 行政复议的程序、期限

    行政复议的期限不得超过60天

行政复核的问题,我只想起来在刑事诉讼法中有出现,应该是机关之间的行为。

Ⅱ 复议与复核,重新评审是一回事吗

你好
第一,本案中的复议是否等同于评审中的复核?

所谓复核,是指评审结果汇总完成后至评审报告签署完成前、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和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磋商小组和询价小组对评审意见的检查。按照财库69号文的规定,允许复核的情形有着明确限定,即复核只适用于资格性检查认定错误,分值汇总计算错误、分项评分超出评分标准范围、客观分评分不一致、经评标委员会一致认定评分畸高或畸低、政策功能价格计算错误的情形。经过复核发现评审结果确需修改的,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和询价小组应现场修改评审结果。

具体到本案,采购人要求复议发生在评审活动结束后,且原因是对评审结果不满意,不属于评审中的复核。

第二,是否可视同重新评审处理?

重新评审,是指在评审活动完成后,原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和询价小组成员对自己评审意见的重新检查。我国政府采购对重新评审持严格的限制态度。《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的情形外,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组织重新评审。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组织重新评审的,应当书面报告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允许重新评审的情形,也可参照财库69号文的规定,即可能存在资格性检查认定错误、分值汇总计算错误、分项评分超出评分标准范围、客观分评分不一致、经评审委员会一致认定评分畸高、畸低等情形时,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可组织原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或询价小组进行重新评审。经重新评审,确定原评审报告中存在错误的,应予以改正;改变原中标、成交结果的,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书面报告本级财政部门。

从时间节点上看,本案中采购人要求复议发生在评审活动结束后,与重新评审的时间吻合;不过,其要求复议的情形,明显不属于允许重新评审的例外情形。

第三,本案中的复议与评审专家配合协助答复质疑也存在显著差异。我国政府

满意请采纳

行政法中复议和复核有什么区别

复议是公民或法人组织等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具体情况还要参照复议法。
复核是行政机关的内部行为,如公务员对处分不服要求复核。

Ⅳ 刑事诉讼法中的“复议”、“复核”以及“申诉”定义、区别与运用。

三者的定义:

1、复议

司法机关根据有关机关和当事人提出的申请或要求,对已作出的决定重新予以考虑,或重新审查处理。

2、复核

法院判处死刑案件的特定司法程序。在我国指高级人民法院对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做再一次的审核。(注意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案件的审核程序叫做核准)

3、申诉

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也是公民维护权益的一种方式。

三者的区别:

1、三者的时间顺序不同:

复核强调的是在某个决定作出以前,对该决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讨论核实以提高决定的正确性;

复议强调的是对已经作出了决定的事项做再一次的评议和讨论,确定原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以及是否符合事实;

申诉强调的是对某个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这一结果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或者检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

2、三者面对的对象不同:

复核面对的特定对象是死刑案件;

复议和申诉面对的对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三者的运用:

1、复议:

确认执法机关已对你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通俗说,就是执法机关已经向你送达具有决定性的法律文书,如:处罚决定书、强制措施通知书等。

撰写行政复议申请书,提交时须一式三份。

搜集复议所需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均需复印)、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材料。部分人认为行政复议、诉讼举证责任应该倒置,企业无需提供证据,这是错误观念。有力的证据可以帮你更快更好的解决行政纠纷。

到法定复议机关(一般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机关或者政府)提交复议申请和相关材料。复议机关会在5日给予答复是否受理。受理会有受理通知书,不受理则有不予受理通知书。复议机关认为需要补充证据材料后才能作出决定的,还会发出补正通知书,申请人必须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否则就会被视为放弃复议申请。

2、复核: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公安机关认为检察院的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3、申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Ⅳ 党纪处分的复议和复查有什么区别

复议是指在审理来申诉案件源时,根据申诉人的申诉,只就案卷材料包括原案卷材料、下级党委、纪委报送的复议复查案卷材料及申诉人的申诉材料进行阅卷审查,从而得出结论性意见的工作方式。复议的方式不需重新调查取证,节省人力和物力,可以使案件及时得到处理,较为常用。

复查是指在审理申诉案件时,需要对原案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进行调查取证的活动。在实践中,对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需要调查补证而又不适宜或不需要退回原执纪单位的案件,适用复查的审理方式。

Ⅵ 复核和复议有什么区别

复议是对已经作过决定的事再次讨论作出决定。
复核是审查核对案件的情况.

Ⅶ 行政法:复议选择案件与复议前置案件的区别

都正确,也没什么补充的。

Ⅷ 复议、复核以及申诉的区别与运用

刑事诉讼法中的“复议”、“复核”以及“申诉” 1、对审判、检察、侦查人版员的回避申请予以驳权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2、司法机关对于控告人提供的材料不予立案,控告人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3、公安机关认为检察院的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4、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对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罚款、拘留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5、高级人民法院的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6、申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提出申诉的主体一般不是司法机关。复核一般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文书进行审核的行为。复议一般是对同一行为要求重新审查。

Ⅸ 复议与复核有何区别

你好,一般情况下,行政复议指向做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提出,而行政复核是不服行政复议时向做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

Ⅹ 行政复议与行政复核的区别

1.定义不同:

行政复议是对不服的裁定等请求做出裁定的司法机关再次进行审查并决定,运用的机关没有限制。

2.程序不同:

相比复议区别在与是向上一级司法机关要求复核,拿立案监督程序来说,对于复议后仍不满的,公安机关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复核。

3.对象不同:

行政复核是法院判处死刑案件的特定司法程序,行政复议是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做出的具体决定不服向原机关或上级机关提起的重新审查程序。

4.目的不同:

行政复议的申请事项是 对监察机关作出的具体的行政行为不服而提出的申诉,目的是维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行政复核的申请事项是对监察决定不服,主要是对监察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而提出的申诉。

5.基本制度不同

行政复议基本制度包括一级复议制度、合议制度、书面审查制度、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10)行政法里复核与复议的区别扩展阅读:

复议申请人的权利:

  1. 申请复议权

  2. 委托权。在行政复议中,复议申请人可以书面委托行政复议代理人代为参加复议

  3. 申请回避权

  4. 撤回复议申请权

  5. 申请执行权;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复议决定,复议申请人有依法申请执行的权利。

  6. 诉权;复议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法定时限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7.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复议申请人的义务:

  1. 在复议过程中,复议申请人应自觉遵守复议纪律,维护复议秩序,听从复议机关依法作出的安排

  2. 复议申请人应自觉履行已生效的复议决定

  3. 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其他义务

参考链接:行政复议申请人的权利和义务-中国普法网

热点内容
学生伤害事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6 08:05:30 浏览:907
劳动合同法责 发布:2025-09-26 08:03:30 浏览:276
2014二级法规真题 发布:2025-09-26 08:00:20 浏览:938
刑事诉讼法法条解释题 发布:2025-09-26 07:59:33 浏览:507
职业道德文献 发布:2025-09-26 07:48:04 浏览:917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记者 发布:2025-09-26 07:47:32 浏览:799
法官量刑考虑因素 发布:2025-09-26 07:39:29 浏览:821
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宗旨是 发布:2025-09-26 07:31:15 浏览:548
古希腊婚姻法 发布:2025-09-26 07:30:41 浏览:990
徐金桂行政法2019主观讲义 发布:2025-09-26 07:29:01 浏览: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