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工资涨幅

劳动法工资涨幅

发布时间: 2021-02-25 12:51:34

⑴ 劳动法规定工人工资每年应该有上涨比例

劳动法没有规定工人的工资上涨比例,但是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最低工资标准一般每年都会适当上涨的。

⑵ 劳动法工资涨幅对外企规定

劳动法对工资涨幅没有固定。
另外劳动法对工资规定的条文一共有:
第四十六条回工资分答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⑶ 请问劳动法工资涨幅的比例

劳动法没有具体规定,只是笼统规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定期增加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国家有规定,去年中央规定退休人员按六点五左右的涨幅增加。

⑷ 请问今年劳动法工资上涨了多少啊

企业单位工资调整由用人单位参考劳动部门指导意见依法自主确定。
根据《劳版动法》第四十六条、四权十七条、四十八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和最低工资保护制度,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工资分配形式和水平。
企业单位工资调整方案,由企业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和当地物价水平,参考劳动部门指导意见依法自主确定。
《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⑸ 签订固定期劳动合同有规定工资涨幅吗

有些单位企业有,有的没得,合同基本都是按年签的,如果有长期合同可在签的时候提出进行修改,或者写申请调资,有的单位企业也有规定了工资涨幅的,都不一样

⑹ 劳动法规定转正员工工资上调幅度是多少

劳动合同法规定没有规定转正工资上调多少。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⑺ 劳动法有规定工资每年递增吗

工资是公司制定复的,有的公制司制度可能就写了,每年增长或级别增长。也有的公司从来不加工资的。有时公司也会根据国情或这个行业情况来对工资进行调整。劳动法并没有提及工资增长的规定。
如相同行业工资普遍都有增长而且你所在公司好几年没能你提工资,我个人觉得公司在于留住人才上可能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公司协商下。

⑻ 法律有没有规定公司多长时间涨一次工资涨幅多少

您好。根据抄《劳动法》第十袭九条的规定,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法律上没有规定多少时间必须涨工资和涨幅,但用人单位支付的基本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否则劳动者有权要求其补足差额。

⑼ 劳动法中关于每年工资增长的规定

《劳动法》对员工工资增长有定性规定,但没有定量规定。
《劳动法》
第四十内六条 工资分配容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⑽ 劳动法有规定每年加工资吗

《劳动法》没有规定每年加工资的事宜,用人单位是否给劳动者加工资取决于用人单位的加薪的制度及用人单位的效益等,只要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就是合法的。
《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热点内容
劳动法适合公安局协警吗 发布:2025-09-25 03:25:46 浏览:449
行政法主体必定是行政主体 发布:2025-09-25 03:18:12 浏览:559
中国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 发布:2025-09-25 03:14:33 浏览:785
道德经中有恒 发布:2025-09-25 03:13:57 浏览:177
临江司法所 发布:2025-09-25 03:07:34 浏览:934
名字打印按指纹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25 03:04:24 浏览:442
龙湾法院法官 发布:2025-09-25 03:02:14 浏览:615
劳动法中实际工资包含哪些 发布:2025-09-25 02:42:56 浏览:977
新公共道德 发布:2025-09-25 02:42:26 浏览:980
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 发布:2025-09-25 02:37:01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