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国家机关的定义
A. 行政法主体包括哪些
行政法主体包括以下:
1、中央机关及其机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2、行政机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因行政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具体处理和承办各项行政事务的内部组织、派出组织和临时组织;
3、非政府组织及个人: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实施行政行为的后果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行政主体有哪些特征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这是行政主体与其他国家机关、组织的区别所在;
2、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这是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内部的组成机构和受行政机关委托执行某些行政管理任务的组织的区别;
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这是行政主体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组织成为行政主体的必备条件。
B. 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的区别,哪些是共产党机关,哪些是国家行政机关(请举例说明)
党的机构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地方各级同名机构
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各部、委和行、署、厅)、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设置的、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也叫国家管理机关,简称政府,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法最主要的主体。
我国的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它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具有以下特征:
1.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
2.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
3.国家行政机关是按照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并按照科学方法依法进行活动的组织。
行政机关与行政组织、行政机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行政机关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不同的划分:
1.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2.按照行政机关的工作权限不同,可分为一般权限机关和专门权限机关。
3.按照行政管理活动的环节划分,可分为决策机关、执行机关、辅助机关、咨询机关与监督机关等。
4.按照行业和产品不同,可分为各种不同的专门行政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
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
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是指构成国家行政机关的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行政机关的结构主要是指行政机关的层次结构与部门结构,又称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行政机关的层次结构(纵向结构)指的是各级政府上下之间、各级政府各组成部门上下之间,构成领导与服从的主从关系,这种上下排列组合方式就是行政机关的层次结构(纵向结构)。
决定纵向结构形式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管理层次,一是管理幅度。所谓管理层次,就是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就有多少管理层次。如我国行政机关分为中央政府(国务院)、省政府、县政府、乡政府四个层次。每级政府又有若干管理层次,如国务院有部(委)、司(局)、处(室)等层次;省政府有厅(局)、处(室)、科等层次。所谓管理幅度,是指一级行政机关或者一个领导人直接领导和指挥的下级单位或人员的数目。一般来说,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是成反比的。
行政机关的部门结构(横向结构)指的是同级政府相互之间和每级政府各组成部门之间,构成协调的平行关系,这种横向排列组合方式就是行政机关的部门结构(横向结构)。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之间,部(委)内部各司(局)之间,厅(局)内各处(室)之间,都是一种平行协调关系,共同对一个上级负责,这样就构成行政机关的横向结构。
C. 2013年司法考试行政法考点:行政机关
2013年司法考试行政法考点:行政机关
第一节 行政机关概述
一、行政机关的涵义
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二、行政机关的性质和特征
行政机关具有双重性质:相对于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它是执行机关;相对于行政相对人,它是行政主体。
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比较,具有下述特征:
(一)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二)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从属制
(三)行政机关在决策机制上一般实行首长负责制
(四)行政机关行使职能通常是主动的、经常的和不间断的
(五)行政机关最经常、最直接、最广泛地与个人、组织打交道
第二节 行政机关的分类
一、一般行政机关与部门行政机关
分类标准:行政机关的权限范围。
二、职能性行政机关与专业性行政机关
分类标准:穗猛行政中脊机关管理的客体和内容。
三、常设性行政机关与非常设性行政机关
分类标准:行政机关是否依宪法和行政组织法设置以及存在时间的久暂。
四、专门执法机关与普通管理机关
分类标准:行政机关行使职能的情况以及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
五、首长制行政机关与委员制政法英杰行政机关
分类标准:行政机关的决策和负责体制。
六、派出行政机关与被派出行政机关
这是一种特殊的分类法。在我国,只有部分省级、县级、市或市区级人民政府向外分别派出地区行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
第三节 行政机关的职责、职权与管理手段
一、概述
职权、职责、管理手段是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职权因职责而产生,管理手段则是职责、职权的延伸。
二、行政机关的一般职责
(一)保障国家安全
(二)维护社会秩序
(三)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
(四)保障和促进文化进步
(五)健全和发展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六)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三、行政机关的主要职权
行政机关为履行其职责,必须具有相应的职权。职权是职责的保障。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行政机关的主要职权一般有下述七项:
(一)行政立法权
(二)行政命令权
(三)行政处理权
(四)行政监督权卖族渗
(五)行政裁决权
(六)行政强制权
(七)行政处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