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关于判决错误纠错规定

民事诉讼法关于判决错误纠错规定

发布时间: 2021-02-25 15:47:42

1. 民事诉讼法哪一条规定法院判决不能超出当事人诉讼请求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虽然没有直接规定法院判决不能超出当事人诉讼请求,但规定超出诉讼回请求作出判决是答错误的,可以以此为由申请再审。就是说明法院判决不能超出诉讼请求。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2. 法院判决书有错误,如何要求其改正

法院判决书有错误,可以向法院申请补正笔误,法院可以裁定补正。
版《民事诉讼法》权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回起诉;

(四)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裁定书应当写明裁定结果和作出该裁定的理由。裁定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

3. 什么是法院的无郊判决,判决书上事件发生的时间写错了,该判决还有效吗

无效判决:又称除权判决。是指在公示催告期间届满后,无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所作出的宣告已丧失的票据无效的判决。
判决书上事件发生的时间写错了,该判决书属于笔误,判决书无效,法院应该重新制作判决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相关法律规定,笔误是指法律文书的误写、误算,诉讼费用漏写、误算和其他笔误。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笔误的裁判文书,可以适用裁定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因此如果法判决书出现笔误,可以向出具判决书的人民法院申请纠正。
法官制作裁判文书难免出现差错,各个法院为避免裁判文书的差错,虽使出各种招数,但仍未能杜绝。为纠正裁判文书的差错,法官们也各显神通,依使用频率的多少,在此晒出一二。
一、加盖校对章纠正。
针对裁判文书中文字的错、漏、别字或数字的差错,加盖校对章予以纠正。但有的法官扩大适用校对章的补正方法,如对一两行重复句子的删除补正。校对章不规范,章型有圆的、长方的、正方的;大小也不同;章里内容也不同,有简单到只有两个字“校对”,也有复杂到几十个字,如“某省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校对专用章”;盖章方式也不同,有正着盖的、反着盖的、斜着盖的;加盖数量多少也不同,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一开始就误写当事人的姓名,只好从头至尾加盖校对章予以纠正。有的文书仅一页就有近六七个校对章,如麻子脸、雷锋或犀利哥的补钉衣服一样;加盖校对章前先手写补正,而手写体则千差万别。
二、裁定补正笔误纠正。
依照《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法意见》相关的规定,针对裁判文书中的笔误包括误写、误算、诉讼费用漏写、误算和其他笔误,以裁定方式补正。但法官们扩大理解“其他笔误”,从而扩大裁定补正裁判文书中差错的适用范围,如裁判事实、法律条文,裁判主文等方面出现可能直接影响裁判结果正确性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差错,也以裁定方式补正。使本不应裁定补正的裁判文书差错却用裁定补正,导致补正裁定出现差错,只好又以裁定补正裁定中的差错,听起来够乱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诉讼文书样式89的说明,补正裁定书的“案号应与被补正的裁判文书一致”,但法官们常在被补正裁判文书案号之后加上杠几号,如“38-1”。本律师在案件评查中发现有个案件的承办法官在被补正的判决书案号之后加上“-1”号,后来发现“-1”号被立案庭在制作财产保全裁定时先行使用,于是承办法官又制作一份“-3”号裁定,纠正前一份补正裁定中的案号错误。补正裁定被法官滥用到极致,可笑的是法官们不知错,也不认错。
三、更换裁判文书纠正。
法官们“创新”审判工作方法举措之一,就是更换有差错的裁判文书,具体做法就是向当事人收回有差错的裁判文书后经改正差错再作出同一案号的判决,然后送达给当事人。在评查案件中常看到案卷里装订有案号相同但内容不同的裁判文书,就是没有将被纠正的裁判文书予以销毁所致。本律师曾经参与讨论过一个“鸳鸯判决”,即一份关于山林土地权属纠纷的二审判决书送达给上诉人后,主审法官发现判决结果与合议结果相反,于是向上诉人收回,然后又作出一份内容相反的补正判决,再送达给被上诉人,而上诉人知道这一不利于自己的判决结果后拒绝签收补正判决书。因此出现上诉人持有一份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书复印件,而被上诉人持有一份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书原件这一“一案两判”的局面。双方当事人均服从自己手中持有的判决结果,结果引起媒体的关注,法院为消除“鸳鸯判决”所带来的恶劣影响颇费周折。
四、二审或再审改发纠正。
针对未审未判的非技术性差错,只能由二审或再审法院经过审理,先调解,调解不成后发回重审或改判予以纠正。这一纠错做法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法意见》相关规定。
五、补充判决纠正。
针对一审裁判文书作出后在上诉期间被一审法官发现审而漏判的技术性差错,如遗漏利息诉讼请求的判决,通过补充判决进行纠正。该纠正裁判文书差错的做法,有的法官引用《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判决。”的规定,未免牵强附会。对此,《民事诉讼法意见》第163条有专门规定,即“一审宣判后,原审人民法院发现判决有错误,当事人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可以提出原判决有错误的意见,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由第二审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当事人不上诉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裁判文书出现差错,上述列举的五种纠正方法,不论其在法律上是否有出处、做法是否妥当,看得出来法官纠错态度是积极的。在审判实践中,其实常遇到的是出错法官持将错就错、不予纠正的态度。针对裁判文书中的差错,甚至是严重的错误,当事人在上诉状或再审申请书中已指出,但一审或二审法官对该差错仍持宽容态度,二审或再审法官则在二审或再审裁判文书中照样复制、粘贴一审或二审裁判文书的差错,如错、漏、别字。当被要求纠正时仍满不在乎,还言理凿凿。
依法应裁定补正的则裁定补正,不能裁定补正的,只能通过二审或再审程序改判或发回重审予以纠正,其他纠正做法都不可取。

4. 民事判决书有明显的错误能不能请一申法庭改正

按相关来法律规定自,如果明显的错误属于笔误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笔误进行补正。如果对于民事判决书不服的,可以在上诉期内提起上诉,也可以按相关法律规定提起申诉。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二百四十五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的笔误是指法律文书误写、误算,诉讼费用漏写、误算和其他笔误。

5.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错判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国家对于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错判不负赔偿责任。

对民事诉讼中的错判,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国家赔偿法》对民事诉讼中的错判和对刑事诉讼中的错判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后者承担赔偿责任。而对前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制度使错判的责任人往往不是审判人员,而是当事人自己。

在刑事诉讼中,是由公诉人提供证据。法院根据公诉人提供的证据作出的错判,无论是事实根据不足还是法院适用法律错误,根本上都是司法工作人员的责任而不是当事人的责任,国家赔偿责任因此而无法避免。但民事诉讼的情况则不同。《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法院只在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或者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时候,才有调查收集证据的义务。如果当事人没有客观原因但也提供不了证据,而且法院也无从调查收集,这时,错判的责任人就不是法院,而是当事人。

民事诉讼的执行回转制度使错判另有救济途径。

在民事诉讼中对财产关系的错判,往往无需国家赔偿。刑事审判中因锱判而形成的冤狱,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利益的人,对无罪而丧失了自由权、则产权的公民,除了国家赔偿外,别无它法可使其获得救济。但民事审判就不同了,对财产关系的错判,在多数情况下则必定有因此而获得不应当得到则产的人,表面上看,似乎审判人员是侵权人,但实际上侵权的是占有了他人财产的当事人,如果不让他承担责任,则就纵容了不当得利。而对此补救的。办法就是执行回转,即法院令其返还,在其不返还时,强制执行,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不负责赔偿了。所以,《民事诉讼法》第214条规定:“执行完毕后,据已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经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

此外,对人身纠纷案件的判决,在很多情况下,难以认定判决是错误的。如在离婚案件中,由于对《婚姻法》第35条规定的离婚条件“感情确已破裂”的认定,审判人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已经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实在难分对错。特别是在判决后一方已再婚,纠错也于事无补。故《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对离婚判决不得提起再审,也无所谓纠正。因此,对这类案件也就难以存在审判人员侵权和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了。

但是,上述特点并不能完全否定民事诉讼中的其他赔偿问题。根据我国的审判实践,在违法采取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财产保全措施等方面,由于存在很难存在得益的第三人。国家还是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

国家对行政诉讼中的错判不承担司法赔偿责任在行政诉讼中的错判,经再审程序改判后,有两种情况:

原判行政机关胜诉,改判为败诉。这时,如果原告的财产权、人身权遭到损害,可以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赔偿义务,而不由法院承担。如,法院原判维持了行政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决定,在再审改判撤销了该决定后,可以由被告行政机关发回营业执照,并赔偿原告因此而遭受的损害。赔偿义务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而不是法院,因此是行政赔偿,而不是司法赔偿。

原判原告胜诉,改判败诉。这时,应当执行原判,也无需司法赔偿。所以,不存在对行政诉讼中错判的司法赔偿。

但这也不能全盘否定国家在行政诉讼方面的赔偿责任,对审判人员违法采取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财产保全措施等造成的损害,国家仍应承担赔偿责任。

6. 冤案纠错了法院反悔怎么维权

司法纠错程序亦可来称为“源审判监督程序”,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有多种方式(以民事诉讼为例):
1.人民法院提起的审判监督程序,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17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行使审判监督权对案件进行再审,包括审判法院自行提起再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与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再审。
2.人民检察院抗诉提起的审判监督程序,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14条、187条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及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提起抗诉,实行“上级抗、下级审”。
3.当事人申请再审,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79条、180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一定范围内,符合法定条件可以申请再审!

7. 本院院长发现生效判决错误提起再审有没有诉讼时效规定

本院院长发现生效判决错误提起再审没有诉讼时效规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1、第一百九十八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2、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7)民事诉讼法关于判决错误纠错规定扩展阅读

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8. 民事诉讼法对己判案件重新受理的规定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八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第二百零一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

第二百零二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第二百零三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

第二百零四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第二百零六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第二百零七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第二百零八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第二百零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第二百一十条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第二百一十一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的除外。

第二百一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

第二百一十三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

9. 法院院长发现案件错误有无时效规定

没有。

法院院长发现生效判决错误,提起再审没有诉讼时效规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1、第一百九十八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2、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9)民事诉讼法关于判决错误纠错规定扩展阅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第二百零三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

第二百零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第二百零五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第二百零六条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10. 执行裁定错误如何纠正 最高人民法院

如果有确定的证据证明裁定错误,可以进行申诉。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再审仍不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10)民事诉讼法关于判决错误纠错规定扩展阅读:

一、申请再审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再审申请,申请再审人应是原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以及原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继受人及其近亲属。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二、申请再审应向哪一级人民法院提出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三、对民事案件提出再审请求有什么限制

申请再审人对民事案件申请再审、是针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认为错误而提出的,故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人提出再审请求不得超出原审诉讼请求。
申请再审人在民事再审案件审理过程中不得变更、增加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原审已反诉的除外)。

热点内容
劳动法适合公安局协警吗 发布:2025-09-25 03:25:46 浏览:449
行政法主体必定是行政主体 发布:2025-09-25 03:18:12 浏览:559
中国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 发布:2025-09-25 03:14:33 浏览:785
道德经中有恒 发布:2025-09-25 03:13:57 浏览:177
临江司法所 发布:2025-09-25 03:07:34 浏览:934
名字打印按指纹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25 03:04:24 浏览:442
龙湾法院法官 发布:2025-09-25 03:02:14 浏览:615
劳动法中实际工资包含哪些 发布:2025-09-25 02:42:56 浏览:977
新公共道德 发布:2025-09-25 02:42:26 浏览:980
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 发布:2025-09-25 02:37:01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