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事诉讼法
『壹』 涉外、涉满仓澳台的证据材料如何收集
被告与原告系堂叔侄关系,原、被告共同的祖遗房屋坐落于Y县桃城镇桃溪村居委会,本案讼争的房产为该祖屋中的一间。土改时,此房屋产权进行申报。本案讼争的房屋在土地清册上登记为原告之父所有,但没有办理产权证。原告的父母在解放前就旅居海外,原告也自小旅居海外。讼争的房屋在解放前即长期由被告父、祖辈居住。原告的父母先后于1986年、1990年病故。原告在得知其父在中国的遗产(即讼争房屋)由被告居住后,于2004年4月委托刘某向被告收回讼争房屋,未果。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刘某于2004年7月16日诉至Y县法院,并提供了房屋在土改时申报登记的“土地房产清册”、被告与原告于1999年10月22日协商办理房产证事项的“协议书”、土地房产证、经过原告现所居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公证部门公证并经印度尼西亚外交部认证及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确认的委托书作为证据。
依法分析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最大的争议在于原告委托刘某提起诉讼的委托手续是否合法。原告的委托代理人代为原告提起诉讼的依据为由原告出具并经印度尼西亚公证部门公证、印度尼西亚外交部认证及我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进行确认的委托书。这是一份来自于中国境外的委托书,属于涉外证据的范畴。那么,来自于中国境外的证据如何发挥证明作用,应履行什么证明手续?
证据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用来确认案件事实的根据。在涉外民事诉讼中,由于案件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组织,或当事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或者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物在外国,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证据是在国外形成的事实。例如,有关书证在我国境外形成的,当事人提供外国人或港澳台居民的证人证言。由于这些证据产生于我国境外,人民法院确认这些证据的有效性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对境外提供的证据有必要在程序及手续上加以限制,以增强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尽可能地消除司法权的地域局限给民事诉讼带来的不利影响。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2条的规定,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委托我国律师或其他人代理诉讼,从我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我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效力。据此,在我国领域内无住所的外国当事人提交授权委托书必须办理公证、认证的手续。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9条的规定,侨居在国外的我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我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我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我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这是针对侨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所作的变通的规定。侨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并非外国人,但其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的行为在性质上仍属于在中国境外形成的证据,因此也要履行一定的手续。但上述规定所指向的对象仅为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对实践中审查认定涉及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并无专门的规范。而与境外证据有关的,只有《民事诉讼法》第68条第2款的规定,“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11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系在我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我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该规定与民事诉讼法第242条的规定基本相同,但是将所适用的范围从授权委托书扩大到了一切证据材料,包括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和授权委托事项的证据,以及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在我国境外形成的证据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有外文文字材料的,还应一并附有中文译本)并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才能发生效力。我国驻外使领馆包括大使馆、总领事馆、领事馆等,是我国在国外行使涉外公证认证职能的机构。在我国驻外领事馆内,具体行使涉外公证认证职能的部门为领事部,外交使馆内的其它部门,如教育处、文化处、商务处等,均无权出具涉外公证认证文书。如果我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了证据的证明手续的,可以按该条约的规定办理。公证认证的程序要求为:首先由外国公证员对有关境外证据进行公证,然后由该外国有关官员对公证员的资格和签字进行认证,最后由我国驻外领馆官员对外国官员的签字进行认证。
本案中,原告委托代理人刘某代为提起诉讼的委托书系经公证后由印度尼西亚外交部认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领事部认证,符合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证据规定》关于境外提供证据应履行的证明手续的规定,因此应认定其合法有效。
技巧提示
那么在港、澳、台形成的证据的证明手续该如何进行呢?
《民事证据规定》第11条第2款规定,在港、澳、台形成的证据,应履行相应的证明手续。具体而言,港、澳居民从香港、澳门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一般按如下规定办理证明手续,才能发生效力:(1)新华社香港分社、澳门分社等驻港澳机构的工作人员,由所在机构出具证明;(2)香港工会联合会、澳门工会联合会等社会团体的成员,由所在的团体出具证明;(3)其它港、澳居民可由我国司法部委托的香港律师办理证明。
台湾居民从台湾地区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如有台湾公证机关的证明,人民法院承认其效力。公证机关的公证书是人民法院审理涉台案件认定事实的重要依据。除公证机关或其它民间组织出具的证明文书外,涉台案件中,律师调查取证起到了特殊作用。内地的一些律师事务所与台湾地区的律师事务所订立协议,建立业务联系,可委托台湾律师调查认证。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证明人,对于书面材料,可由他们在大陆的亲友辨认笔迹,人民法院审查无误后,确认其效力。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法律高手》
『贰』 哪些民事官司不用请律师
哪些民事官司不用请律师,这主要根据当事人法律知识基础和具体案情来决定的。一版般认为法律关系简单、权争议标的不大,取证难度小的案件,可以不用请律师。
法律关系简单,如一方给予另一方货款、一方应保证邻居的通行、排水等等。争议的标的不大,所谓标的不大也就是双方争议所涉及到的财产价值不太高,是一般性的财产,也不具有特别的意义,或者是双方发生争议的金额不大,对于当事人来说,该金额或者财产的得失对其日常生活、经济条件影响不大。取证难度较小,事实的发生、发展过程比较简单,所需要的证据比较直接和简单,比较容易收集,在证据的收集方面不会存在太大麻烦,也不会对案件的审理造成太大的不利影响。
『叁』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1条规定是什么
2007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239条,
下面是你提问的具体解释: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1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需要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必须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律师。”结合1992年《意见》的有关规定,在我国法院参与诉讼的外籍当事人可委托的诉讼代理人范围包括:该外籍当事人所属国公民或中国公民、驻华使领馆官员、当事人本国律师和中国律师。但委托公民代理诉讼的,该公民必须是完全行为能力人或不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委托驻华使领馆官员或当事人本国律师代理诉讼的,委托代理人只能以个人名义代理诉讼,且该使领馆官员不得享有外交特权或豁免权;外籍当事人要诉讼代理人以律师名义参与诉讼的,则该委托代理人只能是中国律师Œ。《民事诉讼法》第242条在有关委托程序上规定,外籍当事人要委托中国律师或其他人代理诉讼,从中国领域外寄交或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正机关证明,并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履行我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效力。据1992年《意见》第69条的规定,该类授权委托书应在开庭审理前送交人民法院,并应写明具体授权内容。在领事代理方面,我国作为《维也那领事公约》的成员国,在与美国、意大利、印度、波兰、蒙古、匈牙利、朝鲜、墨西哥、土耳其、罗马尼亚、古巴、老挝、阿根廷等国签订的领事条约中,都规定有领事代理制度。
『肆』 印度仿制药可以在原研药专利到期之前销售吗
专利法第六十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伍』 两个案例查询,以及法律常识的问题。精彩作答追加500分。
先说明一下,世界有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中华法系和印度法系,其中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都已经解体,现存的共三大法系。中国大陆和台湾均为大陆法系,对了,这里的"大陆"是指欧洲大陆的意思,所以,你说的法德就是大陆法系。
然后,还要指出法律体系并不是法系的意思,法律体系意义甚广,暂且不论。
其中大陆法系与英美两大主流法系区别主要在于,大陆法系是成文法,英美法系主要适用判例法。简单说,就是在大陆法系注重立法,法官判案主要依据法律的规定,自由裁量权较少。而判例法国家则是把判案成例直接适用。一般不直接适用法律条文,法官的判案就是立法。
如果看案例的话,1:如果检方确实证据不足,任何国家的法律都不会治罪。这都可以归为法理的范畴,是刑法的基本原则,根法系无关。2:如果是自卫,属于正当防卫的话,也是无罪的,这也是基本的刑法法理问题,与法系无关。如果是故意杀人,根据我国刑法,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这里以作按年龄为准,所以无罪,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则适用具体刑法,主要是看刑事责任年龄。不同国家的法律对刑事责任年龄有不同规定,这个基本上根法系的差别也无关,倒是和地理历史背景有关。3:这也是一个法理问题,基本所有国家都遵循“法不溯及既往”,当然还分成许多种原则,例如从新,从轻……就这一案例来说,这几个国家都适用新法。
ps:楼上几位所说有道理,但不是从专业法律角度。and我很喜欢你的问题
『陆』 印度法院传唤马云,这样符合法律程序吗
印度法院传唤马云,存在符合法律程序的情况。
在印度法律中起诉人可以指定任何人为被告,但需要由法庭决定其是否符合法律标准。若法院认为起诉被告的理由无法成立,则不会对其发出传票。
本案是由印度法院受理,在法律程序上应适用印度的法律,即原告可以指定马云作为被告,然后由印度法院对马云作为被告的资格进行审查,若认为有正当理由,印度法院是有权传唤马云出庭的。
(6)印度民事诉讼法扩展阅读:
根据《印度民事诉讼法》规定,在原告按照传票通知的日期按时出庭,而被告没有按时出庭之情形下,如果印度法院认为传票合法送达,则法院可以下达裁定进行缺席审判。基于该规定,即使中国公司或个人不去应诉,印度法院也会缺席开庭并作出判决的。
本案中,若双方当事人已正式并合法收到传票,但被告仍然没有亲自出庭或通过其律师出庭,则法院可以通过“不发表意见”(No Say) 或“不予书面陈述” (No Written Statement) 的命令,该命令将影响被告今后提交书面陈述进行辩护的权利。在实操中,法院会严格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若任何一方未出庭,都会额外发送 3 - 4 次的通知/传票要求其出庭。
但若一方无论如何都坚持不出庭的情况下,法院才会颁发上述“不予书面陈述”的命令。但该等命令可通过向上级法院上诉的程序进行申诉要求驳回。当然,若一方无任何充分理由不应诉,不出席听证会,法院可依据法律缺席审判并做出法律判决。
『柒』 如何注销印度公司
一、公司注销的条件:
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
2、公司章程规定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3、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
4、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可申请注销
备注:吊销营业执照即公司注销,如果以后不打算再开公司的话,事实上无需办理注销手续,因为工商营业执照在每年年检时如果不年检,将会自动注销公司的执照。另外如果公司不再去报税,税务局也会停止公司的税务登记证。不过如此做法的前提是,3年内将不再有资格成为公司法人,3年后才可恢复正常。
二、公司申请注销登记,应向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1、公司清算组织负责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
2、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
3、法院破产裁定、行政机关责令关闭的文件或公司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决议或者决定;
4、股东会或者有关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
5、税务部门出具的完税证明;
6、银行出具的帐户注销证明;
7、《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备注:在公司注销之前,首先要做清算,清算是一种法律程序,公司注销时,必须进行财产清算。未经清算就自行终止的行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不受法律保护。公司清算因清算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分,例如公司因破产而清算,适用《企业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公司因非破产清算(是指公司自愿解散和被责令依法解散的情形),适用《公司法》和《民事诉讼法》。
三、公司注销的流程:
先注销税务——再注销代码——再注销银行——最后注销工商
1、注销公司国、地税登记证;
2、到公司主管工商局办理<公司注销备案>;
3、登报公告(登报45日后再去注销公司) ;
4、登报45日后,再次到工商局办理注销申请 ;
5、到质监局注销代码证 ;
简单来说就是先到国税拿表格:按国税的要求填写、签字,、盖章、缴销发票、补税后,它会收回国税税务登记证,给你一张国税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再拿着国税的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到地税拿表格,补税后,它会收回地税税务登记证,给你一张地税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而后拿着两张通知书,销银行账户;最后拿通知书到工商局拿表格,然后交回工商局,至此吊销营业执照。
四、注销公司的周期:
一般为一到三个月 ,因为工商要查债权债务 ,税务要查规税状态 还要登报公示等
『捌』 印度人和广州人结婚,为什么印度人在广州起诉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玖』 能在印度药店买到索非布韦吗
这个嘛是可以的
但是还有更方便的
例如----盛太合医疗
这可以办到,(#^.^#)
、
、
、
、、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 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