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补休截止时间

劳动法补休截止时间

发布时间: 2021-11-29 10:15:28

劳动法有规定每年最后一个月把调休时间都调完吗

《劳动法》没有这方面的强制性规定。
如何操作和处理,由企业自行决定。
只有在无法调休时,才必须支付《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❷ 新劳动法 补休的问题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先安内排补休的容,不能补休的,应支付二倍加班工资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❸ 劳动法中有关于加班补休的规定吗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如果是休息日加班的可以通过补休和发放加班费作为补偿;如果是平常上班或者法定休假日安排加班,只能通过发放加班费进行补偿。因此员工休息日加班时,不想要加班费,是有权利提出补休的。

(3)劳动法补休截止时间扩展阅读:

《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权利

1、平等就业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凡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即劳动者拥有劳动就业权。

2、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身的素质、能力、志趣和爱好,以及市场信息等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即劳动者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

3、取得劳动薪酬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依照劳动合同及国家有关法律取得劳动薪酬。获取劳动薪酬的权利是劳动者持续行使劳动权不可少的物质保证。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这是对劳动者在劳动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享受劳动权利的最直接的保护。

5、享有休息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为此,国家规定了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

6、享有社会保险的福利的权利。为了给劳动者患疾病时和年老时提供保障,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即劳动者享有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在内的劳动保险和福利。

7、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所谓受教育既包括受普通教育,也包括受职业教育。

8、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即劳动者享有依法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的权利。

9、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包括: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依法享有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劳动者依法享有参加社会义务劳动的权利等。

参考资料:劳动法—网络

❹ 劳动法补休时间问题

1、按《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自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先安排补休的,不能补休的,应支付二倍加班工资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❺ 请问劳动法调休规定

1、按劳动法相关规定,可以调休。最长期限为6个月;

2、国假日不可以调休,必须支付3倍的工资;

3、单位可以按日结算工资,但不得低于合同约定的工资待遇。

❻ 谁能告诉我劳动法对于调休时效性怎么规定的

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制定调休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他劳动法律法规,对调休只作了原则性规定。一是全民法定节日(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国庆共11天)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二是休息日(周六、周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对于劳动者在休息日加班后如何调休,以及调息时间的时效,没有做出统一规定,由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律总的原则,结合自己单位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做出规定。

一般来说,休息日加班的,会安排在本周或下周内调休。因为这样安排不会与“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规定发生冲突,也不用支付加班费。

对劳动者调休假的天数及时效,用人单位一般规定是能数个调休日,调休的时效,也规定在本年度使用。这样安排有利于生产经营和劳动者身体健康。

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录)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附2:《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节录)

第十条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❼ 劳动法规定加班一般是补休或者是给加班费,但是对于补休的时间有限制吗

这个是关于企业的工作时间标准问题的,如果企业没有申请综合计时标准的,应该在一周或一个月内进行补休,如果没有是需要支付加班费的.你可以回去看下你的劳动合同,如果没有写明是综合计时就按上面的.
是综合计时的,那要看是按什么标准,有些是以一个月,也有一个季度,也有一年的,也就是说在这个周期内企业可以安排补休,
综合计时是需要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的.

热点内容
口头作证是否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8 06:53:56 浏览:957
英国经济法硕士 发布:2025-09-18 06:38:21 浏览:396
法律法规审查 发布:2025-09-18 06:38:14 浏览:140
垄断犯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8 06:37:39 浏览:65
贵阳最好的律师是哪家 发布:2025-09-18 06:28:40 浏览:649
移民法律援助站的作用 发布:2025-09-18 06:23:31 浏览:674
2015劳动法保护怀孕员工 发布:2025-09-18 06:22:49 浏览:527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条例 发布:2025-09-18 06:18:30 浏览:754
宁德市劳动法请病假规定 发布:2025-09-18 06:06:10 浏览:797
上海政法学院宾馆 发布:2025-09-18 06:05:34 浏览: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