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的正式渊源
Ⅰ 行政法的渊源主要有哪些
行政法的渊源包括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一般渊源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殊渊源有司法解释、其他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和惯例。
Ⅱ 行政法的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是什么意思啊
一般渊源,是所有部门法都共有的渊源,,特殊渊源则是有的部门法有,有的没有。
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可分为: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4、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
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可分为:
1、法律解释;
2、其他规范性文件;
3、国际条约、惯例。
说得通俗点:
一般渊源是,我有的你也有;特殊渊源是,我有的你不一定有,所以才特殊 。例如有些小的部门法,是没有司法解释。
扩展材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合法行政原则。合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我国的合法行政原则包括行政机关对现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权活动两个方面。
2、合理行政原则。主要含义是行政行为应当具有理性基础,禁止行政主体的武断专横和随意。最低限度的理性,是行政行为应当具有一个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达到的合理与适当,并且能够符合科学公理和社会公德。
3、程序正当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子原则:第一,行政公开原则;第二,公众参与原则;第三,回避原则。
4、高效便民原则。一是行政效率原则,二是便利当事人原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是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准则。它又分为实体性基本原则和程序性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实体性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越权无效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比例原则。
Ⅲ 行政法的渊源有哪些
行政法的渊源很多,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两大类。行政法的一版般渊源,是 指国家权力机关权或行政机关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则是指有关行政法 规范和原则的法律解释,及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共同制定的 规范性文件。行政法的这两种渊源有一定区别,前者是主流,后者则是辅助性的。
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按照制定主体、效力层次、制定程序的差别,可分为下述几种形式 :
1
Ⅳ B9、下列( )属于行政法的渊源 A、行政解释 B、地方解释 C、学理解释 D、司法解释
B9、下列( )属于行政法的渊源: A、行政解释 B、地方解释 C、学理解释 D、司法解释
1和4属于正式渊源,2和3属于非正式渊源。
Ⅳ 如何理解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就是指行政法的来源、依据。中国行政法的渊源有:版
1、宪法
2、行政法律权。例如《行政许可法》。
3、行政法规。例如《盐业管理条例》。
4、部门规章。劳动部发布的《技工学校招生规定》。
5、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例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语文工作条例》。
Ⅵ 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很多,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两大类。行政法的一回般渊源,是 指国家权力答机关或行政机关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的特殊渊源,则是指有关行政法 规范和原则的法律解释,及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共同制定的 规范性文件。
Ⅶ 行政规章是否属于法的正式渊源
行政规章是正式渊源.而且不冲突啊,第52条已经限定了行政诉讼所要依据的法律依据即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而且参照的意思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对规章的规定是否合法有效有权作出判断,对于合法有效的规章应当适用,对于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人民法院可以不于适用,即人民法院对规章有一定的判断权
Ⅷ 为什么不能把行政法规列入中国的正式渊源
行政法规属于正式法源。
法的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可以从体现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如宪法、法律、法规等,主要为制定法,即不同国家机关根据具体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法的正式渊源主要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民族自治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国际条约等。
Ⅸ 法的正式渊源 名词解释 求助
正式的法的渊源,是指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并且直接作为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规范来源的那些资料,如法、法律、法规等,主要为制定法,即不同国家机关根据具体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对于正式法源而言,法律人必须予以考虑;或者说,法律人有法律义务适用它们。非正式的法的渊源,则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构成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准则来源的那些资料,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策、道德信念、会思潮、习惯、乡规民约、团规章、权威性法学著作,还有外国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