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3

民事诉讼法3

发布时间: 2020-12-20 01:09:54

Ⅰ 民事诉讼法中两种第三人的区别那两种

一个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一个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区别在于:二回者之间成立的条件是不一样答的。有独立请求权的人参加诉讼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有部分或全部的独立请求权。第二,他人之间的诉讼已经开始,正在进行。第三,以本诉讼的双方当事人为共同被告。无独立请求权的人参加诉讼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对当事人双方争议的诉讼标的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厉害关系。第二,参加到已开始的诉讼中,可以支持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第三,参加诉讼法的方式为本人或者其他当事人提出申请,或由人民法院依职权通知。

Ⅱ 民事诉讼法中第三人的分类和特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分为两类:一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二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而参加诉讼的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具有以下特征:
①对原告、被告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人认为有全部或部分的独立请求权。
②本诉正在进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欲参加诉讼须在本诉已经开始而尚未终结之时。
③在诉讼中处于原告的诉讼地位。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以提出诉讼的方式参加诉讼的,在诉讼中的到位相当于原告,即以本诉的原告和被告作为被告的二面诉讼结构,这是因为他既不同意原告的主张,也不同意本诉被告的主张。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对于已经进行的诉讼,就其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利,但是案件处理的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参加(自己申请参加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当事一方进行诉讼的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特征:
①参加诉讼的根据是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②对原告,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由于案件处理结果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可能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涉及到他的合法权益。
③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当事人,他即不是原告,又不是被告,是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参加诉讼的独特的当事人,有其独立诉讼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5条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成为当事人。

第66条规定:在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提出上诉。但该第三人在一审中无权对案件的管辖权提出异议,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者申请撤诉。

Ⅲ 民事诉讼法三次修订的内容都有哪些

一、认可并推动电子科技手段的运用
1、视听资料记录留置送达。
2、传真、邮件等新的内送达方式。
3、增加容“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种类之一。
二、吸收了司法解释的相关成果
1、明确当事人双方可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2、明确简易程序简便传唤、送达、审理。
3、明确了证人不到庭作证的具体情形。
三、采纳了社会各界意见,完善了相关程序
1、督促程序回归督促本义。
2、协议管辖尊重意思自治。
3、小额诉讼避免正义迟到。
四、确保了法律之间的协调统一
1、增加两类特别程序案件,与相关法律相衔接。特别程序一章中增加了司法确认程序与实现担保物权程序,增加这两个程序主要是为了与已生效并实施的《人民调解法》及《物权法》相衔接。
2、修改证据种类,确保三大诉讼证据的统一。

拉萨律师网页链接

3、删去相关章节,确保内外统一。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第四编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有特别规定,本次修改将该编的涉外协议管辖、默示管辖及涉外财产保全的相关条文予以删去,统一了国内案件与涉外案件的协议管辖规则及财产保全制度。实现了对国内和涉外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权利的平等保护,同时也使得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在体例上更为简洁、清晰,更便于人们对法律规定的把握。

Ⅳ 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七七条

民事诉讼法只有284条,民事诉讼法解释有300条。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本内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同时废止。
最高法院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条 对第三人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内容的请求,人民法院经审理,按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请求成立且确认其民事权利的主张全部或部分成立的,改变原判决、裁定、调解书内容的错误部分;
(二)请求成立,但确认其全部或部分民事权利的主张不成立,或者未提出确认其民事权利请求的,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内容的错误部分;
(三)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对前款规定裁判不服的,当事人可以上诉。
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内容未改变或者未撤销的部分继续有效。

Ⅳ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3项

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回

(一)原判决、答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Ⅵ 民事诉讼法第237条第2款第3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6)民事诉讼法3扩展阅读: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Ⅶ 网上农大 民事诉讼法3

去试卷网上面找把

Ⅷ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章:执行的申请和移送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8)民事诉讼法3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特点:

1、民事诉讼既包括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法院和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诉讼法律关系;

2、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很大影响;

3、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围绕解决民事纠纷这一基本任务,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务的阶段组成,同时各个阶段相互衔接,依次连续进行。

对民事诉讼的涵义,国外诉讼理论有不同学说。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认为,民事诉讼是法院根据当事人请求保护其私法上的权益的程序。英美法系国家对该问题不甚重视,较少明确解释。

参考资料: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Ⅸ 最新民事诉讼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后一条是 第二百八十四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同时废止。

Ⅹ 案例三:民事诉讼法案例

1,本案中,一对夫妇死亡,因其遗产继承问题而发生纠纷,夫妇二人有已出嫁长女李版梅、次子李可、权长子李明、长女李梅、次女李娜数位法定继承人,次子李可起诉请求分割父母的遗房,长女李梅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权,次女李娜不明确表示弃权,又不愿参加诉讼.另有案外人于某主张自己是房屋的共同所有权人.

2,本案焦点在于长女李梅、次女李娜二位继承人应如何处理,李娜则既不明确表示弃权、又不愿参加诉讼的行为应如何认定,于某的要求能否为法院认可,他们在本案中诉讼地位该如何列明.

3,本案法律适用主要<<民诉意见>>第58条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56条之规定

4,本案李可是原告,李明之妻张丽为被告,长女李梅、次女李娜为必要必要共同诉讼人.民事诉讼法规定,应当追加的原告,已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可不予以追加,因李梅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权,所以,法院可以不予以追加.对于次女李娜,既不明确表示弃权,又不愿参加诉讼,民事诉讼法规定应视为没有放弃权利,应当予以追加.对于某,应其对房屋有独立的实体权利,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人民法院应予追加,在本案中,其诉讼地位应为参加之诉讼的原告.

热点内容
司法考试奇葩案例 发布:2025-05-17 10:01:11 浏览:304
陈力律师 发布:2025-05-17 10:00:31 浏览:258
2017司法考试报名截止时间 发布:2025-05-17 09:56:08 浏览:536
劳动法怀孕规定 发布:2025-05-17 09:51:41 浏览:409
卫生法律责任方式 发布:2025-05-17 09:32:18 浏览:380
行政法规由那个机构制定 发布:2025-05-17 09:27:12 浏览:129
行政法律规范易变与生活相关吗 发布:2025-05-17 09:20:52 浏览:711
仲裁法的效力往往高于诉讼法的效力 发布:2025-05-17 09:20:10 浏览:720
挂靠医疗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7 09:15:06 浏览:765
国家关于学前教育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17 09:15:01 浏览: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