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中的丧假

劳动法中的丧假

发布时间: 2021-12-27 17:30:13

『壹』 丧假劳动法规定有几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丧假,用人单专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属。但享有丧假人员的范围和天数,未见相应的明确规定,所以只能参照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中,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的规定执行。

若能提供进一步的信息,有助于提供更为详细准确的解答。

『贰』 劳动法规定丧假是多少天

劳动法对于丧假规定放假是一到三天。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申请婚丧假。劳动者依法享受婚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职工本人需要去外地料理丧事的,用人单位另给予路程假。
【法律依据】
《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第一条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叁』 劳动合同法对丧假有何规定

劳动合同法来没有关于丧假的规自定。劳动法等法律中有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职工的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1-3天的丧假。死亡的亲属在外地,需要职工本人去料理丧事的,另外给予路程假。在休丧假和路程假期间,企业均应照常发放职工的工资。在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本人自理。

『肆』 最新劳动法关于丧假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丧假,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但享有丧假人员的范围和天数,未见相应的明确规定,所以只能参照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中,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的规定执行。
爷爷不属于你的直系亲属,因此不享受带薪休假,属于事假范畴,但你公司领导同意带薪的除外
我所在的公司规定
1、员工真系亲属(夫妻双方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丧亡的,凭亲属死亡证明复印件,经部门经理和中心校长批准可请丧假3天(含公休假日)。
2、员工旁系亲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丧亡的,凭亲属死亡证明复印件,经部门经理和公司经理批准可请丧假1天(含公休假日)。

『伍』 劳动法规定丧假有几天

一般都是1-3天,但是可以根据路途的长短适当请假。

根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三、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自理。

根据规定中所说,只有员工的父母、配偶或子女去世的,才可以享受丧假。

当然,除去国家规定层面外,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对丧假有规定的,不论是亲属的适用范围,还是假期天数,均高于国家规定的情况下,就可以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有的地区有地方性规定,比如《北京市劳动局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丧假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女职工的公婆死亡时和男职工的岳父母死亡时,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可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丧假。

(5)劳动法中的丧假扩展阅读

《劳动法合同法》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陆』 新劳动法丧假规定是怎样的

劳动者和复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制系,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热点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法硕非法学 发布:2025-09-13 11:38:28 浏览:52
商议式立法 发布:2025-09-13 11:36:46 浏览:73
锦州律师电话 发布:2025-09-13 11:36:42 浏览:714
2017年刑事诉讼法司考 发布:2025-09-13 11:26:38 浏览:929
鼎城司法 发布:2025-09-13 11:26:33 浏览:806
崆峒法院网 发布:2025-09-13 11:23:38 浏览:9
社区文化活动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1:23:28 浏览:544
民法典对于中国的意义 发布:2025-09-13 11:21:59 浏览:743
司法鉴定赚钱吗 发布:2025-09-13 11:11:37 浏览:398
对方侮辱我算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3 11:11:05 浏览: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