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的权利和义务

发布时间: 2021-12-27 20:08:37

A. 劳动法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辩证统一关系。

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权力和义务。都应该依法签立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当事人享有劳动合同规定的权利,也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权利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更多体现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关于权利规定。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选)
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B. 《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什么

1:《劳动法》第3
条规定了劳动者应当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享有平回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答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劳动者所享有的8项权利。
2:《劳动法》第3条第二款同时规定了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劳动者所应履行的4项义务。

C. 简述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职业的权利,依法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如下:
1、 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2、 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3、 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4、 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 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6、 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7、 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8、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劳动者的义务如下:
1、完成劳动任务,最基本的义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
5、遵守职业道德。
随着劳动制度的改革,劳动报酬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者付出劳动,依照合同及国家有关法律取得报酬,是劳动者的权利。而及时定额的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则是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违法这些应尽的义务,劳动者有权依法要求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获取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持续的形式劳动权不可少的物质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D.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力和义务有哪些

劳动者享来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自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单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E. 劳动法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

我国公民具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的合法权利义务受法律的保护。权利和义务是密切联系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权利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劳动法》总则第三条对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概括起来有:

1.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

(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这是公民劳动权的首要条件和基本要求。在我国,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都平等地享有就业的权利。劳动者选择就业的权利是平等就业权利的体现。

(2)劳动者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和其他合法劳动收入。

(3)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休息权和劳动权是密切联系的。休假是劳动者享有休息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4)劳动者有在劳动中获得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者在安全、卫生的条件下进行劳动是生存权利的基本要求。劳动安全、卫生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权。

(5)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劳动者不但要掌握熟练的生产技能,而且要懂业务理论知识。只有赋予劳动者这项权利,才能保障劳动者获得应有的知识的技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劳动任务。

(6)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这是指劳动者在遇到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劳动风险时,获得物质帮助和补偿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是享受劳动报酬权的延伸和补充。

(7)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这是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劳动权益的有效途径和保障措施。

(8)劳动者还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包括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合理化建议的权利,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的权利等等。


2.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

劳动者在享有一定的劳动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一定的劳动义务。权利与义务是互为条件的。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

(1)完成劳动任务。劳动者首要的义务是对工作尽心尽责,忠于职守,出色地完成任务。

(2)提高职业技能。劳动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主人翁责任感,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钻研 职业技术,提高职业技能,掌握过硬的本领。

(3)遵守劳动纪律,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劳动者在劳动中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遵 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及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规程标准。

(4)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公民,在社会上,在家庭里,都要遵纪守法。在社会上违法乱纪 ,也会导致劳动权利的丧失。

F. 劳动工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黑龙江龙广律师事务所郑云鹏律师为您解答:

基本权利:

1、平等就业的权利,即符合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享有获得职业的权利;

2、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意愿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

3、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具备有约定劳动报酬的条款;

4、休息休假的权利,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休息时间包括工作间歇、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公休日、法定节假日以及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事假、生育假、病假等,用人单位不得剥夺劳动者合法的休息休假权;

5、获得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作为一个公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用人单位在为劳动者安排工作的时候需要确保劳动者的安全问题得到保障;

6、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职业技能培训是指对准备就业的人员和已经就业的职工,以培养其基本的职业技能或提高其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教育和训练,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可以说是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基础;

7、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对具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暂时失业时,为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劳动者与用人关系建立劳动关系之后,用人单位有义务为用人单位办理缴纳社保;

8、提请劳动争议的权利,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申请调解或仲裁,提起诉讼。

基本义务:

1、劳动者应当履行完成劳动任务义务,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完成劳动任务是劳动者强制性的义务。劳动者不能完成劳动义务,就意味着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具有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义务,劳动者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同时也具有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义务,这也是对劳动者完成劳动任务的保障。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劳动者在从事劳动的时候享有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权利,国家与用人单位为了保障劳动者获得安全卫生保护权利,而指定的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劳动者需要执行。如果是因为劳动者自身未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而导致的损害,劳动者自身需要负责。

4、遵守劳动纪律,劳动纪律是劳动者在共同劳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劳动规则和秩序,宪法规定遵守劳动纪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5、遵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需要终于职守,对社会负责。

如果您有其他任何需要,黑龙江龙广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

G.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1,劳动者的权利
(1)含义来:劳动源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2)内容:劳动者的权利主要包括:①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的权利;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休息,休假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劳动者的义务
(1)含义: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2)内容:劳动者的义务主要包括:①劳动者应完成的劳动任务;②提高职业技能;③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④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
(2)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的,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
(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劳动者在享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4)只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H.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有权利和义务有:
1.劳动者权利有内:
劳动报酬权、休容息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险和福利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
2.劳动者义务有:
劳动义务、提高职业技能义务、执行安全卫生堆积和劳动纪律义务、遵守职业道德的义务、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如依法发行劳动合同义务,保密义务,参加社会保险,缴纳保险费的义务;

I. 《劳动法》中规定的劳动者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劳动法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热点内容
商议式立法 发布:2025-09-13 11:36:46 浏览:73
锦州律师电话 发布:2025-09-13 11:36:42 浏览:714
2017年刑事诉讼法司考 发布:2025-09-13 11:26:38 浏览:929
鼎城司法 发布:2025-09-13 11:26:33 浏览:806
崆峒法院网 发布:2025-09-13 11:23:38 浏览:9
社区文化活动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11:23:28 浏览:544
民法典对于中国的意义 发布:2025-09-13 11:21:59 浏览:743
司法鉴定赚钱吗 发布:2025-09-13 11:11:37 浏览:398
对方侮辱我算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3 11:11:05 浏览:878
司法考试在职 发布:2025-09-13 10:59:11 浏览: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