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

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

发布时间: 2020-12-20 02:17:11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版。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权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 (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 (5)大多数的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判机构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加以解决,只有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由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Ⅱ 请简述行政职务关系产生的法定条件

一、行政职务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行政职务关系是指公务员基于其行政职务而与行政机关之间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行政职务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所包含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内容便是行政职务关系的内容。
(一)公务员的权利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参加培训; 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6.提出申诉和控告; 7.申请辞职; 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公务员的义务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二、行政职务的关系特征:公务员首先是公民,因而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公民。当公务员依法代表国家从事公务时,他就具有了其作为公务员的法律身分,从而享有公务员的法律地位。由于自然人和公务员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身分,二者所处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当其处于公务员法律地位时,便显示出其特点:公务员有资格作为国家的代表,以公务机关的名义从事公务行为;公务员享有行政职权,享有行政优益权,同时需要承担行政职责;公务员的公务行为具有强制性,公务行为所引起的效果,由所属公务机关承受;所属公务机关对公务员个人过错负连带责任。

Ⅲ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所调整和规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什么和什么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所调整和规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回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答。

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受其委托和授权的机关、团体或个人,即必须有代表国家从事行政管理的当事人。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法人与其他社会团体之间不可能产生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行政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外有关机关之间可以依法产生行政法律关系。

(3)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扩展阅读:

行政法律关系不同于行政关系。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关系构成了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行政管理关系;第二类是行政法制监督关系;第三类是行政救济关系;第四类是内部行政关系。

Ⅳ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及其内容

一、行抄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有袭如下的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内容设定单方面性
2)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法定性
3)行政主体权利处分的有限性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以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条件,以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为直接原因。
(1)法律事实法律事实通常可以分为法律事件(洪水、地震)和法律行为两类
(2)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
(3)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
(4)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

Ⅳ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行政法律关系
的特征主要制有:
(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
一方

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
(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
(5)大多数的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由
行政机关

行政裁判
机构
依照
行政程序
或准
司法程序
加以解决,只有在
法律
有规定的情况下,才由
法院
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Ⅵ 如何判断一个法律关系是否是行政法律关系的标准

行政关系一般只来是纵向的隶自属关系,行政机关具有主动性、单方面性。当事人和行政机关权利、义务不对等。比如行政执法人员对违法当事人的罚款。
民事关系是横向的关系。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对等。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民事关系。而行政关系一般不需要双方意思一致。
对于行政关系,如果当事人认为不合理,救济方式是主要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只有在法律明确对定下才可以调解。
民事关系的救济方式为协调、调解、仲裁、民事诉讼等。

Ⅶ 谁知道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行政法律关系除具备一般法律关系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内征。 1、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容必须有一个是国家行政机关,在少数情况下是行政机关内部的某些行政机构或法律授权的某些社会组织。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面,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不是以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合意或者符合双方的意志为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行政机关是以国家的名义行使职权,参加法律关系的,当行政相对人不履行行政法规定的义务时,行政机关可以强制其履行;而当行政机关不履行职责时,相对人只能请求其履行或通过国家机关申请履行或按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都是由行政法预先规定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如税收机关和纳税人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去征税和缴税等。 4、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或者是与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有关。ACD吧

Ⅷ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行政法律关系抄的特点:
1、主体的恒定性与不可转化性:
(1)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中必有一方主体是行政主体,不以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不可能是行政法律关系
(2)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不能由另一方当事人代替,各自的地位和法律角色是确定的。在我国的行政诉讼关系中,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被告只能是行政主体,他们也不能互为原被告。

2、主体资格的受限制性: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无论是行政主体还是行政相对人都要受到一定资格和条件的限制。

3、主体地位“平等下的不对等性”
具体表现为:
(1)主体双方各自权利义务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2)主体双方各自权利义务的数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权利义务是另一方不具有的。

Ⅸ 引起行政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形成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除必须存在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以及内容以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具有相应的行政法律关系赖以发生的法律根据,即有相应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没有行政法律规范的确认和调整,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就无法确定,也就不可能形成行政法律关系。
2.具有导致行政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没有法律事实存在,即使有行政法律规范,也不可能形成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事实就是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 法律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那些法律事实,如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等。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有意识的能产生相应法律后果的活动,如行政主体的治安管理处罚行为、行政相对方申请某种许可证的行为等。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
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就是指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变更。包括: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主体的增加、减少或改变。
2.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物、行为或精神财富的变更。
3.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变更。权利义务发生变化。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
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行政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的消灭。包括:
1.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消灭;
2.权利义务内容的消灭。原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已实现或为新的内容所代替。

Ⅹ 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前提是( )

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前提是(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原则上专自告知之时起发生法律效力,但属在附款有规定时自规定之时起生效。受领之时生效和即时生效的规则,是不能成立的。行政行为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的发生时间,一般为告知之时。这是各国行政法上的通行做法。

热点内容
真相边缘下社会与法 发布:2025-05-17 07:08:14 浏览:71
法的本质社会控制说看法 发布:2025-05-17 07:00:30 浏览:951
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17 06:54:37 浏览:561
东莞市厚街人民法庭 发布:2025-05-17 06:50:12 浏览:923
我国谁在立法 发布:2025-05-17 06:48:06 浏览:571
社会决定法还是法决定社会 发布:2025-05-17 06:39:41 浏览:301
法院代收租金 发布:2025-05-17 06:39:07 浏览:444
交通法规新规定2016 发布:2025-05-17 06:33:29 浏览:203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节 发布:2025-05-17 06:33:24 浏览:303
商法总论期末考试重点 发布:2025-05-17 06:33:19 浏览: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