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中拒绝作证的后果
㈠ 拒绝出庭作证有什么后果
法律分析:新刑诉法第192条、第193条对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法律责任更是作出严厉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拒绝到庭或到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
2、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
3、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
4、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㈡ 证人拒绝作证其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法律分析:证人拒绝作证一般不会承担法律责任。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㈢ 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作证 在刑诉中有惩罚措施 民诉中无惩罚措施 对吗
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的证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法律是有规定的,不可以内拒容绝,因身体原因或法定客观原因不能出庭的,可以提供书面证词。
但是,目前的法律对证人拒不出庭作证,只对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明确的规定 。
对于普通刑事案件及时民事案件的证人拒绝作证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定,这是立法上的缺陷。
㈣ 刑事证人不作证会有处罚吗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中的证人,经人民法院通知,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不作证的,会被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会被拘留。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因此在人民法院认为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没有正当理由拒绝的,会被予以一定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第一百九十二条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一百九十三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㈤ 刑事案件,证人不出庭作证,会有什么后果
2012年新修改的《刑来事诉讼法》规源定了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可以予以训诫,如果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但,该法免除了近亲属出庭的义务(需要强调的是该法并未免除近亲属作证义务,只是免除出庭义务)。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参照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八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㈥ 证件给法庭了,我不愿意当证人,有什么后果吗
证人不到庭证言中的细节无法得到质证,无法保证最大限度还原案件事实;其次,证人证言的证明力无法保证。笔者自己办理的案件中,就曾出现在审判阶段证人书面推翻公安机关证言,并控说公安机关非法取证的情况,而这种类似的情况在现今我国的刑事案件中并不是个例。证人不愿出庭,证言证明力无法保证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庭审实质化进程。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法院还可以对其进行训诫,情节严重的,还可以拘留。此外,根据《解释》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导致法庭对其证言的真实性无法确认的,该证人证言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㈦ 拒绝作证有罪吗知情不报有罪吗怎么定罪
刑事案件中,证人作证是法定的义务,对于拒绝出庭作证的证人,法院可以采取拘传措施内,强制其容出庭作证。
与拒绝作证、知情不报相对应的罪名是窝藏、包庇罪,但构成窝藏、包庇罪,需要综合全案来判断,只有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才构成此罪,否则不构成犯罪。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智力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按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证,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刑法》第三百一十条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㈧ 刑事诉讼法证人拒绝作证拘留几天
第一百八十八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㈨ 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后果是什么
法律分析:我国刑诉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不出庭作证因诉讼活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后果。民事案件中,负有作证义务的证人,未出庭接受双方质证,其真实性对于合议庭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法官可以认为该证人证言真实性有问题,而不采纳该份证据。而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由于刑事诉讼关乎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的剥夺问题,法律对有作证义务的证人出庭作证有强制性的要求,证人拒不出庭的后果有两个,一是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二是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由院长批准,可以处10日以下拘留。需要注意的是,被告人的父母、子女、配偶有免于强制到庭的特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