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行政法新书发布会
Ⅰ 行政调解是调整型的行政指导吗
应该不是,据<当代中国行政法>,二者的相似处在于都由行政主体居间调停,不同在于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依职权主动而为之,但行政调解则是依争议双方申请进行,需制定调解书等.另外二者在权力性\可诉性等方面皆有差别.
Ⅱ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到底有几个法律部门为啥有的说是7个,有的说是9个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
这几个部门构成了我国的法律框架,宪法及相关法律: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法。它们包括三个层次法律规范:宪法、基本法、行政规章及地方性立法。
(2)当代中国行政法新书发布会扩展阅读:
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授权法》、《立法法》、《民族法》等。
2、行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政府采购法》、《国家公务员临时安排》等(一般行政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公安管理制度》(特别行政法)。
3、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和商标法实施细则。
4、商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
5、经济法:
(一)企业管理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乡镇企业法》。
(二)财政法、金融税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
(三)宏观调控相关法律法规:预算法、统计法、会计法、计量法。
(四)有关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的法律:《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6、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
7、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
(一)与自然资源有关的法律: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二)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8、刑法:刑法中有关规定的单行法律法规。
9、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Ⅲ 中国的法律体系有哪些
中国的法律体系有:
一、公法、私法与社会法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的,公法是罗马国家的法,私法是个人利益的法。
根据这一标准,民法、商法等私法都遵循当事人自治原则,确立财产所有权,保护当事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公法,如行政法、刑法、诉讼法,是利用国家权力对社会财富分配进行宏观调整,调整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法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社会化现象的出现,形成了一种新的法律,即社会法,如社会保障法。
这是因为存在独立的社会利益,既不是国家利益,也不是私人利益。因此,社会法被称为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一种法。
公法、社会法和私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式、法律标准、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
(3)当代中国行政法新书发布会扩展阅读:
当代中国法律部门: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通常由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组成。
1、宪法
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在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宪法部门最基本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规范性文件中。
除了宪法,这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宪法部门还包括底层下属的组织法等法律主要国家机构、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授权法律,法规法律,和国籍的法律。
2、行政法
行政法是规范国家行政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和规范的总和。包括界定行政制度的规范、界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则的规范、规范行政机关活动方式、方式和程序的规范、规范国家公务员的规范等。
我国关于一般行政法的规范性文件较少,主要有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督法、政府采购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特别行政法包括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3、民法
民法是规范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我国民法部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主要由民法通则和民法具体法两部分组成。
民法通则是民法部门的基本法律。单独民法主要包括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此外,还有一些单独的民事法律法规,如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和商标法实施条例。
4、商法
在明确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商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的地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业关系或商业行为的法律。
从表现形式看,我国商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等。商法是法的一个分支,但民法中规定的许多有关民事关系的概念、规则和原则也适用于商法。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实行民商合一的原则。
5、经济法律
经济法是调节一国经济管理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而发展起来的,以适应国家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需要的法律部门。
经济法的法律部门的表现包括法律与企业管理有关,如法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的法律,法律对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乡镇企业等等。
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等金融、财税相关法律法规。与宏观调控有关的法律法规,如预算法、统计法、会计法、计量法等;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涉及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
6、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社会保障法是调整有关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法律。
法律部门的法律包括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相关人员参与企业管理,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方面的法律规范,对劳动卫生和劳动安全的法律规范,法律规范关于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法律,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和法律法规,规则等。
法律部门的主要规范性文件有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
7、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是关于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通常分为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法主要是指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
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涉及自然资源法,包括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环境保护方面,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8、刑法
刑法是规定罪与罚的法律。是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性法律部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刑法也是最受关注的一种法律。在刑法中,占主导地位的刑法规范的文档,和一些独立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也可以规定刑法规范的内容。
9、程序法
程序法,是涉及各种诉讼活动的法律。
从程序法的角度保证了实体法的正确实施和实体权利义务的实现。程序法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同时。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仲裁法、监狱法等法律一般属于这个部门。
Ⅳ 行政法角度,中国的行政法治之路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与完善
首先、我国行政法律、法规以及现行规章多为实体之规定而少程序之规定,对公民义务性规定甚至于权利性规定不少却缺少公民权利受到侵犯后怎样予以救济的法律规定。由宪法到各具体法律规范,我国公民享有若干权利,但这些规定大多过于抽象,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司法实践中这些权利的救济往往因为法律没有具体规定而陷入真空,如受教育权被侵犯后怎样予以救济,我国各部教育法规都没有明确的司法或行政救济条文,仅规定学生有权进行申诉,但是申诉之规定也没有明确规定受理部门及程序,根本解决不了受教育权被侵犯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来,大量受教育权诉讼案件的发生就是最好的明证。在该领域之内,一旦WTO成员方公民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在我国接受教育并发生受教育权被侵犯之时,我国政府该如何应对,毕竟我国受教育权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之规定与WTO规则之规定差距甚大啊。同时与我国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关于保障个人受教育权的规定也不一致。
其次法律、法规特别是行政规章之间冲突严重。“2003年10月22日的《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法与法撞车我们该听谁的’再一次讲述了‘艾滋病疑似患者申请结婚登记’使婚姻登记机关无所适从的故事。涉及到国务院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与《婚姻法》、《母婴保健法》、《传染病防治法》互相之间关于结婚登记必要条件之间的冲突;同年10月9日,重庆一名在校大学生申请登记在让重庆教委尴尬为难之时也揭示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与《婚姻登记条例》、《婚姻法》之间的冲突。”而涉及入世的法律法规冲突特别是行政规章的冲突早在我国的《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五部分“与贸易有关的只是产权制度”第251条表A、表B,特别是表B第二部分加入时就废止的四部部门规章,己说明我国目前的法规、规章冲突严重,急需清理。
Ⅳ 刘莘的科研成果
《行政诉讼法学》(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诚信政府研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软法与公共治理》(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法治政府与行政决策、行政立法》(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行政法治文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行政法学》(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合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3月
《当代中国行政法》(合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1月
《行政法学教程》(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行政诉讼法学教程》(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行政法学新论》(合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1月
《行政法学》(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国内法律冲突及立法对策》(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行政立法研究》(独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
《行政诉讼法原理》(合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
《行政法前沿问题研究》(合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3月 《政府公信力就是影响力号召力》,《法制日报》第3版,2007年6月26日
《制度性栅栏,它纵容了就业歧视》,《法制日报》第3版,2007年6月12日
《强化激励机制才能推动公众参与》,《法制日报》第3版,2007年5月31日
《规范文件也能监督》,《检察日报》第6版,2007年4月30日
《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是我们社会的希望所在》《检察日报》第6版,2007年4月16日
《立法委托起草尚需配套制度支持》,《法制日报》第3版,2007年3月28日
《财产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确定》(与陶攀合作),《法治研究》(浙江省社科院刊物),2007年第3期
《环境保护既要行政升格又要法律升级》, 《法制日报》第3版,2007年1月30日
《功能视角下的行政诉讼类型法定化》(与李大鹏合作),“WTO与司法审查”研讨会论文,2006年11月
《论行业协会调解——制度潜能与现状分析》(与李大鹏合作),《当代中国行政法的源流——王名扬教授九十华诞贺寿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禁令合理与否取决于民众立场》,《法制日报》第3版,2006年11月7日
《现代行政法与和谐社会》(与李燕合作),《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辅助性原则与行政体制改革》(与张迎涛合作),《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四期
《征求民意是法治的应有之义》,《检察日报》第六版,2006年10月16日
《社保基金的法律定位为何令人关注》,《检察日报》第六版,2006年9月4日
《不违章都难源于行政行为不合理》,《新京报》A03版,2006年8月29日
《公共利益:物权法要摆脱的困境》,《法制日报》第三版(本报特约评论员),2006年8月29日
《政府帮银行讨债背后的角色错位》,《法制日报》第三版(本报特约评论员),2006年8月24日
《叫停孟母堂真是依法行政吗?》,《检察日报》第六版,2006年8月14日
《地方政府GDP注水折射统计体制缺失》,《法制日报》第三版(本报特约评论员),2006年8月10日
《短信评干部应当叫停》,《法制日报》第三版(本报特约评论员),2006年7月18日
《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若干问题探讨》(与王达合作),《法律适用》,2006年第8期
《普通债权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特定情形——对“法律上利害关系”的理解》(与王达合作),《人民司法》,2006年第7期
《廉价政府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法制日报》第6版,2006年6月7日
《暂停献血指标彰示法治的回归》,法制日报,2005年12月
《宪法征收补偿条款的解读》,行政法的中国之路(论文集),2005年12月
《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必要性》,人民法院报,2005年4月
《公共利益概念辨》,岳麓法学评论,2005年5月
《论大学自治的限度》,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
《现代行政法与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保护》,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
《行政复议制度近期可能的改革》,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
《立法:在前行中完善》,北京人大,2004年11月
《利益平衡——行政许可法的关注重点》,法学,2003年10月
《法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制日报,2003年7月
《诚实信用原则在行政法上的运用》,岳麓法学评论,2003年5月
《政府信息公开研究》,政法论坛,2003年2月
《行政法上之诚信原则刍议》,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11月
《行政不作为案件中“法定职责”的含义》,人民法院报,2002年10月
《情报公开法若干问题研究》,公法研究,2002年10月
《公证书是否可诉》,人民法院报,2002年1月
Ⅵ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是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劳动法科教文卫法资源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军事法
Ⅶ 求书,有关立法听证制度方面的著作,国内外的均可(最好是国外的)
给你推荐八本,如下,希望能帮助到您。
1.听证:中国转型中的制度建设和公众参与-立法建议、实践指南、案例
李楯 编/2008年12月/知识产权出版社
法治的原则是: (1)人的基本权利是立法所不能剥夺的。 (2)一切法律上的决定均须遵循预设的程序做出,非经正当过程做出的决定是无效的。 (3)一切法律上的纷争最终可获独立的和中立的...
2.立法听证与地方治理改革
杨雪冬 编著/2004年04月/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聚焦立法听证的法律依据,立法听证中的利益表达和公民参与、立法听证的技术安排、立法听证规、当代中国立法听证面临的挑战困境,以及国外的立法听证等关键问题,以全新的视角透视了立法听证在当代...
3.行政听证制度研究
章剑生 著/2010年01月/浙江大学出版社
《行政听证制度研究》在对行政听证制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透过比较法的视野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行政听证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结合中国法规范,分析了行政立法、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政府定...
4.听证制度:透明决策与公共治理
彭宗超,薛澜,阚珂 著/2004年05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该书将听证制度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突出了听证制度的政治意义,运用对比研究,阐述精辟、透彻,富有说服力。适合各级党政机关的人士参考阅读,同时也适用于大专院校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师..
5.中国公共听证研究
李春燕著/2009年04月/法律出版社
五年前,我将“公众参与与行政法”作为给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讲课的论题,当时,不少博士生有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课后,他们恍然大悟:公众参与是现代行政法与传统行政法的重要区别所在,也是现...
6.行政法史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行政法学丛书)
关保英 主编/2008年01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史论丛》是“上海市重点学科(行政法)”阶段性理论成果,也是重点学科所凝练的学科方向的具体落实。行政法史是研究行政法制度和思想等相关范畴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其既是行政法学的重要组...
7.当代中国行政法(上、下卷)
应松年 主编/2005年01月/中国方正出版社
本书系综合性、系统性兼具研究性的教科书,其目的不仅在于向读者介绍和传授关于行政法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努力汇集和反映20年来中国行政法的发展脉络和最新研究成果。基于此,编著工作伊始我们...
8.立法效益研究 以当代中国立法为视角
汪全胜 著/2003年08月/中国法制
汪全胜,男,1968年生,安微桐城人,法学博士,安微省高等学校科带头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系副主任。1952年安微师范大学政系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5年安微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毕业...
Ⅷ 杨海坤的主要著作
《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
1、《行政法学》,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主编,法律出版社1992年6月版
3、《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独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4、《行政法学教程》,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行政诉讼法学》,独立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版
6、《市场经济、民主政府和法治政府》,个人论文集,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年7月版
7、《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合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8月版
8、《中国行政法基础理论》,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年5月版
9、《新编行政诉讼法学》,合著,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年8月版
10、《跨入21世纪的中国宪法学》,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1、《跨入新世纪的中国宪法学》,上、下册,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12、《宪法学基本论》,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8月版
13、《宪法基本权利新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4、《行政法学基本论》,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15、《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16、《当代中国行政法》,参加撰写,方正出版社2004年12月7月版
Ⅸ 谭宗泽的学术成果
一、学术论文
论行政复议制度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1989年,《法学杂志》二期。(与王连昌教授合作)
国家赔偿的若干问题分析,1995年,《现代法学》三期,
行政违法研究,1996年,南京大学《法学评论》,四期,
《公务员法之公务员保障制度研究》,2002年7月,台湾,《海峡两岸行政法研讨会论文集》
《行政诉讼目的新论》,2010,《现代法学》,四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多学科视角的探讨》,2010年,江海学刊第四期。
《行政主体理论的重构——行政法与WTO规制的双重视角》,2007年,南京社会科学第三期,
《简论刑事赔偿程序的完善》,2007年,《人民检察》第九期。
《国家教育考试机构法律地位研究》,2009年,《现代法学》第二期。
《形式、实质与整合:服务行政阶段论——以德国模式为路径》,2009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期,
《限权政府的破产与中国行政法的未来》,2008年,《行政法学研究》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立法需求分析》,2009年,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
《反思与超越:中国语境下的行政抵抗权研究》,2010年,《行政法学研究》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行政不作为的认定与相对人权利保障》,2008年,《中国法学》(英文版)
二、著作、教材
《当代中国行政法》,1988年,重庆出版社,(撰稿人)
《行政法学》,199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撰稿人)
《行政诉讼法学》,1994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参编,司法部统编规划教材,已再版三次)
《行政处罚法》,1996年,重庆大学出版社(撰稿人)
《行政处罚的理论与实践》,1997年,广西民族出版社,(撰稿人)
《行政诉讼法学》,1998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副主编)
《行政诉讼法学》,2000年,检察出版社,(副主编)
《行政诉讼法》,2001年,法制出版社,(副主编)
《新编行政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研究》,重庆出版社(二人合著)
《行政法学》,2002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副主编,司法部统编规划教材,此前已再版三次
另外,在教学改革方面,本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2002年经过验收成为四川省、重庆市重点示范课程,2009年成为重庆市精品课程,宪法行政法学科成为重庆市重点特色学科。行政法教研室试办的由谭宗泽、王学辉两位教授实施的“双人互动式教学法”获得重庆市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入围全国优秀教学成果评审目录。
行政法学(西南政法大学成人教育系列规划教材)/谭宗泽 孙宁华,2005-8-1版
《行政诉讼结构研究-以相对人权益保障为中心》。2009年,法律出版社。
三、课题(参加或主持)
1.可持续发展与行政法研究
2、《重庆市天然气汽车安全管理规定》(试拟稿)
3、《行政听证与陈述管理办法》(试拟稿)
4、重庆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研究
5、行政问责制研究
6、行政执法理念与方式创新之探索
7、《行政听证与陈述制度研究》
8、《行政救济制度研究》
9.《重庆市实施国家赔偿法办法》的修订研究
10.《社会管理创新的行政法实施研究》(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