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定简
Ⅰ 以下哪一个不是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必备条件( )
D
依据《行政处罚来法》第五章源、第一节、简易程序:
第三十三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由此可见,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基本条件有三点:
1、违法事实确凿;
2、有法定依据;
3、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
Ⅱ 行政诉讼是简单程序还是
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关于简易程序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回点工作的答通知》与诉讼制度或者司法制度的法律保留原则不符。该通知不属于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
一、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中,基本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权利义务明确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一)涉及财产金额较小,或者属于行政机关当场作出决定的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给付、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案件;
(二)行政不作为案件;
(三)当事人各方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案件。
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Ⅲ 行政诉讼 简称民告官,所谓“官”是什么意思
政府
官员(公务员)是执行政府意志的人,只是个代表,它们的职务行为即是政府行为,此行为违法意即政府违法
所以诉讼对象是他们代表的政府结构
Ⅳ 行政公文的简介
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内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容的应用文。作为表述国家意志、执行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执法、传递重要信息的最主要的载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文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延续和补充。 公文写作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起草者具有工作实践的基础,懂得工作中许多微妙的关节,而在具体起草中要求较好的文字语言工夫。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公文语言功夫的核心是选词。选词一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二要符合明晰、 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 为避免上下文重复而选择不同的词语,注意文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
Ⅳ 行政法律是怎样的法律怎样算行政违法行为简单点。最好举个例子。谢了~~~
行政法律不是一部单一的法律,而是具有行政执法监督的政府职能部门在具体内行政事务中,执法所容依据的法律法规的统称。例如环保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当然还有其它的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可以依据),土地管理部门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林业部门依据的是《森林法》,金融部门依据的是《商业银行法》、《外汇管理条例》,质量监督部门依据的《产品质量法》等等,总之,凡是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都有专门的行政法律作为执法依据,种类是很多的,一一列举估计怎么也有上百种,而且还有很多行政法规是地方性的,每个地方还存在差异性,加起来就更多不胜数了。。。
至于怎么算是行政违法行为,我国《行政诉讼法》中第五十四条有所提及,具体包括:
1、行政处罚证据不足(例如:缺乏处罚证据,仅仅有人证,没有抓到现行物证)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这种情况现实中极为常见)
3、违反程序(这要看依据的具体行政法规,里面有详细规定)
4、超越职权的(例如不在该部门职能管辖的)
5、滥用职权的(例如做出处罚不在其权限范围内)
6、行政处罚有失公正(例如同样的案例,做出的是不同处罚结果)
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简答题
(1)对于A县政府罚款的行为,甲公司能否申请复议?为什么?
【答案】可以申请复议。因为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
(2)如果甲公司能够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是谁?被申请人是谁?为什么?
【答案】复议机关是该地区行署,被申请人是A县政府。因为对于地区行署(省、自治区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地区行署申请行政复议。
【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三条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3)对于该地区行署所做的决定,甲公司能否提请复议机关审查,为什么?
【答案】可以对该行署的决定一并提请审查。因为复议法规定,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对行政机关的部分规定进行审查。
【依据】《行政复议法》第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4)复议机关应如何处理该案?
【答案】复议机关应该受理此案,对县政府的行政处罚行为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决定。同时,对该地区行署的决定一并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处理。
【依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六条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六十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Ⅶ 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
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近40年来,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改革开放中深入推进,政府治理不断创新、效能持续提升,使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级政府职能加速向服务型转变,大量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更加注重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建设,有力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7)行政法定简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容具体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进入全面深化的崭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明确把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这个阶段,各级政府牢牢抓住简政放权这个“牛鼻子”,以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引领,加强监管创新,优化政府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各类公共服务供给。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了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极大提高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