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电大民事诉讼法性考任务4

电大民事诉讼法性考任务4

发布时间: 2022-02-13 21:17:19

1. 开放大学民事诉讼法学形考任务 成人高考、网络教育、国家开放大学答案就民事诉讼法本身的特征而言

国家的教育分为国民教育和非国民教育
国民教育按照含金量排名分别为
统考:一本,二本,三本,专一,专二
自考
成人高考
网络教育
电大,也就是国家开放大学
因此,国家开放大学只要满18周岁都可以报名

2. 民事诉讼法第4条与法律适用法第41条是否冲突

不冲突,民事诉讼法适用的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它的意思是涉外的民事案件回在我国审理答的不管适用哪国法律,诉讼问题均需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来进行指导。而法律适用法第41条指明的是当涉外民事法律发生冲突适用的是哪种实体法的问题,是一种冲突规范,最终指明的是实体法,而不管适用各种实体法若在我国进行民事诉讼,则诉讼程序都应当依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二者是这样的关系。

3. 民事诉讼法第145条_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3)电大民事诉讼法性考任务4扩展阅读:

原告申请撤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撤诉的主体只能是原告。

起诉和撤诉的主体具有同一性,申请撤诉和起诉只能是同一方当事人,通常是原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由于向人民法院提出了独立的诉讼请求,其诉讼地位相当于原告,可以撤回自己的起诉,但其撤诉不影响原被告之间的诉讼照常进行。

在反诉的情况下,反诉的原告即本诉的被告可以撤回反诉。

(2)要有申请撤诉的具体行为,即必须向人民法院明确提出撤诉的请求。

通常是要递交撤诉申请书,在申请书中有撤诉的明确意思表示。

(3)申请撤诉必须是原告的自愿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审判人员不得强迫原告申请撤诉。

(4)申请撤诉的目的必须正当、合法。原告对自己诉讼权利的处分要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会受到国家的干预。

(5)原告的撤诉申请必须在受诉人民法院宣判前提出。

原告提出撤诉申请后,受诉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原告的撤诉申请符合条件的,裁定准予撤回起诉;反之,裁定不准许撤回起诉。

4. 民事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所进行的诉讼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之间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发生的,由民事诉讼法所调整的诉讼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在民事诉讼过程中;第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存在于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之间;第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以诉讼权利义务为内容;第四,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受民事诉讼法调整。
既判力是指法院裁判生效后的效力,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任意推翻。一般来说,既判力的效力及于判决的主文部分。
民事诉讼的主管,即法院主管,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审判解决一定范围内民事纠纷的权限,也是确定人民法院和国家其他机关、社会团体之间解决民事纠纷的分工和职权范围。
期日是“期间”的对称,是指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会合进行诉讼行为的某一特定的具体日期。
期间是“期日”的对称,是由某一时间点到另一时间点之间持续经过的时间

5. 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刑事诉讼法学》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试题及答案

大象找答案这个小程序上都能找到这些试题和答案,我觉得挺好的,帮你搜了一些,希望能够帮到你~~~~
一、判断题
1、民事诉讼是指民事争议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裁判民事争议的程序和制度。
2、广义的民事诉讼是不包括执行程序的。
3、当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后,被告就有应诉的义务。
二、单选题
1、( )被认为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最公正和最有效的手段。
A、民事诉讼 B、民事调解 C、民事执行 D、仲裁
三、多选题
1、民事诉讼主要的特征有( )。
A、民事诉讼是一种当事人对立的结构 B、民事诉讼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民事纠纷
C、民事诉讼解决的争议是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D、民事诉讼是依照一定的法律规范,严格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的

第二节民事诉讼与相邻制度的关系
一、判断题
1、人民调解形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力。
2、与民事诉讼相比,仲裁制度具有更大的选择性。
二、单选题
1、在民事诉讼领域,( )被认为是“东方经验”。
A、民事诉讼 B、人民协商 C、人民调解 D、民事仲裁
2、调解的双方当事人,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 )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A、15 B、30 C、60 D、90
3、下列案件中,不适用民事诉讼法审理的有:
A、某甲失踪3年,其妻到法院要求宣告某甲失踪
B、某乙欠某丙3000元迟迟不还,某丙无奈之下到法院请求发出支付令
C、某丁不服税务机关征税税额的决定向法院起诉
D、某戊与一家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该公司以某戊工作能力欠缺为由未足额支付合同中规定的工资,某戊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现对仲裁裁决不服
三、多选题
1、民事诉讼与民商事仲裁都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有效方式,但两者在制度上有所区别。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民事诉讼可以解决各类民事纠纷,仲裁不适用与身份关系有关的民事纠纷
B、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仲裁实行一裁终局
C、民事诉讼判决书需要审理案件的全体审判人员签署,仲裁裁决则可由部分仲裁庭成员签署
D、民事诉讼中财产保全由法院负责执行,而仲裁机构则不介入任何财产保全活动

6. 2018秋季电大期末民事诉讼法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有一个小程序挺好的,平常做形考的时候都是用它来搜答案的,叫大象找答案,之前是叫电大题酷的,专门做电大试题库的,所以试题都挺齐全的,基本上都能搜到。

7. 电大考试 民事诉讼法 简述当事人申请再审必须符合的条件有哪些

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199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
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200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
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第201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
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
第202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第203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
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

第205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
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申请再审的主体必须符合即当事人、法定代理人;
申请再审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必须是已发生法律效力的;
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不得申请再审;
申请再审的时间是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或者
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申请再审的事由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的情形之一;

8. 求电大民事诉讼法形考答案

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所进行的诉讼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之间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发生的,由民事诉讼法所调整的诉讼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在民事诉讼过程中;第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存在于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之间;第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以诉讼权利义务为内容;第四,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受民事诉讼法调整。
既判力:是指民事判决实质上的确定力,即形成确定的终局判决内容的判断,所具有的基准性和不可争性效果。
民事诉讼的主管:即法院主管,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审判解决一定范围内民事纠纷的权限,也是确定人民法院和国家其他机关、社会团体之间解决民事纠纷的分工和职权范围。其实质是确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权限范围问题。凡是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审判;凡是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则无权行使审判权。
期间,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各自完成某项诉讼行为的一段时限.是由某一时间点到另一时间点之间持续经过的时.
期日是“期间”的对称,是指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会合进行诉讼行为的某一特定的具体日期。

热点内容
口头承诺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1 12:11:03 浏览:517
夏代司法官 发布:2025-08-21 12:09:18 浏览:991
法律知识普及社会调查报告 发布:2025-08-21 11:59:39 浏览:893
民法典有多少部 发布:2025-08-21 11:48:58 浏览:455
行政部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1 11:17:41 浏览:555
法院疫情维稳 发布:2025-08-21 11:15:15 浏览:75
伪造证件罪及司法解释 发布:2025-08-21 11:03:49 浏览:333
山东法扬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8-21 11:02:08 浏览:505
司考行政法地方编制 发布:2025-08-21 10:59:45 浏览:664
新行政诉讼法对依法行政的影响 发布:2025-08-21 10:40:10 浏览: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