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解释266

民事诉讼法解释266

发布时间: 2022-02-13 21:26:30

⑴ 请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是否在近期经过一次修改

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28次会议讨论通过,法发(内92)2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容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2012年8月31日,随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根据该解释第五百五十二条的规定,本解释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同时废止。故就不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修改问题了,因为已经废止了。

⑵ 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

2012年8月31日,最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通过并生效,由于新法的实施,适用法律以及审判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结合法院的审判实际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新法实施后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适用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目前最新的新法解释就是2020年1月1日生效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版本。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前言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根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解释。

⑶ 新民事诉讼法二百五十一条释义

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

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⑷ 如何解读最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二十五条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⑸ 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

新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二十六条【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管辖】
专第二十六条因保险合属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解释】本条是关于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管辖的规定。
本条规定,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保险合同,是指投保人支付保险费给保险人,保险人对于投保人因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所致的损害或者责任,承担赔偿责任或者支付一定金额的合同。因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是指投保人或者保险受益人与保险人之间发生的争议。保险标的物,是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的保险合同所指向的对象,如财产、人身健康或生命等。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被告住所地、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则可由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⑹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该法条规定的是,当事人在收到作为执行根据且有效的法律文书后可以在法定期限内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如超过法定期限申请,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法院已经采取了以下的执行措施:
(1)民事诉讼法第221条:被执行人为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但查询、冻结、划拨存款不的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冻结、划拨存款,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银行、信用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2)民事诉讼法第222条:被执行人为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3)民事诉讼法第223条:被执行人为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而民事诉讼法219条的司法解释的意思是说,法院已采取了以上三种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即不再受“民事诉讼法219条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中期限的限制)
本人认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6条的规定,执行分为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如果是属于法院移送执行的法律文书的话,如果法院采取了上述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履行,那么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不受期限限制;如果是不属于由法院移送执行的法律文书,而是债权人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申请了执行,法院受理了并采取了以上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履行,那么也属于债务人应当继续履行的情况,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仍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不受期限限制。

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七十来三条 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源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申请理由成立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

⑻ 民事诉讼法第226条的具体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必须遵守法定的期限,方为有效,如果超过期限,就丧失了申请执行的权利。法院执行立案后,法院应在6个月内采取执行措施。

如果法院在6个月内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

(8)民事诉讼法解释266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强制执行的规定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执行组织,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执行本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所作的判决和裁定。

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原则上也由原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负责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执行。

如果被申请执行的财产或者被申请人在外地、而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执行员又不便前往执行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托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函后15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

在30日内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次日起15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托人民法院执行。



⑼ 怎样理解《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

第二百四十七来条当事人就已经自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重复起诉:
(一)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
(二)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
(三)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
当事人重复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你不能就一件事多次起诉,如果是生效的,可以申请执行,不能再次起诉。如果出现变化,比如被人打伤处理完了,后来复发,与前次原因有关或是其引发的,可以再起诉就新发生的费用。

⑽ 关于最高法院民事诉讼法的第二百零六条的司法解释



第三百九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依法决定再审,专依照民事诉讼属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需要中止执行的,应当在再审裁定中同时写明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情况紧急的,可以将中止执行裁定口头通知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并在通知后十日内发出裁定书。

热点内容
口头承诺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1 12:11:03 浏览:517
夏代司法官 发布:2025-08-21 12:09:18 浏览:991
法律知识普及社会调查报告 发布:2025-08-21 11:59:39 浏览:893
民法典有多少部 发布:2025-08-21 11:48:58 浏览:455
行政部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1 11:17:41 浏览:555
法院疫情维稳 发布:2025-08-21 11:15:15 浏览:75
伪造证件罪及司法解释 发布:2025-08-21 11:03:49 浏览:333
山东法扬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8-21 11:02:08 浏览:505
司考行政法地方编制 发布:2025-08-21 10:59:45 浏览:664
新行政诉讼法对依法行政的影响 发布:2025-08-21 10:40:10 浏览: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