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赔偿与补偿
❶ 劳动法赔偿
1、因为订单大量减少的原因,公司采取降薪、定期放假的措施,你应当予以一定的理解。
针对目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北京市2月23日出台了指导意见。《意见》中称,面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可围绕保障就业、稳定劳动关系,采取多种措施调整劳动力组织,通过缩短工时、轮岗培训、适时安排年休假、轮岗放假、协商薪酬等办法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矛盾,尽最大努力不裁员或少裁员。
定期放假的企业应支付员工生活费,生活费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70%。 你半个月的薪水是否符合这个标准呢?低于的话,你可以向公司主张权利。
2、如果你对此决定不接受的话,企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按工作年限1年补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你支付经济补偿金。
3、去年劳动合同法刚实施,用人单位补签了劳动合同的行为合法。
4、在危机面前,鼓励职工与企业共同约定行动,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❷ 劳动合同法里的经济补偿与赔偿金分别指什么
补偿金是指合同期限届满或者是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适用,赔偿金是在单位单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适用,此时也还有相应的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是法定的,其构成要件主要是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赔偿金的构成要件主要有四个:一是当事人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二是给对方造成了实际损失;三是责任方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四是这种过失与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❸ 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区别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区别: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额外的油费补贴不单独作为赔偿项目,符合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
适用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剩余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等;
2、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劳动者工资,若存在拖欠,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劳动者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3)劳动法赔偿与补偿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2年12月28日通过,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❹ 关于新劳动法中的工资赔偿标准
关于新劳动法中的工资赔偿标准是:
一、经济补偿金按照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专平均工资计算,(这里的工资按属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的范围规定执行。
二、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应当从第二个月开始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差额,做多不能超过11个月。
❺ 新劳动法的经济补偿和经济赔偿是怎么对待的
你的困惑应该主要是经济补偿和赔偿的概念及算法,下面解答的你困惑:
先说你举的例题,如果单位以你所叙述的理由与A解除劳动合同,那么这个解除不是协商的范围,而且单位以过错为由开除A,这种情况下不需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劳动者,当然了有的单位人事不懂装懂为了所谓的严谨也会书面通知,但关键在于解除的理由是否成立,是否合法!如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不合法(你说的理由就很牵强),那么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
赔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是工作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金,满半年不足一年的按一个月工资标准计算,不满半年的按半个月工资计算。
上述规定的计算方法为2008年1月1日后!
08年1月1日前的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则是满一年给一个月工资,没有半年之说,不满一年的都按照一个月工资标准来算。
例题中的A现在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要求:
1、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周期是08年1月1日至10年5月1日,这个周期应该是两年零4个月,也就是相当于两个半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再乘以2(因为是违法解除所以要在这里叫赔偿金了)
2、支付08年前的经济补偿金,2000年入职到07年底,相当于8个月的工资。
具体的钱数你根据实际情况去算吧。
我感觉我解释的够清楚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PS:因为专业 所以准确!
❻ 新劳动法 赔偿问题
关于经济补偿金来的规定,源08年1月1日之前的,适用劳动部94年颁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不管用人单位是合法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你可以获得6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而从08年1月1日开始,适用《劳动合同法》,你可以获得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你可以获得2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综上,如果用人单位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你可以获得7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你可以获得8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第三款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❼ 新劳动法关于拖欠工资后的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你好!
《劳动合同法》第8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第87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以上85条和87条都是关于赔偿金的规定,这两处的赔偿金均属于惩罚性赔偿的性质,但却有所区别。
85条第四项规定的是用人单位正常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对应的是《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的情形。 也就是说在用人单位按46条的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依法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却没有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其支付,逾期仍不支付的,应向劳动者加付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一以下的赔偿金。
而第87条规定的则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对应的是《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履行的情况。 当用人单位出现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就可以适用《劳动合同法》第87条的规定,要求单位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总结来说,第85条所针对的是用人单位未及时支付经济补偿的行为而作出的惩罚,这种情况下,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是可以同时享有的。
而第87条所针对的是单位的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此外,第85条加处赔偿金的比例为50%以上100%以下,而第87条则确定为100%。 所以,当出现类似的劳动争议时,应视具体情况而选择适用不同的条款。
具体参考下《劳动合同法》46和48条。
希望回答能帮助到你!
❽ 关于劳动法补偿金、赔偿金
你和机关签订的劳动合同应该属于劳动法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