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选择题当庭侮辱

刑事诉讼法选择题当庭侮辱

发布时间: 2022-02-24 14:16:13

『壹』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61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能判多久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一个概念上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它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本法第六十一条是规范刑事拘留程序的具体法条。通俗的讲,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它并不涉及定罪判刑。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通俗的讲就是它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什么样的具体行为涉嫌什么罪名;犯了这种罪应当判什么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如果本案属于一般的情节,那么被告人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如果有本条第二、三款的情况之一,那么最少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了。
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否明白了,如果你认为我的回答解决了你的问题,请你采纳。谢谢!

『贰』 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作业单选题(三)多选题(一)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21.d
22.a
23.a
24.c
25.b

1.ac
2.cd
3.bcd
4.ab
5.bd

『叁』 关于刑事诉讼法的几个选择题

1.D 2.D 3.C 4.A 5.D
6.B 7.A 8.D 9.B 10.B
11.A 12.D 13.B

14.AC
15.BC
16.CD
17.CD
18.ABCD
19.BD
20.AD
21.ABCD

22.
审判监督在我国现有的司法实践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目前审判监督程序中本身存在的矛盾和缺陷严重的制约和影响审判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使审判监督程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其主要表现有:启动机制混乱,再审事由无限制,审级的无限定问题,审理程序及再审范围的无限定性,对审查方式、处理结果、期限等均未加以规定,申请再审的权利义务内容不明确等等。笔者由此而展开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势在必行,并对于审判监督程序目前存在混乱的根源进行探讨,认定其根源就是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与维护生效裁判稳定性的矛盾以及申请再审的当事人主义与再审提起的职权主义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如果无法得到解决,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将无法彻底进行。为此笔者探讨了再审程序的价值取向问题,认定程序公正、程序效益和程序安定是再审程序的价值取向。要实现再审程序的价值目标,笔者建议应首先确定权利义务相对应的申请再审权及构建以公正、效率、效益为价值目标的科学的审判监督和诉权保障机制, 改革和完善申请再审程序,完善再审的启动程序,科学构建起再审的事由,实行审级监督,对民事、行政案件实行再审申请预收费制度等。并建立有限的“三审终审制”。

23.
不正确。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因刑事犯罪而产生的赔偿问题,故离婚不能做为附带民事诉讼一并处理。

『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六十一规定侮辱罪名要拘留多久

第六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里面好像没有什么侮辱罪名啊

『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第八十条之规定,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会判刑几年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刑法条文:
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轮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三款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第三款是关于人民法院通知开庭的程序方面的规定,根据该款规定,法院在确定开庭时间后,应提前三天通知相关诉讼当事人;如果是公开开庭的,还应提前三天进行开庭公告。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批三款的具体条文内容为: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二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柒』 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内容如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回,不追究刑答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7)刑事诉讼法选择题当庭侮辱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捌』 刑事诉讼法3,选择题

1B 2A 3D 4A 5B 6A 7D 8 9B 10A 11C 12C 13C 14D 15C 16C 17C 18A 19B 20C(其实B也没错,刑法第五十条就是按照B那么表述的,版而刑诉法第二百一十权条是按C那么表述的,鉴于你问的是刑诉的问题,我就按刑诉法的规定回答你)

热点内容
劳动法41条内容42条 发布:2025-08-18 22:58:28 浏览:509
农村土地征用涉及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8-18 22:57:10 浏览:99
成品油行政法规 发布:2025-08-18 22:44:25 浏览:62
著作权法法律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发布:2025-08-18 22:44:18 浏览:645
广东劳动法生育规定 发布:2025-08-18 22:44:08 浏览:919
法治知识网络竞赛活动 发布:2025-08-18 22:37:22 浏览:407
浦发银行法律顾问投标 发布:2025-08-18 22:37:09 浏览:380
买房婚姻法公平 发布:2025-08-18 22:32:08 浏览:275
民法典是十三届 发布:2025-08-18 22:19:55 浏览:867
经济法实务第一章在线测试 发布:2025-08-18 22:18:13 浏览: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