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赎买行政法

赎买行政法

发布时间: 2022-02-24 16:04:07

『壹』 什么叫“赎买式政治效忠文化”

赎买形成了这样的关系,你给我钱,我或者我的东西归你,收买方拿利益换所有权,出卖方通过出卖自己或自己的所有物得到长久利益。作者回避了投靠、卖身、人身依附等刺眼的词语。

『贰』 为什么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剥夺过去的“剥夺者”,使被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变成人民的财产,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条基本原则。但如何剥夺,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过暴力没收与和平赎买这两种方式,并认为如果能用赎买的办法变革所有制,将是“最便宜不过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设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认为这对无产阶级是最有利的事情。由于后来俄国资产阶级选择了国内战争的反抗方式,使列宁的设想未能实现。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方针。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我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首先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再加上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叁』 什么叫赎买政策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采取有偿办法实行社会主义国有化的政策。
关于赎买政策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从不认为没收是夺取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的唯一途径。1847年F.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无产阶级可以通过没收、国营工业竞争、直接用货币赎买等几种方式废除私有制。1894年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论及如何剥夺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土地所有者时说:“我们决不认为,赎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容许的;马克思曾向我讲过(并且讲过好多次)他的意见:假如我们能用赎买摆脱这整个匪帮,那对于我们是最便宜不过的事情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14、315页)。列宁也主张“在一定条件下,工人决不拒绝向资产阶级赎买”,为了保存大的生产组织,文明地、有组织地转到社会主义,“给资本家付出较高的价钱,向他们赎买,这种思想是完全可以容许的”。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列宁于1918年5月曾提出把赎买和镇压结合起来,把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结合起来的政策,即一方面对那些反对苏维埃政权,不肯接受国家资本主义的资本家“加以无情的惩治”,另一方面对那些肯接受国家资本主义、能组织大生产的“对无产阶级有益的资本家谋求妥协,或向他们实行赎买”(《列宁选集》第3卷,第548~550页)。由于俄国资产阶级勾结帝国主义发动武装叛乱,列宁的计划未能实现。1921年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重新提出这项政策,也因资本家怠工和不遵守合同等原因而没有取得多大进展。
中国的赎买政策 在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毛泽东深刻地分析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性质,制定了没收官僚资本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纲领,实行了对民族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政策,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掌握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具有两重作用,既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又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民族资产阶级也具有两面性,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工人阶级还要和他们保持统一战线的关系。根据这些情况和条件,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决定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中国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赎买,不是由国家另外拿出一笔钱来作为赎金,而是在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中,工人在为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而生产的时候,也为资本家生产一部分利润,作为赎买的代价。从1953~1955年,资本主义企业逐步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四马分肥”的赎买形式,即按照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奖金和资本家的股息红利四个方面分配企业盈余,资本家所得被限制在企业盈余的1/4左右。这就使得工人的劳动主要是为社会主义服务,只是部分地为资本家谋利。1956年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赎买改用定息的办法,即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按照公私合营企业中核定的私股股额每年付给资本家5%的股息。此外,还保留在职资本家较高的薪金。定息的形式已使资本家的剥削与企业盈余多少无关,也与企业资金的调配、运用脱离了关系,企业的私股只是领取定息的凭证。1966年取消定息,企业就完全成为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了。赎买政策对企业生产关系的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赎买形式的发展,反映着剩余价值的生产从受到限制到归于消灭的过程。
赎买不是购买。它是正确处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政策。赎买的总金额不是决定于资本家生产资料的价值,而是决定于改造的需要和进度。中国的赎买政策不仅缓和了民族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抵制和反抗,而且调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因素,使之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整个过程中,不仅生产力没有遭到破坏,而且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资本家的政治思想改造。

『肆』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赎买政策是

简单说是一种将资本家的东西转变为国家的东西的政策。
具体方法可以理解为:入股,分红。资本家本人依然高薪留用。
这样矛盾缓和了,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伍』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公私合营还是和平赎买 两者区别是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和平赎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最主要的创举是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公私合营与和平赎买之间是无法比较的,和平赎买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公私合营是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确定了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方式,在一定年限内让资本家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得一部分利润,逐步把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社会主义企业。这种赎买政策,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实行“四马分肥”,在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后,对私股实行定息办法。

(5)赎买行政法扩展阅读:

1954年9月2日,政务院通过《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

1956年初,全国范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主义私股的赎买改行“定息制度”,统一规定年息五厘。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资本家除定息外,不再以资本家身份行使职权,并在劳动中逐步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1956年底,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已占原有资本主义工业总户数和职工人数的99%,占生产总值的99.6%。

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陆』 赎买政策什么意思

赎买政策意思是指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马克思、列宁、恩格斯都曾提出过在一定条件下对资本进行赎买的思想。

根据对我国政治经济条件和民族资本特点的分析,以及历史上同民族资产阶级有过统一战线的关系,确定了通过对私人资本主义赎买的方式,逐步把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企业。

政策思想:

马克思主义从不认为没收是夺取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的唯一途径。

1847年F.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无产阶级可以通过没收、国营工业竞争、直接用货币赎买等几种方式废除私有制。

1894年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论及如何剥夺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土地所有者时说:“我们决不认为,赎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容许的;马克思曾向我讲过(并且讲过好多次)他的意见:假如我们能用赎买摆脱这整个匪帮,那对于我们是最便宜不过的事情了”。

『柒』 辨析: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留下许多后遗症,因而是不成功的。

不一定,本着双方自愿,协商的原则。这样可以避免纷争,解决后续问题。新中国建立初期就是通过赎买的方式完成国家工业的基础积累。为国家的各个方面提供了物质支持。况且还有参加公私合营的组织形式,保留个人资本的股份,这样个人和国家的利益都能兼顾,所以说判定用赎买方式还是成功的。

『捌』 为什么能够通过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所谓赎买资本家财产,就是强行公私合营,比苏联全部没收好一些。那些赎买款分几十年还清。那些资本家只能当打工仔,每月领和工人一样的薪水。

『玖』 什么是赎买政策

赎买政策是指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以一定代价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步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设想资产阶级在一定条件下会得到救赎。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质,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革民族资产阶级生产资料、实施和平救赎政策,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财产。

赎买政策的政策思想:

列宁还主张“在一定条件下,工人决不拒绝向资产阶级赎罪”。为了保存这个大的生产组织,他们应该文明地、有组织地向社会主义转移。”向资本家付出更高的代价并赎回他们是完全允许的。”。

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于1918年5月提出了赎罪与镇压相结合、赎罪与国家资本主义相结合的政策。一方面,他“无情地惩罚”了那些反对苏维埃政权、拒绝接受国家资本主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他“无情地惩罚”了那些愿意接受国家资本主义的资本家和能够组织大规模生产的资本家“向无产阶级妥协或救赎”。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赎买政策

热点内容
劳动法41条内容42条 发布:2025-08-18 22:58:28 浏览:509
农村土地征用涉及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8-18 22:57:10 浏览:99
成品油行政法规 发布:2025-08-18 22:44:25 浏览:62
著作权法法律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发布:2025-08-18 22:44:18 浏览:645
广东劳动法生育规定 发布:2025-08-18 22:44:08 浏览:919
法治知识网络竞赛活动 发布:2025-08-18 22:37:22 浏览:407
浦发银行法律顾问投标 发布:2025-08-18 22:37:09 浏览:380
买房婚姻法公平 发布:2025-08-18 22:32:08 浏览:275
民法典是十三届 发布:2025-08-18 22:19:55 浏览:867
经济法实务第一章在线测试 发布:2025-08-18 22:18:13 浏览: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