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行政法有
Ⅰ 税法与行政法的联系
“税法与行政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专一般特征:属调整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法人或自然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一方总是国家;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不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解决法律关系中的争议,一般都按照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进行
Ⅱ 税法的调整对象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一、税法的调整对象
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对象是国家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税收关系。税收关系是因国家组织税收收入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二、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一) 税法与宪法的关系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税法属于部门法,其位阶低于宪法,依据宪法制定,这种依从包括直接依据宪法的条款制定和依据宪法的原则精神制定两个层面。
(二) 税法与民法的关系
民法作为最基本的法律形式之一,形成时间较早。税法作为新兴部门法与民法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规则和原则。但是税法与民法分别属于公法和私法体系,其调整对象不同、法律关系建立及调整适用的原则不同、调整的程序和手段不同。
(三) 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1. 税法与行政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征:
(1)调整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法人或自然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2)法律关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一方总是国家;
(3)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不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4)解决法律关系中的争议,一般都按照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进行。
2. 税法虽然与行政法联系密切,但又与一般行政法有所不同:
(1)税法具有经济分配的性质,并且是经济利益由纳税人向国家的无偿单向转移,这是一般行政法所不具备的;
(2)税法与社会再生产,特别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全过程密切相连,不论是生产、交换、分配,还是消费,都是税法参与调节,其联系的深度和广度是一般行政法所无法相比的;
(3)税法是一种义务性法规,并且是以货币收益转移的数额作为纳税人所尽义务的基本度量,而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少数义务性法规也不涉及货币收益的转移。
Ⅲ 现行税法中属于法律的有哪几部属于行政法规的有哪几部
现行税法中属于法律的有9部。分别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法》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
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
现行税法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有28部,分别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8修订)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17修订)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2017修订)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2016修订)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2013修订)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九、外国公司船舶运输收入征税办法(2011修订)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船舶吨税暂行办法(2011修订)
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2008修订)
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2007)
十九、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2007修订)
二十、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
二十一、外国在华常住人员携带进境物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
二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
二十三、残疾人专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
二十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的规定
二十五、关于对进出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
二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进口税办法
二十七、国务院关于现役革命军人在征收农业税时如何计算农业人口的规定
二十八、财政部关于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
(3)税法行政法有扩展阅读
税法是各种税收法规的总称。是税收机关征税和纳税人据以纳税的法律依据。税法包括税收法令、条例、税则、施行细则、征收办法及其他有关税收的规定。税法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或由国家立法机关授权国家机关制定公布。
税法体系中按税法的功能作用、权限划分、法律级次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的税法。
一、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
二、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三、按照税收立法权限或者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等。
参考资料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政策
参考资料网络-税法
Ⅳ 论述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举例说明
(一)联系
1.调整对象有相同。
2.居于领导地位的都是国家内。
3.都体现国家单容方面意志。
4.解决争议的程序相似。
(二)区别
1.税法具有经济分配性质。
2.税法与社会再生产密切相联。
3.税法是义务性法规。
Ⅳ 税法属于行政法范畴吗
不属于。
税法与行抄政法的关系袭
联系
①调整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法人或自然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②法律关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一方总是国家;
③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不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④对法律关系中的争议,一般都按照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进行。
区别
①税法具有经济分配的性质,是经济利益由纳税人向国家的无偿单向转移,这是一般行政法不具备的;
②税法与社会再生产,特别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全过程密切相连,不论是生产、交换、分配,还是消费,都是税法参与调节,其联系的深度和和广度是一般行政法所无法相比的;
③税法是一种义务性法规,而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少数义务性法规也不涉及货币收益的转移。
Ⅵ 税法属于行政法的一部分么
政检法工商税务都是一伙的
Ⅶ 税法是宪法里面的么
宪法是根本大法,税法是部门法。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一)税法与宪法的关系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税法属于部门法,其位阶低于宪法,依据宪法制定,这种依从包括直接依据宪法的条款制定和依据宪法的原则精神制定两个层面。
(二)税法与民法的关系
民法作为最基本的法律形式之一,形成时间较早。税法作为新兴部门法与民法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规则和原则。但是税法与民法分别属于公法和私法体系,其调整对象不同、法律关系建立及调整适用的原则不同、调整的程序和手段不同。
(三)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1.税法与行政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征:
(1)调整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法人或自然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2)法律关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一方总是国家;
(3)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不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4)解决法律关系中的争议,一般都按照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进行。
2.税法虽然与行政法联系密切,但又与一般行政法有所不同:
(1)税法具有经济分配的性质,并且是经济利益由纳税人向国家的无偿单向转移,这是一般行政法所不具备的;
(2)税法与社会再生产,特别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全过程密切相连,不论是生产、交换、分配,还是消费,都有税法参与调节,其联系的深度和广度是一般行政法所无法相比的;
(3)税法是一种义务性法规,并且是以货币收益转移的数额作为纳税人所尽义务的基本度量,而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少数义务性法规也不涉及货币收益的转移。
(四)税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1.税法与经济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表现在:
(1)税法具有较强的经济属性,即在税法运行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经济分配的进行;
(2)经济法中的许多法律、法规是制定税法的重要依据;
(3)经济法中的一些概念、规则、原则也在税法中大量应用。
2.税法与经济法之间也有差别:
(1)从调整对象来看,经济法调整的是经济管理关系,而税法调整对象则含有较多的税务行政管理的性质;
(2)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而经济法基本上属于授权性法规;
(3)税法解决争议的程序适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行政法程序,而不适用经济法中的普遍采用的协商、调解、仲裁、民事诉讼程序。
(五)税法与刑法的关系
刑法是国家法律的基本组成部分。税法与刑法是从不同角度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刑法是实现税法强制性最有力的保证。二者调整对象不同、性质不同、法律追究形式不同。
(六)税法与国际法的关系
被一个国家承认的国际税法,也应该是这个国家税法的组成部分。各国立法时会吸取国际法中合理的理论、原则及有关法律规范;国际法高于国内法的原则,使国际法对国内法的立法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税法与国际法的关系: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
Ⅷ 税法是行政还是民事
税法属于经济法,既不是行政法也不是民法。
税法实体法包括《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车船税法》;税收程序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法律部门划分如下:
1.宪法(包括:宪法、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和代表法、国籍法、国旗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权利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权法)
2.行政法(包括:国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监狱法、高等教育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海关法)
3.民商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婚姻、家庭、收养和继承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破产、证券、期货、保险、票据、海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4.刑法。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经济法(包括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的法律,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方针和政策的法律,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统计法,农业法,企业法,银行法,市场秩序法,税法,土地管理法等等。)
6.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审判活动则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综合运用。作为实体法的对称,不能简单地把程序法与诉讼法或者审判法相等同,因为程序法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行政程序法、立法程序法和选举规则、议事规则等非诉讼程序法,也包括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律师法、公证法、调解法等)
7.社会法(包括: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规范,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等;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规范,如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法律规范,如环境保护法、能源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生态法等;促进社会公益的法律规范,如社区服务法、彩票法、人体器官与遗体捐赠法、见义勇为资助法等;促进科教、文卫、体育事业发展的法律规范,如教师法、科技进步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卫生法,等等。)
8.军事法即有关军事管理和国防建设的法律、法规,包括《兵役法》、《国防法》、《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以及《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 军事法是调整国防建设和军事方面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Ⅸ 行政法包括哪些基本法律
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税收征收管理法、政监察法、审计法、行政复内议法百、行政诉讼法、国容家赔偿法等。
1、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行政法是国家一类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第二,这一系列法律规范和原则调整的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而不是别的社会关系。
4、行政法与刑法、民法一样,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度。